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大周的糧食產量,就算是江南富饒之地也沒有超過畝產五百斤。
而趙鎮研發出來的這個稻穀,畝產居然超過了三千斤!
“神物,此乃神物啊!”
林如海激動的喊道。
不說這稻穀的成色,單單就是這畝產,一畝地的收成可以比得上以前六畝地的收成。
而這尋常農戶家中,有幾畝地就算是富足了,稍微‘大戶’一些的人家,才能有超過十畝地的稻田。
也就是說,如果全天下都種植這種稻穀的話,那一家人隻需要一畝地就可以養活全家!
若是有兩畝地的話,甚至能夠做到頓頓大米飯,不再喝稀粥!
可趙鎮給他們的驚喜還未結束。
“畝產隻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則是此稻穀可以一年三熟。”
又是大驚,乾元帝以及林如海不敢置信的看著趙鎮。
他們之前所算的,一家人五口兩畝地都畝產三千斤的話,就可以保證全家豐衣足食。
這個算法的基礎是一年一熟,因為目前除了極少數炎熱的地區,大周各地的稻穀都隻能做到一年一熟。
可如果這稻穀能夠一年三熟的話,那代表著隻需要一畝地就可以養活一家五口!
畢竟一畝地一次成熟就是三千斤,三次成熟一年就代表收成一萬斤純淨大米啊!
這麼多大米一家人根本吃不完!
哪怕是沒有太多的輔食,但哪怕是放開了吃一家人一年純吃大米,以及少量輔食的話,都不過是兩千斤左右的稻米消耗。
其實大周一家五口,每年的主食所需是千斤左右。
當然這是一日兩餐,並且還不是那種餐餐吃飽的程度。
若是想一日三餐並且餐餐都吃飽的話,確實是需要兩千斤左右的糧食。
可趙鎮弄出來的這個新稻穀,一次收成就是畝產三千斤!
哪怕隻是一畝地的一次收成,都可以讓全家吃飽。
當然算是不能這麼算的,畢竟大周除了極少數的富農,大部分的農戶其實都沒有屬於自己家的地。
就算是有,那也隻是一些無法種植稻穀的劣質田地。
真正的良田基本上都是掌握在世家大族,各地地主的手中。
各地的規矩不等,但通常情況下一畝地的收成朝廷要先拿走二成,當然有時候也會酌情提升到三成甚至更多,比如打仗的時候。
剩下的部分,地主會拿走一半以上,剩下的才會歸屬於農民。
基本上農戶到手能夠有一半就不錯了,這還是有良心的地主,若是有一些狠辣的,甚至隻能讓農戶手裡留下兩成左右。
這麼算的話,以前大周的百姓們平均畝產三百斤左右,一家人種植十畝地,那一年的收成也才三千斤。
農戶手裡拿一半,也隻能得到一千五百斤。
這算是比較不錯的收成了,而且還要主家心善。
若是遇到心狠的,一年的收成農戶隻能留下三百斤,而這點糧食哪怕是精打細算,頂多隻能夠對付小半年的。
由此可見底層的百姓們生活有多困難了。
當然這一切從今日起就要改變了,趙鎮創造出來的新稻穀,畝產三千斤,一年三熟!
一家人隻需要種植一畝地,接近一萬斤一年的收成,哪怕是隻能留下一千斤,都可以保證全家不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