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婦人仔細盯著那道身影,是越看越熟悉,不正是那個跳入沙江中救人的女兵嗎?
“她就是那個在沙江中救人的女兵!”
中年婦人激動地喊起來。
儘管當時她看不清楚對方長什麼樣子,可是那身影還有裝束卻記憶猶新。
“看清楚了嗎?可彆看錯了。”
“是啊。”
“要是看錯了,鬨出笑話來,可就不好了。”
“救人的女兵是英雄。”
中年婦人道:“錯不了,我當時看得很清楚,就是她了,沒想到還能在這裡遇見她,難怪她敢木筏橫渡大渡河,她的水性真的很好。”
先前眾人看到筱薇薇拒絕船長的好心,還說對方一意孤行,不聽好人勸,早晚要吃大虧。
現在的年輕人就是聽不得彆人的建議,等會隻要真的出事了,後悔就來不及了。
沒想到對方竟然是救人的女英雄,難道不成她真的有本事渡過大渡河?
質疑聲不斷,能救人敢救人是一回事,這樣冒險橫渡大渡河又是另外一回事,她這麼拚命圖的是什麼?
中年記者原本還想找對方采訪呢,沒想在這裡以這樣的方式遇見,急忙拿起相機對著筱薇薇哢嚓哢嚓的拍起來。
就算無法正麵采訪對方,但是也可以寫報道啊。
對方救人不求任何回報,又冒險橫渡大渡河,這也是一種拚搏的精神。
如果對方是軍人身份的話,那肯定有特殊的意義在裡麵。
要是剛好說中某個特殊點......難得的機會啊!
中年記者像是抓住了什麼,激動不已。
船長看到筱薇薇拒絕他好意,連連搖頭,又是一個不知死活的倔脾氣啊。
“罷了,人家趕著去投胎能有什麼辦法。”船長本來一片好心,對方不領情就罷了。
木筏的速度遠比渡輪快得多,一下子拉出超過50米的距離。
船上的人對船速都感覺挺快了,有時候還感覺到晃動,對方在小小的木筏上豈不是晃動得更厲害?
“船長,能不能開快一點,趕上她?我是說萬一她需要幫助的話,我們也可以救助一二,年輕人嘴上都很拗的,彆跟她一般見識,還有她可能是救人的女英雄,我們得幫。”中年記者朝船長說。
婦人也跟著說:“是啊船長,能不能開快一點,護送人家一程也好啊,她是多半是外地人,不清楚這裡的情況。”
船上的其他人都紛紛提出將船開快一點,儘量跟上去,看是否需要幫助。
如果不需要最好不過了,萬一需要的話,那就是救一條命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是抱著好奇的心理,想要看看筱薇薇是怎麼渡過急流區。
船長確實是好心腸,剛才嘴上是嘮叨幾句,不過已經在考慮是否提速,尾隨在對方的後麵,聽眾人的要求便不再遲疑,回到駕駛室後,立刻加大馬力。
筱薇薇無法控製木筏的速度,隻能通過木杆來控製它的方向。
船長對她善意的警告,筱薇薇是聽進去的,不過她確實有應對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