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陰陽石墩周邊有好幾具骸骨,他們呈不同的姿勢,或趴或躺或靠,骸骨旁邊還散亂著腐朽的包裹。
毫無疑問,這些骸骨全都是天字龍鎬營的人。
他們沒有逃出去,死在了墓室。
整間墓室並沒有任何與冬雪有關的場景,溫度和濕度均較正常,穹頂也不見有任何機關。
墓室四周佇立著不少石頭雕刻成的小鬼仔,每一尊隻有三四十公分高,它們全呈仰頭睜眼張嘴狀,像是在齊齊吆喝著什麼,密密麻麻,大小不一,足足有數十尊。
其中,有兩具高大一些的人形石雕,顏色一黑一白。
白色石雕戴高帽,帽子上寫著“一見生財”字樣,嬉笑吐舌,手執蒲扇,足尖點地,呈跳躍狀。
黑色石雕戴矮帽,帽子上寫著“天下太平”字樣,怒目圓睜,手執勾魂牌,腳踏實地,呈穩健狀。
但凡對喪葬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它們一個為白無常謝必安,一個為黑無常範無救。
這一點倒有些超出我的想象了。
喪葬文化中的黑白無常形象,比較早出現在敦煌遺書《目連救母變文》中,民俗界普遍認為,勾魂使者黑白無常形象在唐代才完整形成,現在看來,時間還得往前推一些。
除了黑白無常之外,還有五尊小動物雕像,曆經歲月滄桑,它們雖然表麵有不少坍塌缺失,但還是能判斷出它們為五大靈獸(狐黃白柳灰)。
五仙文化倒是古已有之,西漢奇書《淮南子》就有“狐至百歲,化為婦人”的明確記載,這座漢侯墓中出現五仙石雕,很合理。
無論是小鬼仔、黑白無常、五仙,這些墓葬標誌性的符號,全都環繞著陰陽石墩,結合石墩上鐫刻著的“永鎮四方,九轉通仙”幾個大字,我已經可以判斷,太極陰陽石墩就是棺槨,裡麵肯定躺著那位傳說中的漢侯。
這一間墓室的格局,綜合起來可用一句話概括:天地陰陽為棺,百鬼開路,無常送行,五仙扛旗,二十八星宿壓葬。
從規格來看,這都是帝王的待遇了。
到底是哪一位漢侯這麼牛逼?
在那一瞬間,我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去打開圓形的陰陽石墩棺槨,看一眼躺裡麵大佬的真容。
念及至,腳步不由自主地往前挪動了兩步。
就在此刻,我突然覺得胸口有一些憋悶,看來自己被裡麵的場景給深深震撼,時間過得太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閉氣的極限,隻得趕緊揮了揮手,招呼阿忠離開墓室。
兩人立馬轉身,跑出墓室,貪婪地呼吸著外麵的空氣。
阿忠大口喘著氣,神色疑惑。
“孟老板,裡麵好像沒有任何機關,也沒找到出口!”
確實如此。
整間墓室是全密封的,除了我們進入的溶洞門,無論是穹頂、岩壁、地麵,均沒有出口。
可這又是不可能的。
《十三州輿地疏誌》中關於漢侯墓的記載,與我們眼前的場景一模一樣,說明塗禿子的祖上不僅真的來過,而且他還逃出去了。
更關鍵是,我能明顯感受到絲絲微風。
有風必存在與外麵溝通的縫隙,隻不過時間太短了,我們均沒發現。
等喘勻了氣。
我對阿忠說:“再進去看一遍!”
兩人再次小心翼翼走了進去,拿著探照燈四處照。
依然沒有任何結果。
憋不住氣之時,我們再一次出了墓室。
阿忠問:“孟老板,你看出什麼了嗎?”
我搖了搖頭:“沒有。”
阿忠說:“我看這墓室也沒什麼古怪,要不咱不憋氣了,進去待得時間長一點,翻它個底朝天,我就不信找不到出口!”
我抬手製止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