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就得準備早餐,不能餓了小花這個吃貨,小家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少吃一頓就少長一點。
相對比半個月前的小花,它又長了一圈,牙齒都多長了兩顆,還有小爪子都長出來了,力量也足足大了一倍。
小跑起來的時候,氣勢已經上來了,小兔子或者小野雞在遇上它的時候,都嚇得躲避。
這成長速度比筱薇薇預想多了一倍不止,再這麼下去,兩個月下來,它都可以自己逮兔子!
而筱薇薇之前準備的牛奶被小家夥全部喝光了,它長那麼快估計跟這個有很大的關係,可惜這一路來,都沒有經過集鎮,沒法弄到牛奶。
所以隻能是多給它吃肉!
小花現在嘴巴都開始叼了,除了烤肉,給它生肉,它都不吃了。
一頭猛獸不吃生肉......筱薇薇有點頭疼,不過也沒關係,現在長身體的時候,吃熟食利於吸收長得快,等它在大一點,在給它吃生肉。
吃飽喝足,一人一獸繼續上路,朝大草地急行軍。
當下午,筱薇薇和小花抵達大草地邊緣。
筱薇薇站在到大草地邊緣眺望遠處,猶如一片灰綠色的海洋,沒有樹木,沒有起伏的山丘,沒有鳥獸,更沒有人煙,看不到一條道路。
她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死寂!
眺望過去,在這大草地上看不到一點生機,仿佛像是一頭蟄伏的猛獸,隨時都有可能張開血盆大口,將所有生靈全部吞噬。
可以想象當年征途部隊在沒有任何支援沒有任何向導的情況下,穿過這片大草地到底有多危險。
據筱薇薇從文獻中獲得信息,當年在短短7個晝夜的奔襲中,征途部隊非戰鬥減員人數超過12000人,約占犧牲總人數的十分之一。
這是讓人心痛的數據。
上萬先輩埋葬於此,筱薇薇表情凝重,朝大草地深深敬上一禮。
筱薇薇沒有立刻走進大草地,她還沒準備好,另外還是等李小花等人到來。
橫穿大草地非同小可,筱薇薇必須當麵跟他們都說清楚。
“小花,開始捕獵!”
“嗯嗯。”小花興奮地在筱薇薇身邊亂跳,這又是它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這幾天的捕獵行動,小花的追蹤經驗是越來越豐富,除了靠嗅覺之外,眼力和聽覺大漲,隻要有獵物它周圍20米內,它能第一時間鎖定位置,已然達到筱薇薇的聽聲辨位效果。
小花還沒成年呢,等它成年後,更加了不得。
不到半天的時間,在小花的協助下,筱薇薇輕鬆捕獲十多隻野兔,加上之前抓的幾隻,正好湊夠21隻。
筱薇薇開膛破肚,將內臟處理乾淨,掛起來。
這21隻野兔全部處理起來,耗費不少時間,好在筱薇薇做起來輕車熟路,倒也不費精力。
處理乾淨野兔後,接下來筱薇薇就找一個合適的小土坡,在下方刨出大概一立方米的土洞,隨後在裡麵搭上木架,將21隻處理乾淨的野兔掛進去,最後開始用煙熏洞裡的兔子肉,儘可能的將肉裡麵的水分熏掉。
這個得需要較長的時間,根本急不來。
食物必須準備,否則,在大草地裡行走,沒有食物,筱薇薇堅持不了7天。
熏肉是最好攜帶食物,另外筱薇薇還得準備一點水分比較足夠的野果,還有足夠的水。
大草地是沼澤,水源都是汙染的,無法直接食用,否則,很容易生病,當年征途部隊在過大草地的時候,很多先輩就是因為嚴重缺水而倒下,再也站不起來。
另外筱薇薇還得準備合適的推進工具。
大草地的植被主要由藏嵩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下麵則是積水淤黑,泥濘不堪,淺的地方沒過膝蓋,深的地方好幾米,最恐怖的就是泥潭,一旦陷入進去,沒人相救是越陷越深,根本沒有掙脫開的可能。
當年許多先輩因為身體虛弱,走著走著突然人不見了,那是因為不小心踏進泥潭裡,眨眼功夫,人就被吞噬了。
最痛苦的莫過於看到戰友身陷泥潭,在沼澤中掙紮,而不遠處的戰友因為不清楚情況,不敢貿然相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戰友沉入泥底。
所以筱薇薇在借著熏肉的時間裡,製作滑行木板。
先是找到一根合適的木材將它劈成兩半,再作用砍刀精心修整,將麵板打磨平整光滑,隨後再用樹藤捆綁拚湊起來,做成類似船板。
筱薇薇大概做成半米寬,一米五長,人站在上麵足夠承受她的重量,另外它還有一個最大的用途,下雨的時候可以用來擋雨,晚上休息的時候,可以當床。
除了準備滑板之外,筱薇薇還得收集一些乾燥的木材,用來點火烤肉,夜晚的時候用來取暖。
這裡晝夜溫差極大,白天可以達到三十多度高溫,但是到了晚上氣溫可以下降到十幾度,當年許多先輩就是無法適應這樣的氣候而生病,這一病身體抵抗力更弱了,最受犧牲。
所以筱薇薇該準備的東西,一樣都不會少。
在筱薇薇積極準備的時候,一行衣衫襤褸的隊伍出現債筱薇薇與狼群血戰的地方,正是李小花等人。
她們在完成飛奪瀘定橋任務後,開始一路北上,抵達甘省地區。
在路上,她們自然要抓各種小動物完成筱薇薇布下的功課,為了存足夠的口糧,她們抓了不少。
此刻,李小花蹲下來看著地上內臟以及血肉都被吃乾淨,隻剩下骨頭和皮毛的野狼,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因為太多了,一眼掃過去,得有五六十頭。
地麵上的鮮血已經乾了,蒼蠅四處亂飛,空氣中還沒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
如果不是已經適應各種惡心的氣味,她肯定當場吐得稀裡嘩啦。
“它們是遇上什麼猛獸,一下子死了那麼多,它們是凶狠的野狼啊,不是野兔,這荒野裡還有比狼群更猛的野獸?”
李小花身上的汗毛都豎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