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太子叛亂,就是上一代北靜郡王的謀劃。
但因為賈代善的關鍵時刻背刺,導致功虧一簣。
如果那時候的賈代善沒有將草原大軍打退的話,神京城被破,大周就會分崩離析,上代北靜郡王就可以挽天傾拯救天下,拿回屬於他們水家的江山。
失敗之後太上皇雖然殺了英明神武的太子,可終究還是會留下一些隱患。
為了給自己的幼子水溶留下機會,也為了繼續隱藏北靜郡王府的底蘊,上一代北靜郡王水溶選擇赴死。
他與賈代善一起征戰平亂,最後為國儘忠,其實都是自導自演。
果然這麼做讓太上皇沒有懷疑上北靜郡王府,畢竟誰能想到一個死去的郡王,會謀劃了那一場大周內亂。
而那時候的水溶才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鬼知道他智如妖,居然十幾歲的時候就知道隱藏自身了。
三代北靜郡王府的積累,不單單甄家與白蓮教,各地的世家或者封疆大吏裡麵,鬼知道有多少人是北靜郡王府的人。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實還是太上皇的錯。
雙日橫空就會造成朝政混亂,尤其是乾元帝還沒有皇子。
各路皇室宗親拉攏朝臣,妄圖竊取皇位,這般混亂至極了十來年,導致大周簡直成為水溶這種野心家的天堂。
否則的話哪怕是有幾代北靜郡王的積累,水家想發展到這般程度,那也是難度頗大的。
現如今隻等城破,然後水溶就可以擁戴一個大周宗親,憑借著隱藏在草原軍隊以及大周天下的兵馬,順勢起兵勤王。
光複神京城,從而成為曹操那般存在,等穩固天下之後自然就能夠行禪讓之舉。
畢竟大周坐了江山百年,雖然水溶掌控了很多地方上的官員以及武將,可普通的事情並非全部都會聽命。
因此名正言順是很重要的,他想要的是一個完整的大周,而不是一個諸侯並起的混亂大周。
否則的話,憑借水溶的實力完全可以走造反之路。
比如那甄家掌控的江南大營以及白蓮教,若是再加上水溶手中其他的力量,完全掌握南方並不難。
隻是水溶的野心大,他要太上皇與乾元帝全部都死,甚至要這神京城內的大周勳貴死個乾淨。
隻有太上皇,乾元帝,以及眾多宗親死的乾淨,這天下百姓才會逐漸忘記大周皇室。
一切想的很好,甚至都已經提前準備好出手了,可也就在此時一個消息傳來讓水溶徹底繃不住。
“什麼?甄家輸了?”
水溶呆滯,二十萬江南大營,四五萬白蓮教精銳。
雜七雜八的加起來,整整三十萬可用大軍,加上江南官員九成的投靠,這般天胡局麵甄家居然輸了?
他的原計劃是甄家拿下江南,而後等到神京城被攻破,自己順勢力挽天傾。
憑借在甄家內部的布局,將甄家拿下,光複江南。
這也就是他為何殺了王妃的原因,是做給天下人看的,他北靜郡王大義滅親!
可如果甄家提前輸了,那他的計劃就要出現大問題。
因為驅逐草原各部的前提是,自己能夠掌握江南大營以及白蓮教的軍隊。
他的後手便是甄家的二房家主,白蓮教的大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