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融會貫通結束後新生的功法,孟傳暗自沉吟:
“融合一門增加5%,看來九法皆融彙之後,應該就是一門完整的神功絕學”
在大楚武道體係中,絕學級功法無一例外都是殘篇。
武道家必須依靠自身悟性以及武理,不斷推演完善。
神功絕學作為普遍進境四限宗師以後,才能學習的至高傳承。
其修行難度,更是呈幾何級數增長。
尤其是達到尊者之境,每一寸功法進境,都需要對武理有著極深感悟。
通過揣摩精髓來開拓後續道路,突破天王乃至大聖的桎梏。
即便是修行同一篇神功的武道家,後者也無法走前人推演出的道路。
因為後續的一步步推演,皆是僅適用於自身,而非外人所能領悟。
隻有將神功完整補全,方才能在其上,拓印出自己的武道真意,普惠後來大眾,這亦是原本和拓本的最大區彆。
而即便是站在武道巔峰的七限大聖,也未必能將神功,推演至圓滿境界。
否則大楚乃至整個武道界,早該出現完整版的神功絕學流傳於世。
這個殘酷的現實,讓無數天驕在攀登至高境界時,都麵臨著“後繼無路”困境。
然而孟傳手中的道心種魔,經過麵板改良卻是個驚天例外。
隻需集齊剩餘的八門篇章,就能補全為完整傳承。
這意味著,他將擁有直通大聖境,甚至更高層次的康莊大道!
完全不必像其他武者那樣,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這種“集卡式”的進階方式,當彆人還在為功法殘缺而苦惱時,孟傳早已手握通往武道巔峰的完整攻略!
這便是【元神種雷法】的真相,孟傳已全明悟。
心念至此,他不由得心神激蕩。
此番收獲,不枉自己以身涉險修行“魔功”。
隨著“根本篇”三個字在麵板上消失,腦海記憶中,道心種魔的功法層次,又多出了三層。
現如今是高達16層的頂級真功,已然超過高級真功核心法的層數上限。
“後續還有八篇,每篇若是都增加三層,完整版那就是四十層,臥草”
孟傳不知其他神功絕學層次,但這麼一推算,方才感到武道之路長遠。
他目前還停留在第一層90%,待突破到第二層,亦是說明第二竅修行圓滿異變完成,每一步皆是作用在身體中有所反應。
“慢慢來吧,路漫漫其修遠兮.”
掌握此法不到兩月餘,第一層就即將修行圓滿。
他的修行速度並不慢,沉下心繼續往前走即可。
與此同時,他內視身軀,深入靈台的元神之中,雷種盤踞於此。
其外廓散發著淡淡白色熒光,表麵一圈暗紫色紋路,反添幾分妖豔神異。
武道意誌與其輕輕觸碰,孟傳冥冥之中接收到感悟。
師父曾言過:
“一般核心法內,皆有對應招式,正如武弘那日使出的人虎合一“大招”。
但雷法內沒有,需自行修行雷屬拳法以雷種驅動。”
至於這般為何,隨著恐懼之中的融合,孟傳徹底明白了。
最早追溯到古時,羅放祖師因道心,也就是雷種至剛至陽的原因。
才會去修行那些雷屬拳法,以道心催動威力大增,強行化為【道心種魔】之招式。
但實際上,道心與他反饋,待它徹底融合恐懼之種後,方能獲得一項特殊招式。
亦是道心種魔神功所攜帶的,第一個“武道絕招”。
絕學內所蘊含的殺招,自然名為絕招。
但無論是真功大招還是絕學絕招,都是需要將功法修行到一定層次,才能領悟出的一些定鼎絕殺。
此類招數施展,或化為方圓領域,或在關鍵時刻,作為勝負手決出關鍵等等。
這般招數,皆是消耗大、威力大,一般情況下不輕易使用,免得“開大秒小怪”的情況發生。
至於如何領悟此類招數,孟傳繼續與道心溝通,了解後知曉。
後續徹底融合,對方就插不上手了,需要他這個“主人”自身的努力。
“提高對【道心種魔】的武理感悟,或是通過他人【懼意】,來加快這一融合過程”
不得不說,那些開發出吞噬他人恐懼,作為【恐懼篇】後續修行之路資糧者,真他娘是個人才.
差點兒歪打正著了,可惜沒有道心作為錨點,還是誤入歧途,將此法淪為魔功。
至於孟傳最關心的,“雷種”汲血問題。
他就地盤坐,運轉心法嘗試。
一個大周天修行完畢,雷種依舊照常分潤,但最關鍵的是。
其分潤的量貌似少了一絲,“胃口”變小了。
具體數值可能僅有0.0幾,孟傳感觸不真切,但這明顯是好事。
“道心應該是在從恐懼之種身上汲取能量,從而對氣血的需求,少了那麼一絲絲”
氣血中蘊含著武道家的精氣神,孟傳知曉,這便是雷種所需要的,維持自身之物。
將來剩餘八篇儘數融合,若能與其保持完美的供給需求。
他猜想,屆時師父及“雷法”的隱患便可迎刃而解。
不用修行至破限優化就能解決,這樣最好。
否則其圓滿就高達四十層,師父能否等待破限的那一天,孟傳還真沒把握.
要好好考慮一下,如何獲得後續篇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