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有些驚訝。
你都搞粉絲群了還能怎麼搞。
陸燃將他心裡的大致想法和李泉說了一下。
聽完後李泉都震驚了。
你這還是搞粉絲群嗎?
你這種搞法在娛樂圈跟其他人格格不入。
和李泉聊完後,陸燃上網搜索了一下情況,了解了一些關於飯圈的知識。
還是最核心的一點,飯圈的誕生是因為背後有一個產業鏈。
粉絲們通過給自己喜歡的明星做數據,打投,花錢等等行為滿足自己的情緒價值。
但要知道,對接這些粉絲的不可能是明星本人,明星也沒有這個時間。
在這個環節中就催生出了一些中間商。
比如某明星過生日,某粉頭就說我們湊湊錢,給自家偶像買一個大屏廣告慶生。
買這個廣告需要多少錢,大家湊一湊,就把這些錢湊齊了。
假如實際上買廣告隻花了一萬塊,實際集資了十萬塊,那剩下的九萬塊不可能退回去,自然進入了粉頭的兜裡。
還有像一些流量明星專輯首發,經常會出現專輯發售一分鐘銷量突破多少張之類的。
這些數據也不是粉絲們去音樂軟件上一張張買的。
一張張買多麻煩啊。
還是有專人負責,把粉絲們的錢收上來,直接去找音樂軟件的工作人員。
給這些音樂軟件付一筆錢,要求就是等專輯發售的一瞬間,就直接給我顯示銷量數據。
一分鐘銷量突破一百萬和一秒鐘銷量突破一百萬的宣傳效果是不一樣的。
這中間的利潤大了去了。
這些明星說到底,都是要靠這些粉絲掙錢,自然對這些粉絲無所不用其極,巴不得這些粉絲越智障越好。
而在這個群體裡的時候,有的人也會上頭,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事後就會後悔。
陸燃看了一圈後,開始製定計劃。
他這種靠作品說話的根本就不需要飯圈粉絲。
大家能花點錢開個視頻會員就行了,至於其他的根本不需要。
飯圈行為,國家早就在整治。
這個東西跟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
隻要有利益鏈,就不可能徹底斷絕。
但至少在陸燃這,就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哪怕他這邊費點事。
從國家發布的一些通知和建議上看,明星從自身做起,本就是飯圈管理中的一環。
經過了幾個小時的刪刪改改,陸燃寫了一份正式文件《燃燒學習小組暫行管理辦法》。
他將這份文件發在工作室的微信群裡。
“大家都看看這份文件,有意見的提意見,暢所欲言。”
群聊裡,眾人看到這個文件後都愣了一下。
好家夥,這不會是要讓大家夥學習吧?
燃燒學習小組,不就是燃燒工作室藝人的小組。
點進去後,眾人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正在家裡休息的黎皓睿看著文件默默念出來。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宗旨,燃燒學習小組,以下簡稱小組,是燃燒工作室倡議成立的粉絲自律組織,旨在倡導理性追星,拒絕飯圈化,以作品支持為核心,以正能量行動為導向,踐行學習成長,互助公益的核心理念。”
念完這一段後,黎皓睿把身子都挺直了。
看這個文件不應該癱在沙發上看,應該坐在會議桌前麵看。
後麵還有第二條原則。
“作品第一:以支持陸燃的文藝作品為主要形式,不參與打榜、控評、集資等非理性行為,非必要不花錢。”
黎皓睿一條一條看了下去。
這和他以前在星耀傳媒的時候見識到的完全不一樣。
星耀傳媒都恨不得把粉絲的每一分錢都榨乾,沒有錢貸款也行。
黎皓睿都懷疑,要不是視頻上線平台必須開會員才能看,陸燃都要呼籲大家會員都彆開了。
後麵還有其他的管理條約。
比如線下聚會一定要提前向工作室報備,不得乾擾公共秩序等等。
“怎麼還要選舉產生學習委員,策劃讀書會,技能分享活動?”
黎皓睿都看呆了。
等他將整個辦法看完,對陸燃佩服的五體投地。
“不愧是陸廳!”
這個辦法想要實施下去,肯定要花不少錢運營。
在彆的公司都想從粉絲兜裡狠狠掏錢的時候,陸燃這種行為就有點奇葩了。
不掙錢,還要在群體裡做活動,沒事發發禮物,還要讓粉絲理性。
黎皓睿在工作群裡發消息。
“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問題的話,我覺得彆著急全麵推廣,而是先建立三個群進行試點,運行一段時間後確定沒問題後再全麵推廣。”
過了會,陳可也發了消息。
“陸總,你的成功不無道理,就是容易得罪人。”
得罪人很正常,你陸燃這麼搞,讓大家怎麼看其他流量明星?
陸燃:“反正已經得罪了。”
陳可:“那就沒問題。”
隨後,趙龍發言。
“這都啥啊?我是農民,我不識字。”
李泉:“種你的地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