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遠山說完,現場一片寂靜。
兩個呼吸後,一陣歡呼聲響起。
幾個女人眼裡閃著淚光。
“有吃的了,往後路上不用餓肚子了,不怕被餓死了。”
“那些選擇去京城的人要是知道了這個消息,得後悔死。”
“管他們後不後悔,咱們沒選錯路就行。”
童小安站在人群的最前麵,聽著這些聲音,挺了挺胸膛,這可是她的功勞。
在一眾女人的感慨聲中,一個女孩的聲音尤為明顯。
“娘,你聽我的沒錯吧,我可是特地跟小安打聽過的。”
童小安聞言,看向了正和她娘邀功的童燕。
文秀蘭疼惜的撫摸著童燕的頭頂:“嗯,娘的好閨女。”
說完,轉頭對上了童小安的視線:“小安,謝謝你,這次算是你救了我們娘倆的命,往後南下的路上,你要是有需要我們娘倆的時候,儘管開口,我當牛做馬的感謝你。”
童小安連連擺手:“嬸,你太客氣了,我隻是說了一句話而已,關鍵還是在你,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
文秀蘭溫柔的笑了笑:“嬸子知道,沒有你的主意,我們倆個已經被強逼著走上去京城的路了。”
童燕這會兒跑到了童小安的跟前:“小安,我娘說的沒錯,多虧了有你。不然我爹不在,我爺爺當家作主,是不會放任我們娘倆單獨南下的。”
童燕是原身最好的玩伴,兩人年紀相差不大,平日裡去哪兒都是同進同出。
在村長讓各家代表回去和家裡人商議的時候,童燕找到了她。
不過那時候她的本意不是找童小安打聽選哪條路的,而是和她告彆。
童燕家有叔伯五人,他爹排行老大,是家裡的老黃牛,幫襯著爹娘拉扯大了幾個兄弟姐妹。
她娘是她爹用一口袋糧食,從山溝溝裡換來的,在家裡沒什麼地位。
自打三年前,他爹為了銀子參軍後,她娘倆在家裡沒有一點話語權。
村長發話後,她爺爺就一個人做了決斷,一家子去京城。
之前童小安因為誤食野草昏迷時,童燕就以為她人沒了,一個人傷心了好久。看到童小安跟著童遠山出現後,童燕就高興了好久。知道家裡選擇要去京城,童燕趁著無人的時候,偷跑去見了童小安。
於現在的童小安而言,童燕就是一個陌生人,本想著簡單說兩句就行。
沒想到童燕是個話多的,拉著她的手,絮絮叨叨的叮囑了好多。
“小安,南下的路上,我就沒法再陪你了,你自己長點心,彆再見著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了。”
“這一走,咱倆以後就沒有再見的機會了,我爹之前給我做的木簪子,給你一個,以後你可不能忘記我。”
“小安,我舍不得你,我不想和你分開,我以後還想和你一起割豬草,挖野菜。”
童小安這會兒還記得,童燕說著說著,就嚎啕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