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傳早已將,整本【五雷轟頂】記在腦海裡。
此刻隻是將真功放在電腦桌前,一邊聽師父教導,一邊感受著字裡行間的武道真韻。
羅貫雲提前看過此法,大概給孟傳拆解一遍後,說道:
“五雷轟頂,說是拳法,但更像是【精妙的真氣運行技巧】。
不過不用深究二者差距,真功層次,都屬於【練法】,亦能從中收獲氣血的新生。
此法是我離開聯大後,學校才收錄的原本真功。
不然,我當時一定會練。”
“因為強嗎,師父。”
孟傳先前翻閱過,與他想的,單單心火調雷不同。
【五雷轟頂】,其五雷並非是道家雷法,以心火調來“天地水神社”。
而是“金木水火土”,基於五行之雷。
【庚金劫雷】、【辟邪神雷】、【癸水陰雷】、【丙火陽雷】與【戊土冥雷】!
孟傳回想李教授所說,此法是他五行拳研究室,重要的功法參照對象。
如此看來,此話不假。
視頻那邊,羅貫雲點頭道:
“是很強,五行之雷是哪五種,你看過此法應該明白。
其中蘊含著自然與天地法則道理,本就立意高深。
沒有武道真韻加持,即便是我也一樣易學難精。
你有奔雷散手基礎,雖然雷屬武理尚且淺薄。
但可以從丙火陽雷出發入手,逐漸掌握這五種雷霆之效。”
話說完,羅貫雲就開始打拳演示。
他隻是運用真罡,將拳勢幻化成型,而非調用體內“道心”。
孟傳跟上師父的動作,反複嘗試。
“【丙火炎炎,陽雷降世,天地同力,雷電隨吾】。
正如功法所言,這句話怎麼理解,便是丙火陽雷的修行過程。”
聽聞師父解釋,孟傳點頭明白。
這就是古武修行第一大難點,拳招或是法決晦澀難懂,需以高深武理拆解分析。
光憑原本真韻,孟傳根基尚淺,自學也弄不明白。
“我們形意派武道家,修行至高深處,都要學會【觀想自然】。
想象大日就浮現在你頭頂,迸發光和熱,從天空直射而下。順頭頂,沿經脈緩緩下行,彙聚於心臟之處。
此時,調運你的心火化為熔爐,大日之火在其中燃燒,不斷煉化出天地間帶來的雜質和濁氣,隻保留純淨與熾熱。
這是一個,需反複熬煉己身的過程。足夠旺盛時,便可引導大日之火與心火相融,想象二者彙聚在一起,變成一個燃燒的火球。
其便是【丙火】,亦是陽雷雛形。”
“明白,師父我試試。”
畫麵裡,羅貫雲停下演示,專心指出孟傳的問題。
反複嘗試這一步,按照師父所述觀想大日。
孟傳渾身在發燙,是日光能量帶來的灼燒感。
起初心火搖曳不定,數次被大日之火霸道衝散,孟傳沉澱心神,憑一證永證自悟和師父提點,在第九次嘗試時——
內視體己,大日虛影與心火最終相融,在胸腔凝成一團無色火球。
唯有熾烈之感,而無形質之實。
見孟傳麵露喜色,羅貫雲心領神會,繼續說道:
“【丙火】是一種抽象的五行屬性概念,而非現實存在之火。
你借用心火從大日中巧借,下一步,則是沿經脈,通過內息,引導至雙手掌心。
這一步,你的雙手會感受到一股熱流湧動,此時手上無色無形但卻灼熱炎炎,其就是丙火彙聚出體外的表現。
繼續加強武道意誌的凝聚,便到了第二步的觀想——望天地之雷霆劈落意象,直至你手中無色丙火,轉變成為跳躍之火光。
融合了雷霆之意,成就赤紅雷光,便是丙火陽雷。
觀想雷霆時,可以借助心火調雷,這一步你有奔雷散手基礎,比觀想大日難度稍低,試試吧。”
“好。”
孟傳感受著手心溫度愈發升高,心想師父提點,反複體會其中真韻。
這便是古武中級真功的第二大難點,功法內不會教你拳怎麼打,力量如何凝聚。
不甚解的武道家,唯有向“得道”前輩請教。
這亦是師徒傳承製度,從古時一直保留到氣血武道時代的又一意義。
世界仿佛在此靜止,視頻裡,羅貫雲也不出聲,靜靜等待徒弟感悟。
漸漸,孟傳手中震蕩出無色的波痕,仿佛空氣在發生褶皺。
手中那團無色火球突然劇烈震顫,仿佛被無形閃電劈中,隨著武道意誌不斷壓縮。
羅貫雲頷首,他並沒有特彆高興。
因為在心裡,羅貫雲從來都不認為,孟傳能被【五雷轟頂】難住。
他可是破解出,【元神種雷法】真相的男人!
想至此,一邊注視著徒弟觀想,羅貫雲心中想到,他手中的【道心種魔真氣】。
“此番去島國調查,道心種魔真氣和寄生會的魔種真氣,的確很像,望其根本,近乎同根同源。
看來徒弟隱而不發的做法是對的,畢竟
大楚對於魔道的打擊力度,寧錯殺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