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而已,他最不擔心的就是此。
算那登州魔巢內的天魔,攻擊力足夠強。
能透過真氣、猙獰、黑膜、肌肉四重防禦,最終傷到自己。
其力道被重重抵消,傷到皮膚,但靠著自己的身體自愈能力,便能快速恢複。
購買雲水丹,主要是為了防一手虛無類、精神攻擊等的暗中偷襲。
雖然有惡念感知,以及道心之類在體內設防。
但孟傳性格如此,依舊如履薄冰,謹慎!
六顆雲水丹,儘數裝在一根,特製的堅固透明試管中。
孟傳將其收好,開始今日的心法修行。
結束後,他望向麵板:
【道心種魔:第三層(66%)→(67%)】
早在半月前,他的第五大竅【內關】,順利異變結束。
他內視己身,感悟著內關效果。
其異變後,亦是帶動順延臂膀的兩條大筋,變得更加強悍,自己的小臂力量增幅不少。
最關鍵的,這個位於前臂內側要穴,如今已能自主調節氣血流速。
這一點,在實戰中加持不小。
亦是當初在麵對武弘時,對方能瞬間使用,召喚出三隻倀鬼,環繞槍尖功法的核心原因。
此竅異變後,與經脈的牽扯愈發緊密,可令他的拳勁收放更為精準。
尤其在連續爆發時,能通過竅穴緩衝,避免經脈過載。
緊接著,他的感知移到身體下半身位置,觀察著膝蓋下三寸左右。
此處脛骨外側,正是【足三裡】大竅的休憩之地。
六顆大竅,異變之後就沒有一個沒用的。
皆是於武道家而言妙用無窮。
此竅異變,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甚至還能延緩衰老,讓武道家的巔峰期保持的更久。
即便年近百歲,老當益壯。
在作戰時,亦然能爆發出,九成九的氣血力量。
同時足三裡異變,還能帶動人體消化係統發生變化。
屆時,武道家能通過天地間的【氣】,來填補身體能量所需。
如同話本裡的仙人,餐風飲露,不食五穀,近乎邁入“辟穀”之境。
但孟傳認為大可不必,除非打拳正處福至心靈以外,飯還是要吃的。
與睡眠一樣,吃飯亦是武道家在苦修之中,為數不多的樂趣之一。
回過神來,他繼續緊盯著體內。
足三裡此竅,正是他一限之路最後一竅。
濤濤氣血江河嘩啦啦流淌,依次點亮五顆【星辰】。
直至足三裡,填補半數後,方才顯露一點褪色。
孟傳體悟一番,緩緩沉吟:
“這最後一竅,大概還差兩百多點氣血就能充盈。
十來天功夫,差不多.能與寶相金尊進境熟練一起搞定,問題不大。”
屆時,他給自己定下的魔巢之行前“集訓”,正式圓滿完成。
“唯獨距離道心種魔四層圓滿,少說還得小幾個月功夫。
若是能踏入二限以後,再下魔巢,想必不說橫推也差不多了”
一級魔巢,到頂也不過上位天魔。
但世上沒有那麼多湊巧,孟傳已經做到,自己所能努力的極限。
感知從麵板上收回,孟傳再一次感受著氣血流動。
片刻後,喃喃自語:
“氣血極限後,多餘氣血的處理之事迫在眉睫。
魔巢之行結束後,不能再拖了.”
這陣子,孟傳在練武調劑之餘,亦是研究了一小會兒【氣血精煉術】。
此法,既不屬於武學,更不是秘術。
隻是一種,古時武者,巧妙“壓榨”自身氣血的方式。
充其量,算得上一種武道巧技。
孟傳淺淺嘗試一番,按照其所述,將1點氣血反複壓縮凝練,變得粘稠如汞。
當他嘗試,將這絲精煉後的氣血引向筋骨時。
意外發現,這丁點兒濃縮氣血,竟如活物般主動附著在筋骨表麵,緩緩滲入骨膜。
由於精煉後的量太過微小,其餘感受並不深。
隻能是說,待日後多餘氣血,大量凝煉時。
方能看看,量變能引發何等質變。
說老實話,孟傳還真挺期待的。
不知氣血之精氣,附著在筋骨上是個什麼效果.
又是一周過去,離征召之日越來越近。
孟傳站定在院中,隨著周身氣勢下沉一瞬。
隱隱“哧”的一聲傳來,天上地下,周身方圓之地。
氣血被催發到極致,轟然炸開!
赤紅氣浪呈環形擴散,衝擊到幾近十丈範圍,朝更遠處依舊蕩出無形的波。
在紅色波及的範圍內,灼灼氣血竟在半空,凝固的近乎實質。
下一瞬,化作九條蛟龍般的血虹盤旋升騰,將十丈內空氣都燒得扭曲蒸發。
真氣在皮膚下隱隱流轉,將逸散氣血約束成完美球形。
此刻他站立之處,仿佛升起一輪血色烈陽。
這是獨屬於他的,近乎氣血十丈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