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秘密立儲法!(5k)_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 第五十八章 秘密立儲法!(5k)

第五十八章 秘密立儲法!(5k)(1 / 2)

暮靄沉垂,蟬鳴漸隱。

江府,書房。

江昭端著清茶,抿了一口,暗自度量。

經此次百官勸諫,君與臣,一時卻是陷入了僵持。

臣子勸諫立嗣,拉著龍袍都不讓走,君王斷然不可能退讓半步。

一方麵,任何人都會心存僥幸,皇帝也一樣。

從本能上,官家注定會排斥過繼宗室的行為。

先帝真宗皇帝,也曾一樣麵臨皇嗣早夭的難題。

最終,四十有二,方有官家。

這可不是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上記載的“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這種有些縹緲的傳說。

先帝四十有二誕子,那可是實實在在的事跡。

並且,就在官家身上應驗。

官家本人,就是“晚年誕子”中的“子”。

有此先例,也就怪不得官家心存僥幸,認為自己還有可能生出孩子。

此外,對於官家而言,要是過繼了宗室,自己卻有了血嗣,場麵未免會有些難辦。

過繼的宗室,那也是皇子,並且是有繼承權的皇子。

一旦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如何處理已經過繼了的宗室,卻是個難題。

其二,無子的皇帝一旦過繼了宗室,地位就會慢慢的變得尷尬。

古往今來,皇帝與親生的兒子尚且時常爭權,甚至出現“弑父”的行徑。

過繼的宗室與皇帝,那就更是無需多言。

哪怕不往極端的方向去想,太子也會分走皇帝的權力。

這也是為何皇帝往往會寵信某一位皇子的緣故。

為的就是讓受寵的皇子與太子相爭,而皇帝則高高在上,作為裁判。

而今,本就非是親生父子,一旦過繼了宗室,則宗室正值年盛力強,皇帝垂垂老矣,卻將無子的君王置於何地?

時間一長,定然是此消彼長。

要是皇帝早早死了還好,說不定就是父慈子孝。

可要是皇帝不早死,那結局要麼就是被迫早死,要麼就是君臣禪讓。

指望宗室有良心,抵得住皇位的誘惑,根本不可能!

也因此,官家絕不可能退讓。

一次逼宮可成,那就可能有下一次。

這一次逼宮是讓過繼宗室,下一次逼宮可能就是“禪讓”。

趙禎,斷然不可能照著臣子的要求去立嗣。

起碼,這個時間段不行。

哪怕有了宰輔大相公逼宮,他也一定會一拖再拖,儘量的持續往後拖延。

一旦真正的立了皇嗣,他這個皇帝可就形同虛設。

甚至,與其立某一位宗室為皇子,他更願意看到兗王與邕王明裡暗裡的爭鬥。

起碼,還能有個製衡。

他這個皇帝,也仍然還是裁判角色。

這也是本來的劇情線上,官家趙禎的處理方法。

一拖再拖,拚命的拖,足足又拖了近十年的時間。

直到實在難以拖延,方才立了邕王為太子,進而導致宮變產生。

同樣,官家口含誅心之言,宰輔大相公也不可能再度“拉著龍袍”勸諫。

一次百官勸諫無效,再來幾次,怕也沒什麼效果。

皇帝,這是一位特殊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皇帝可以儘量耍無賴。

官家可口吐一次誅心之言,就可口吐兩次、三次誅心之言。

一次勸諫讓皇帝口吐誅心之言尚可,要是次次勸諫都讓皇帝被迫口吐誅心之言,那就是純粹的忤逆犯上。

就連史書,也會記載得一清二楚。

此事,關乎富大相公死後的聲譽!

甚至涉及這一朝臣子的後世評價!

因此,富大相公不太可能再猛地衝在前麵,文武百官也不太可能再竭力勸諫。

當然,不竭力勸諫,不代表沒有勸諫。

這些來之不絕的勸諫奏疏,幾乎已經影響江山社稷的運轉。

官家趙禎,但凡在乎江山社稷,就得注重。

一時間,臣子難以再進一步,皇帝難以再退一步,君臣僵持。

江昭踱步,沉吟起來。

此前,文武百官特意騰出近一年的時間給官家繁衍子嗣,並沒有什麼效果。

長達一年的時間專門造孩子,都沒有結果。

幾乎可預見,哪怕時間再長一點,也很難有皇嗣血脈。

並且,時間越長,官家越是不可能再有皇子。

他已經快四十八歲!

這一點,官家也肯定清楚,隻是一向主動回避這種想法。

如今,富大相公拉著龍袍勸諫,官家於大殿之上長哭不止,儼然是被大相公強行點破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經此一事,官家肯定也認識到了臣民要求立嗣的決心。

這是文武百官的奏請,已經大到了他不得不重視的地步。

不過,哪怕知道臣民勸諫立嗣的決心,也不代表他就要立嗣!

不肯立嗣,究其而言,無非是缺乏安全感。

皇帝缺乏安全感!

臣子要官家立嗣,也有不少緣由,或是利益考量,或是擔憂江山社稷。

但究其而言,其實也就三個字。

安全感!

所謂投向兗王、邕王某一方,為的就是保住權勢。

而在宦海,對於官員而言,權勢附帶的主要東西就是安全感。

官家無子,皇帝沒有安全感,臣子也沒有安全感。

皇帝有皇帝對安全感的要求,臣子有臣子對安全感的要求。

恰好,還真就有一個東西足以二者兼得。

“秘密立儲法!”

江昭低吟了一句。

所謂秘密立儲法,也即清時雍正創立的一種皇位繼承製度:

君王生前不公開立太子,而是將選定的儲君之名書於兩份詔書之上,一份放在上朝的匾額後麵,一份則是君王隨身攜帶。

君王駕崩後,托孤於實權大臣,令幾位托孤大臣一齊取出兩份詔書核對,無誤則立詔書上的皇子為新君。

秘密立儲法的主要功能有三:

一、儲君人選具有不確定性,避免皇子與臣子結黨。

儲君人選的不確定性,切斷了皇子結黨、大臣站隊的可能性。

哪怕偶爾有些官員站隊,也多是小官員去賭一賭,真正的高官都得以穩健為主。

最頂尖的幾位,更是以成為“托孤大臣”為主要目標。

時至今日,兗王與邕王早就鬥了起來,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勢力。

秘密立儲法的主要功能“免卻皇子結黨”,已經不起效。

但,官家尚未立嗣,適當操作一下,皇嗣的“不確定性”就還能起效。

一定程度上,這能維持皇帝的威嚴。

二、皇帝獨自掌控立嗣權。

皇帝獨掌立嗣,立誰就在皇帝一念之間,杜絕了外戚、權臣以及後宮乾預。

皇帝獨掌立嗣這一功能,也還有效。

皇帝獨掌立嗣,也就意味著靈活立儲。

如今,官家無子,靈活立儲的功能自然成了“帝有子,則立儲作廢;帝無子,則殯天後詔書示於天下。”


最新小说: 八零玄學少女,高校兵哥翻牆求婚 八零好孕美人,搬空家產改嫁絕嗣大佬 我老公總是英年早逝留下遺產 讓你破案,你直播虐殺罪犯? 朕隻是一個演員 凡童降妖錄 絕對反傷我不說,有種你就打死我 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 穿越過去和現在 十洲禦道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