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琴身上的傷沒有完全好,又累了一整天,臉色有一些蒼白,額頭沁著細汗,眼見慶伯已徹底離開,轉手將玻璃罐子交給了三叔公。
“我累了,去木屋休息,叔公你看好東西。”
待廖小琴走後,我們方才從發懵的狀態中回過神來。
董胖子撓了撓頭。
“三叔公,慶伯到底是什麼人,他咋突然走了?”
旬夷妖樹已取得,三叔公心情明顯很好,嗬嗬一笑,向我們解釋了一番。
與我們之前的猜測一致,慶伯確實是一位守陵人。
旬夷古國滅國之後,國君帶著一眾王室家眷逃難,來到了大壺山島,自己則由一位衷心的將軍(壁畫裡的艄公)護送,前往了流月島,估計還秘密雇傭了工人,構建了屍燈拜月風水局,將導致滅國災難的旬夷妖樹永久封存。
國君死後,陪他前往流月島的艄公將軍,成了世上唯一知曉秘密之人。
大壺山島上的漁民,其實全都是旬夷古國的後人。
艄公將軍將流月島上的秘密傳給後人,後人再傳後人。
歲月流逝,大壺山島的百姓,也許早已忘記了那一段遠古的滅國往事,可艄公將軍的後人,卻始終牢守著。
然而,這種的做法並不保險。
一來,艄公將軍後人很有可能在某一天會突然絕後,二來,不能確保每一代後人都能守規矩,保不齊碰到貪欲心大之人,將旬夷妖樹給挖出來,換點銀兩買點小酒喝,後果將相當可怕。
於是,某一代聰明的守陵人,想出來一個辦法:將秘密融入村民的信仰。
他按照旬夷國君的模樣,雕刻了禹太公像,建了廟宇,大門朝西南角的流月島方向,構成麒麟滿堂局,希望大壺山島人丁興旺。
與此同時,他拋棄了由將軍後人來傳承守秘的做法,而是按照漁島的民俗信仰,選取乩童。
每一代老乩童,在臨去世之前,會給新一任乩童後背紋上怪鳥紋身,帶他去一趟流月島,告知其妖樹乃禹太公賜予漁民的神樹,為庇護大壺山島的至尊聖物,曆代乩童必須死死守護供奉。
這做法,看起來雖僅是對守陵人選進行簡單調整,其實相當牛逼。
禹太公信仰融入了大壺山島每一位漁民的血液。
曆經滄桑,儘管乩童不一定知道禹太公的真實身份、古國的曆史、妖樹的來源,可他們對禹太公的敬仰,就像海島群眾對媽祖、佛家對釋迦摩尼、道家對三清,絕不敢有任何逾規。
如此一來,不僅可杜絕上述的兩個問題,也能最大限度確保旬夷妖樹被世代乩童守護。
當然,也存在罕見的概率會出事。
可事實上,在大壺山島,這個做法成功了。
若不是巴倫等人的突然到來,慶伯臨死之前,還會將流月島的秘密傳給阿東,阿東也將繼續往下傳承......
廖小琴說“大壺山島,再無乩童”,並不是說乩童不會再存在,而是守護流月島秘密的乩童,從此再也沒有了。
至於阿東,往後他會成為禹太公信仰之下,一位普通的乩童。
三叔公的解釋,已經將旬夷古國妖樹的來龍去脈,講了一個透徹。
可我的心中,疑問卻更加大了。
慶伯瞅見彆人去流月島動妖樹,封石門、鎖機關、放毒蛇,做法相當決絕,這次我們來找他取寶,老爺子寧願魚死網破都不肯給,可為什麼他一見到廖小琴拿出了信物,卻心甘情願將旬夷妖樹交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