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在之後不會再看見你這麼粗枝大葉的樣子,醜話說在前頭,我這個人特彆容易感到失望!”
接著馬爾科又找茬似的抽背了今天體側要進行的項目,還好這種關鍵的事情有被束龍好好記下,老馬爾科的臉色這才好看了幾許。
啥玩楞?
中間束龍一度還真產生了某種懷疑,自己會不會連紅牛的方向盤都沒摸到就在剛報到的第一天就被掃地出門啊?要是就這麼灰溜溜地因為這種蠢理由被攆回家去那可真是丟死人了!
好在接下來的體測環節可能是束龍除了駕駛能力之外最自信的項目。
三維:
【骨骼、肌體強度:70%】
【耐力、耐受:90%】
【神經反射、募集速度:97%】
隨著身體在快速發育期的成長,再加上堅持不懈的鍛煉,束龍現在的身體數值已經到了一個有些誇張的地步。
成長的代價就是體重有些難以控製,明明已經在刻意減少大重量的力量訓練增加有氧運動的占比了,結果身上的肌肉還是在跟不要錢一樣的瘋長。
以至於束龍有時候都會產生一種懷疑,自己會不會最後被強化成一個“中國隊長”......
具體表現在當前的這些體測項目裡的,大概也就是醫生在交給馬爾科分析報告時,在老人耳邊嘀咕的一句“非人類”了。
彆說什麼低組彆的方程式,就這身體素質,去開耐力賽醫生都懷疑束龍是不是能一個人就把車耗崩掉。
收到結果的馬爾科不動聲色,隻是嘴角輕輕抿了一下,很快便回到了挎著一副臭臉的樣子。
這真是個好苗子,好苗子在一開始就是要狠狠地上壓力,壓力上去了出的油才多。
第二天,距離總部不到二十公裡的薩爾茲堡賽道。
馬爾科一上來就把據說是Max和其他青訓成員用KZ做的圈速擺了出來,指著第三名的位置,告訴束龍先給他一節的時間暖胎,第二節如果不在十圈內做出比這更好的圈速就立馬滾蛋。
這其實是第二名的成績,第一名是一個叫阿爾本的人跑出來的。
Max跑了個F3賽季才半途簽進的紅牛,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現在隻能算是紅牛係的人,但不能說是紅牛青訓體係的人,自然沒有這個所謂的青訓圈速。
這行字還是馬爾科今天現編上去的。
口頭上壓力歸壓力,賽車手出身的馬爾科至少還知道當個人,給了束龍充足的時間去熟悉賽道,而且端出來的圈速差不多也是在春天左右氣溫還沒回升時那些年輕車手做出來的。
不過這些在束龍看來都無所謂,即便這段時間體重見長,但他自信在KZ這種變速卡丁車的項目上自己就是無敵的。
不然呢?不服單手開去拿個冠軍試試?
奧地利的冬天還是比較冷的,輪胎更是硬得像石頭蛋子,想要把輪胎熱起來還真得費點功夫。
感覺輪胎的抓地力差不多了之後,馬爾科給的第一節的時間都還沒結束,束龍就開始嘗試著試探了其中幾個坡度彎道的輪胎極限,兩圈後就把馬爾科寫在Max名字後麵的那串數字給乾掉了。
可能是十裡坡劍神的通病。
在家庭賽道練車的束龍,或許早已通過【摩擦掌控】了解了輪胎在絕大部分工況下的性能情況,但是當賽道上出現地形差異的時候這方麵的經驗就有些不足了。
沒有去管儀表盤上的圈速記錄,單單是通過自己對賽車動態的感知,束龍就知道自己這一圈跑的有許多瑕疵。
也沒有得意洋洋地去找馬爾科證道打臉,束龍幾乎是在衝線的同時就優化完了自己的線路模型,馬上紮進了下一個推進圈當中去。
站在賽道邊的馬爾科不動聲色,隻是淡定地用手指頭抹去了維斯塔潘“跑”出來的那個1:27.631中的7,把成績改成了1:26.631。
哼~小樣跟我鬥?
兩圈後,老馬爾科新鮮出爐的成績就再一次被無情突破。
再下一圈,經過了馬爾科不到兩秒鐘的糾結,維斯塔潘名字後麵的那個數字已經變成了1:26.231。
正好壓過一頭,不多也不少。
而這時束龍的圈速也很難再繼續衍進了,畢竟體重比幾個月前都重了不少,現在他開KZ的上限可能都不如年初時候的自己。
不過跑得很爽。
薩爾茲堡賽道長度足足有四公裡多,平時是可以給GT3賽車提供比賽條件的,回形針形狀的賽道有至少五條可以油門踩死的超級直道,引擎的聲音一度讓束龍懷疑它會不會一口氣上不來直接嗆過去了。
估摸著自己推進了七八圈左右,束龍也老老實實地開回了P房。
從開始到現在他感覺自己好像都沒摸清楚馬爾科這個怪老頭的脾性,萬一讓人家覺得自己是在賽道上故意示威,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因為左腳先踏進門這種理由被清退。
不過等他看清那個寫著各人圈速的白板時,就知道自己大概是多慮了。
昨天大意了沒記住人家的名牌,今天隨時神經緊繃還能記不住個圈速?你當【過目不忘】是鬨的呢?
“我跑的還不錯吧博士?”
“不錯?嗯,在我看來勉強及格,但還是不如Max!他當年來試車的第一圈就跑了這麼個成績,現在知道差距了?”
“啊對對對。”
能當領導的可能臉皮都比較厚,馬爾科在說這話的時候還挺煞有介事的,全然無視了那一串數字下麵黑乎乎的墨跡。
得虧是年紀大了臉上的褶子比較多,再加上年輕那會兒當賽車手的時候眼睛受過傷,不然馬爾科可能都快要繃不住臉上的喜色了。
他當時執意要簽下束龍,除了後麵受傷之下單手奪冠的驚天場麵之外,法拉利簽下周冠宇也算是理由之一。
作為F1賽場上的對手,就你法拉利想吃下中國市場?紅牛的糖水不比你幾百萬一台的車好賣?
現在看來這筆交易哪怕沒有背後的商業考量因素,單用實力說話也是完全不虧的。
排除掉杜撰出來的那幾個圈速,束龍的水準相較於以前其他那些能進入青訓的年輕車手來說,哪怕是在天冷賽道條件差的情況下都足足快有一秒的差距。
先前業內大多還都是認為束龍全年的積分優勢,大概率隻是因為歐洲年輕一代整體水準的下滑,現在看來單純就是某個人太快了而已。
當然這也讓馬爾科對以上那些倒黴蛋越發不滿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