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著,王貽孫還又強笑道:“王爺,既然都認為寫出這張答卷的考生可以當上狀元,那就把糊住名字的紙撕掉吧,讓我們看看到底是那一位當世才俊寫出了這樣的精彩文章。”
還彆說,聽到了這個建議,趙光義還真的把手指伸向了糊住名字的白紙,然而在碰到了白紙時,趙光義卻又改了主意,心道:“這張紙不能由本王撕,德昭這個小混帳想出糊名審卷這個主意,皇兄肯定十分滿意,親手揭開狀元名字的這個彩頭,我也必須得留給皇兄。不然的話,皇兄豈不是會認為,本王還沒有他那個混帳兒子懂事乖巧了?”
在電光火石間做出了這個決定,趙光義自然立即收回了指頭,微笑說道:“算了,既然是我們大宋朝廷第一次糊名審卷,這個狀元的名字,還是請皇兄親自來公布吧,我們幾個就要不要越俎代庖了。”
王貽孫強笑著點頭附和,心裡卻暗暗叫苦道:“糟了,這份考卷的文才如此之好,看來肯定是二王爺那個得意門生柴成務寫的了,順利的把門生抬舉到了狀元的位置上,二王爺今後再想籠絡文人士子,肯定就更加容易了。”
王貽孫的叫苦不用,再接下來,終於心願得償的趙光義當然是精神百倍,領著其他幾個副主考繼續連夜審卷,還在當天晚上就看完了所有試卷,從中挑選出了優異者準備錄為進士,然後還是到了天色全明時,又累又餓的趙光義等人才停了下來休息吃飯,準備先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繼續討論榜眼和探花的人選。
還是到了這個時候,鼾睡了一夜的趙德昭才醒了過來與眾人一起吃飯,累得雙眼儘是血絲的趙光義肚子裡更加窩火,可是又毫無辦法。
不止一次,已經累得精疲力儘的趙光義好不容易吃完了早飯後,還沒等他躺下休息,陳從信就已經出現在了門外,還發出了暗號要求與趙光義單獨交談,趙光義也知道必有大事,忙找了一個借口出門,與陳從信碰頭於僻靜處。
“稟王爺,之前被伱攆出開封府的宋琪已經回來了。”陳從信稟報的事確實不小,低聲說道:“他昨天傍晚才到的京城,進城後,他直接去了禦史台報到,還一見麵就向劉溫叟遞交了一份奏章,彈劾西川兵馬都監張廷通克扣軍餉,貪贓納賄。”
雖然很清楚宋琪一回來肯定找自己的麻煩,可是聽說宋琪竟然在回京路上就已經捅了自己親信黨羽的刀子,趙光義還是忍不住有些怒意上湧,低聲哼道:“看樣子是心甘情願的給本王那個侄子的當狗了,本王那個侄子讓他咬誰,他就馬上咬誰!”
“王爺高見,卑職也認為這是宋琪獻給大王的投名狀。”陳從信附和了一句,又說道:“還有一個是好消息,因為大王沒有插手追查那些作弊考生的事,我們的人按照事前的安排,已經順藤摸瓜,揪到了好幾個趙相公的人,拿到了他們指使家人夾帶作弊的口供。”
“好!”趙光義一聽大喜,果斷吩咐道:“一定要深究到底,儘可能多揪出趙普的人,讓趙普去恨那個小混帳的見死不救!”
陳從信心領神會的答應,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啟聖院門前卻又一次突然傳來了‘官家駕到’的長喝聲,趙光義一聽不敢怠慢,趕緊立即到門前迎接自己的兄長,收到消息的趙德昭和王貽孫等人同樣沒有含糊,也趕緊全都跑來迎接。
趙匡胤這一次是身穿龍袍出現在趙德昭等人麵前的,還一見麵就笑道:“今天散朝得早,所以特地來看一看審卷情況,怎麼樣?你們開始審卷沒有?”
