在這場會議結束以後,林一峰對於這些事情也並不是很在意。
基本大多數的事情,他都已經一一處理過了,隻要接下來交給他們穩步運營就行了。
兩天後,林一峰坐在辦公室內翻看著手頭公司內的財務彙報,準備統計一下資金流。
而在這時,桌子上的座機響起。
林一峰拿起電話,就聽到另一邊的劉勝興緊張兮兮的聲音。
“小林,在嘛?有點事兒想找你。”
林一峰聽著劉勝興的語氣,微微皺起眉頭。
“很麻煩的事情?”
電話另一端的劉勝興明顯猶豫了一下。
他片刻沉默過後,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
“嗯。”
“這個事情,不太好處理。”
“有關於咱們報社問題的。”
這話卻讓林一峰有點摸不著頭腦。
報社問題?
如今的報社有劉勝興坐鎮,再加上林一峰在各個市內的人脈,可以說是根正苗紅,隻要穩步運營下去,成為省內報紙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還有什麼事情是能夠影響到報社的。
而劉勝興的一句話,也讓林一峰有點坐不住了。
“有人投稿。”
“想用咱們報社投稿科幻。”
“小林,你有空還是來一趟吧。”
林一峰聽到這話也是不敢再繼續怠慢,連連囑咐著。
“等我過去。”
當天林一峰就開車趕往了山陽城,準備看看到底是怎麼一會兒。
剛來報社的辦公室內,林一峰就看到劉勝興一根煙接著一根煙,桌上擺放的煙灰缸早就堆滿了煙屁股,桌子邊緣還放著一個空煙盒。
不用多說,林一峰光是一眼就能夠看出現在的劉勝興倒底有多麼的發愁。
這事兒彆說是劉勝興了,就連林一峰也感覺到有些犯愁。
科幻這事兒彆看聽起來簡單,但這玩意兒對於劉勝興這個報社老人來說,那就沒那麼簡單的了。
如果是後十年,搞一本科幻發布,可能不會發生什麼。
但是如果放在90年代,那可就要牽扯到原則性的問題了。
在十年前,也就是80年的時候,國內文學圈出現了一個劇烈的動蕩,科幻題材的被打上了“精神汙染”的標簽。
那時候清除精神汙染運動,讓科幻行業遭遇了嚴重的打擊,以至於那一年代的許多作者都被迫封筆,最後紛紛淡出了圈子。
而不少專門搞科幻的出版社也因此消失,國內進入了長達十年的冰封期。
出版社的萎縮,再加上經曆過那個時代的出版社,基本沒有人敢收這種稿子。
這份燙手山芋落到劉勝興的手中,他能不犯愁嗎?
“寫得怎麼樣?”
林一峰坐在旁邊,拿起一篇初稿翻看了起來。
劉勝興看著林一峰手中的稿子,長歎一口氣。
“很好。”
“這人很厲害。”
“我挺喜歡這個的,就是……”
劉勝興話說一半也沒有繼續說得太明白,他跟林一峰心裡都很清楚,這玩意兒是個禁忌。
這麼多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這個風頭過沒過去。
萬一風頭沒有過去,有人借機用這個做文章,報社受創是一方麵,劉勝興還是更擔心他會給林一峰帶來不小的麻煩。
就算劉勝興在喜歡這篇稿子,能不能發還是要看林一峰會不會點頭。
林一峰翻看了一下前麵的內容。
故事構建得很簡單,講述了一個宇航員返回地球,發現地球被新物種所統治。
可以說這份稿子就是當時最主流的科幻題材。
最主要立馬敘事的文筆,包括要交代的各種事情,還有哲學深度都很不錯。
“這確實挺好的。”
“這本是誰寫的?”
“有給筆名嗎?”
麵對林一峰的訊問,劉勝興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將手頭一個信封遞給了林一峰。
林一峰翻看了一下信封,找到了地址。
“咱們中州的?”
“這家夥……”
“誰?!”
“王晉康?”
在看到寄件人名字的時候,林一峰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提起這個名字,可能這個年代不少人都比較陌生,但是如果列舉出這人未來的各種名頭,那可就太嚇人了。
最主要的兩個獎項,一個是97年的國際科幻銀河獎,另一個就是國內科幻最高殿堂,科幻星雲的終身成就獎。
劉勝興看到林一峰有些震驚,也是疑惑地詢問著。
“你聽說過他?”
林一峰擦擦腦門上的冷汗。
這何止是聽說過啊,在93年這個時期,科幻界就是用他名字命名的,就叫作王晉康元年。
更不用說手中這本,在93年獲獎無數,97年參加國際比賽,直接斬獲銀河獎。
你要說這人是90年代科幻的領軍人物都毫不為過。
“這叫什麼?”
“好像是叫……”
劉勝興翻找著桌子,很快找到了加載這些稿子裡的一個單獨紙張。
劉勝興戴著老花鏡,眯著眼睛緩緩念叨。
“是叫《亞當回歸》。”
林一峰深呼吸一口氣。
果然是他。
這一刻他無比確定,這人就是當時國內科幻龍頭的王晉康。
隻不過讓林一峰有些詫異的是,國內頭等的科幻雜誌應該是《奇談》,為什麼王晉康會給他們一個報社投稿?
“老劉,這事兒能成。”
“我覺得這個稿子沒問題,可以發。”
“你覺得怎麼樣?”
林一峰先給了劉勝興一個答複。
聽到林一峰要收這個稿子,劉勝興也是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你都說了,那我還能說什麼?”
“我去見見?”
“我跑一趟,跟他好好聊聊這事兒。”
林一峰點了點頭。
“我也一起去。”
倆人將稿子收好,次日便按照地址趕往了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