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皆無阻礙。
太陽高掛空中,四周風景迤邐。
我見到了叢瞎子地圖中描述的白起扛刀禿頭山、關公巡城武將穀等風水地勢,心中愈發對他佩服起來。
這些風水局其實挺隱蔽的,我對著地圖上的結論,當然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可叢瞎子當年來的時候,一路奔波疾走,僅僅隻有一眼望山的機會,能判斷的如此精準,而且回去後還一筆無誤地寫下來,可見其風水尋龍功力相當深厚。
高手真的在民間啊!
上午十點左右,我們在穿過一片叢林之後,耳朵便聽到了轟隆隆的聲音。
水龍口已經到了?!
幾人對視了一眼,循著聲音,加快速度往前走去。
十幾分鐘後,轉過一道山穀大彎,見到了一副震撼人心的場景。
這是一片幽穀。
百餘米高的懸崖,垂落下一條玉帶一般的瀑布,水落在下麵的深潭之中,發出震耳欲聾的響動聲,兩側是巍峨高山,枝繁葉茂,綠蔭遍布,整片幽穀彌漫著大量的水氣,雲蒸霧繞,難以視物。
幽穀中的水氣,不像尋常山間霧色一樣泛白靈動,反而灰中帶著一點黃,如同春節期間大量鞭炮燃儘之後形成的硝煙霧,更關鍵是,它一動不動的,恍若天空之中有一個透明的大罩子,將這些灰黃的霧霾困在了山穀之中。
放眼望去,幽穀裡麵獸鳥蹤跡皆絕,了無生機,死氣沉沉。
毫無疑問,這就是羊皮地圖中標注的水龍口漫天瘴氣。
瘴氣這種東西,一般有兩種產生方式。
一種是天然形成的,濕熱低窪閉塞的環境,大量的動物腐敗屍體,有毒植物(真菌孢子、毒花)揮發,蛇蟲蠍蠅等排泄物,特殊地脈形成的氨氣、硫化氫等氣體相互交織積聚,在山穀中久彌不散。
一種是人工形成的,有些帝王陵墓完工之後,能工巧匠會利用特殊的地形,在外麵挖一圈壕溝,溝中埋上硫化汞等毒物,外圍再種植密閉的植物,防止毒素揮發,形成不透風的“瘴牆”,阻撓人進入陵寢。
不過,第二種工藝難度太大,而且由於瘴牆無法靠自身力量來持續循環,隨著時間不斷流逝,再牛逼的屏障不超百年也會無作用,在防盜措施中相當罕見。
眼前幽穀中的瘴氣屏障,顯然屬於可循環的第一種。
我頓時頭大不已。
這神仙墓當中到底住著哪位神仙?
每一道阻隔,幾乎不見人工技巧,全都是巧妙利用天然絕境之地,讓人窺之無門。
對我這種主學風水尋龍,兼學破人工防盜屏障之人來講,還是有點超綱了。
三癲子說:“乾脆我們戴上麵罩直接衝過去吧!”
包裹裡倒有簡易的防毒麵罩,還是上次去白石古城之時老秦用驢皮加紗布製成的,一直丟在那個下墓包裹裡,小瑤出發之時將這包裹順手給拿來過來。
可這種麵罩以防風沙為主,對付天然瘴氣,用處不大。
我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