“回稟父皇,審卷已經結束了,合格的卷子都已經挑了出來,隻等討論好名次,然後就向父皇稟報。”
舒舒服服睡了一夜的趙德昭回答得理直氣壯,不明真相的趙匡胤卻是歡喜非常,還稱讚道:“不錯,這次的省試,不僅在考場紀律方麵讓朕滿意,這審卷速度也給了朕一個驚喜,隻用了一個晚上就看完全部試卷,你們辛苦了。”
“謝父皇誇獎,這些全部都是皇叔和其他幾位權同知貢舉的功勞,兒臣沒有尺寸之功。”
“沒必要這麼謙虛,這幾天你是怎麼做的,朕知道。”
趙匡胤和趙德昭父子之間的寒暄雖然平常,然而聽在了辛苦了一夜的趙光義耳朵裡,卻是一句比一句刺耳,可是肚子裡火氣再多也毫無作用,趙光義還是隻能陪著笑臉,十分難得的從屬身份,侍侯著趙匡胤父子進到啟聖院。
不消多說,十分關心這次省試的趙匡胤進到了啟聖院後,理所當然的是直接來到了審查考卷的房間,麵對著已經初步審核完畢的考卷,趙匡胤還開門見山的問道:“這一科狀元的卷子決定了沒有?”
趙德昭也不臉紅,馬上就轉向趙光義問道:“叔父,你昨天晚上選定的那份狀元考卷在那裡?請拿出來讓父皇過目。”
“本王不用你命令!”
趙光義心中怒吼,臉上卻隻能無奈的繼續保持微笑,拿出了那張單獨存房的優異試卷,結果還是到了這個時候,趙匡胤才終於發現了考卷的糊名問題,不由驚訝問道:“怎麼回事?這些考卷的考生名字,怎麼都被糊上了?”
注定是趙德昭的功勞,在趙光義妒忌得幾乎噴火的目光中,趙德昭先是把自己為什麼讓人糊上考生名字的原因說了,又順道把下一科準備采取謄抄考卷的建議說了,結果趙匡胤自然也是識貨的人,聽了之後當場就拍案叫卷,稱讚道:“妙策!糊名審卷,已經讓考官難以徇私舞弊,再加上謄抄試卷,今後的州試和省試就是想不公平公正都難!”
這還不算,趙匡胤還又興奮的向貼身太監王繼恩吩咐道:“讓起居郎把朕的話記下來,寫明是朕的兒子首創此策以維護考場公正,朕要讓史書上也記下朕的兒子這份大功!”
聽到這話,趙德昭當然是假惺惺的趕緊謙虛,趙光義卻是妒忌欲狂,忍不住在心裡咆哮道:“痛快點!你乾脆現在就宣布,把你的皇位傳給你這個混帳兒子算了!”
還好,趙匡胤很快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那份出類拔萃的答卷上,隨口誇獎了兒子兩句,拿起那份試卷隻是隨便看得幾眼,趙匡胤的眼中就出現了光彩,又聚精會神的細看了一番後,趙匡胤還直接一拍大腿,大聲稱讚道:“好!朕滿意!自開國以來,還從來沒有那份答卷能夠讓朕如此滿意!就他了,今科狀元非他莫屬!”
“啟稟父皇,皇叔他們和兒臣也是這麼認為。”
趙德昭恬不知恥的附和,趙匡胤卻突然將目光轉向了趙光義,微笑說道:“光義,這張答卷的文采如此過人,功底如此紮實,想必一定是出自你的得意門生柴成務之手吧?”
“皇兄,你也聽說過柴成務的名字?”趙光義有些意外。
“當然是聽說過,去年開封府州試的第一名嘛。”趙匡胤隨口說道:“朕還知道,坊間早有傳聞,說這位柴大才子已經早早就被公推為今科狀元的不二人選,這一科省試的考生雖多,卻沒有任何一人能在聲望上與他並駕齊驅。”
見趙匡胤已經主動提起了這件事,趙光義也不再謙讓,微笑著回答道:“不瞞皇兄,其實臣弟也認為這一科的狀元非柴成務莫屬,所以還沒有查看這張考卷的考生姓名,臣弟和楊尚書他們就已經一起斷定,這張答卷肯定是出自柴成務之手。”
“是嗎?那讓朕看一看,那個柴成務到底是不是如此才高八鬥?”
趙匡胤笑笑,信手摳開了那張答卷的封名白紙,可是隻看得一眼後,趙匡胤的臉上卻突然露出了詫異神情,念道:“安守亮?安守亮是誰,朕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安守亮?!”
趙德昭破天荒的與自己的便宜二叔趙光義驚訝對視了一眼,一起心道:“怎麼不是柴成務?安守亮是誰?沒聽說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