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裡滋滋冒著熱油,陸晚將一整條已經改刀好的魚放進去炸。
另一口鍋裡還蒸著肉,蒸騰的熱氣帶著濃鬱的肉香。
炸好了魚,陸晚還要準備一些炸酥肉,麵粉雞蛋調成液,將肥瘦適中的肉裹上滿滿的漿液,放在油鍋裡炸,在複炸第二遍。
金黃酥脆的炸酥肉就那麼出鍋。
先前天熱的時候,陸晚在菜園子裡種了許多的番茄,吃不過來就做成了番茄醬,寶珠喜歡小酥肉蘸著番茄醬吃。
酸酸甜甜的裹著酥肉,一口下去彆有一番味道,還十分解膩,寶珠覺得自己怎麼吃都吃不膩的。
外頭的爐子上煨著老母雞湯,燉的時間長了,再往裡頭加她曬乾的菌子去,雞湯夾雜著乾菌子的香氣,自家養的老母雞,那湯上麵都漂著一層金黃的油脂。
“四清,你將這些菜端去祠堂老太公那裡去。”
“這些是給徐先生的。”
陸晚從鍋裡端了一碗梅菜扣肉、一碗夾沙肉,一盅燉的軟爛脫骨的老母雞湯,還有一盤糖醋排骨。
那排骨陸晚是提前煮軟了的,確保老人家能夠啃的動。
雞湯裡她還加了幾味滋補養生的藥材。
“是,阿娘,兒子這就去!”
四清腿腳快,手也穩,提著兩個食盒就出去了。
“喲,四清,這大過年的你去哪兒?”
路過鄰家門口時,人們總會好奇地問上一句。
四清臉上是憨厚的笑容:“嬸子,我去給老太公送吃的去!”
“還有徐先生!”
“哈哈哈,去吧去吧,今日風雪大,路上小心些,你娘怕是又弄了好多好吃的,咱們隔老遠都聞道那股香氣了!”
“還是你娘有心,惦記著老太公和徐先生,徐先生一輩子無兒無女,對咱們村的孩子從來都是當自家孩子,去給他送吃的也是應該的,說起來,咱們也應該去給徐先生送點兒吃的!”
四清高高興興地去了,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大石村洋溢著新年的喜氣。
尤其是孩子們,最愛的便是過年了,因為過年不僅有好多好吃的,還能有新衣服新鞋子穿,有的孩子甚至還能收到壓歲錢!
四清最後去的是徐先生家裡,約莫是早就料到了四清回來,徐先生推開門,門前已經堆積了厚厚的積雪。
但他老了,已經掃不動了,頭發也是花白的。
“阿娘讓我來給您送吃的,徐先生,這些都是您能吃得動的!”
“還熱乎著呢,您不大願意去走動,娘就讓我送過來給您!”
四清將食盒都打開,把菜都拿出來,他一路走過來,那湯愣是一滴沒灑,他現在功夫不錯,底盤穩,手也有勁兒,也能和他爹打上幾個來回了。
這小孩子的精力總是旺盛的,怎麼折騰都不嫌累。
“你娘有心了。”
“阿娘一直掛念著您呢,那雞湯是用好幾味藥材煨的,徐先生,您一定要趁熱吃!”
四清對徐先生家已經很熟悉了,去拿了碗筷和勺子來給他盛了一碗。
過年,便是個闔家團圓歡聚的日子。
可徐先生無兒無女,老徐家那些又都是喪良心的,沒一個靠得住,故而每年過年,徐先生都不願意去徐家和他們一起。
寧願自己一個孤寡老人,冷冷清清地將這個年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