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博的師爺看著那麻袋裡的稻子,一張臉都要笑爛了,這些分離出來的稻子還沒曬,等曬上日子進行舂米,那舂出來的大米,肯定好!
到時候他們一定要嘗嘗今年這新米的味道。
已經被收割出來的田趙元烈著人立馬開始犁地搶水進行第二輪插秧。
經過重建的雲縣似乎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生機。
再加上這豐收的喜悅,人們漸漸已經將那夜的恐懼遺忘。
他們雲縣從來沒有一次性收過這麼多的稻子,程博今日來打穀場看,滿滿當當的稻穀堆放在倉庫裡,打穀場一共有十個倉庫,陸晚全部租下來了。
夜裡還有人輪流看守倉庫,避免意外發生。
“好啊,真好啊……”他抓起一把顆粒飽滿的稻穀在手裡,細細撚著。
眼裡漸漸有了濕意,眼眶也跟著紅了。
“大人,您這是怎麼了?”
師爺不懂:“咱們不是該高興麼?”
“上頭剛來了消息,咱們今年得在十月底交三十萬斤的大米上去,比以往年多了十萬斤,如今陸娘子的稻種能做到畝產千斤,今年咱們雲縣肯定能交上去的。”
“是啊,肯定能交上去的……”
他是昨天剛收到的消息,附近的幾個縣都是一樣的指標。
所有人都是一個頭兩個大。
本來邊城土地就貧瘠,老百姓都吃不飽,今年每個縣還得交三十萬斤的大米上去,除此之外,還得交五萬斤的豆子和十萬斤的麥子。
這分明就是在把他們邊城老百姓往死裡逼啊,一點兒活路都沒給他們留。
“本官隻是感歎,上頭的人不把咱們老百姓的命當命,若是今年沒有陸晚,咱們雲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皇命難違,他們都是為人者為臣者,不得不聽從。
“大人……”
師爺也是一聲歎息。
糧食還沒收完,暫時還沒辦法統計出陸晚一畝地到底能產出多少斤的糧食,唯一能保證的是一千斤打底。
這是保底的糧食產量。
程博天天都有派人盯著,生怕出了一點兒的岔子。
同時也是讓人守緊了口風,附近幾個縣的縣令找上了程博,商量起了今年年底交糧食的事情。
“程兄,你我同在邊城為官,且都是一方父母官,今年上頭要交三十萬斤的大米,你可有什麼法子?”
來的是和晁縣相鄰較近的澧縣縣令,雲縣遭難那一晚,澧縣也看到了。
還有同在邊城滄州郡的昭明縣縣令都在。
他們今日過來,就是為了商量今年十月底交糧一事。
程博站在城門高牆上,雙手負在身後,看著城內百姓忙碌的場景,好多閣樓都已經重新修建起來了,有的則還在打框架。
他夫人娘家送了不少的財力人力過來,雲縣才能在短時間內恢複生機。
“兩位大人瞧著我雲縣如今這狀況如何?”
城牆已經被修複好,看不出絲毫被敵襲攻擊的痕跡。
晁縣和昭明縣的兩位縣令麵麵相覷,不知道他問這話是什麼意思。
但也隻能硬著頭皮回答說:“一片繁華,看來程兄將雲縣治理的很好呢,都說程兄是一方清官,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現在看來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