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攻滅呂布
公元193年春,寒意仍未消散,陳留城邊的柳絲尚蜷縮著,還未抽出嫩綠的新芽。
此時東方勇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卻如滾滾黑雲般,氣勢洶洶地壓向陳留城下。
環繞城池的護城河上,結著一層薄冰,在清冷的陽光下,冰麵如鏡,倒映著軍旗上那森冷的雲雷紋,透著一股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氣。
陣前,華雄親率飛熊軍嚴陣以待。將士們身著黑色甲胄,甲胄上的狼首紋猙獰而凶悍,與東方勇手中戟尖閃爍的寒光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儘顯鐵血之威。
與此同時,三萬輕騎兵在軍陣兩翼迅速展開,馬蹄踏地,揚起漫天灰塵。在這片飛揚的塵土之中,激昂的鼓聲與兵器碰撞的金戈聲交織在一起,連綿不絕,震得人耳鼓生疼。
東方勇騎在高頭大馬上,神色冷峻,高聲下令:
“傳令下去,即刻包圍陳留城!迅速挖掘壕溝,設置拒馬。哪怕是一隻蒼蠅,也絕不能從陳留城放跑!”
呂布站在城頭,俯瞰著城下如潮水般的東方勇軍,眼中滿是不屑,冷哼一聲道:
“昔日在虎牢關,麵對諸侯聯軍,我呂奉先都未曾有過絲毫懼意,這小小東方勇,又有什麼本事,儘管使出來便是!”
就在當天上午,東方勇一聲令下,大軍便如齒輪緊密咬合的精密機器,有條不紊地開始了行動。
華雄一馬當先,親率一萬飛熊軍,如黑色的利刃,作為攻城的精銳突擊力量,時刻待命。他們眼神銳利,緊盯著城頭的一舉一動,隻待關鍵時刻,如猛虎下山般突破城門或城牆缺口,撕開敵軍防線。
與此同時,馬樂帶領三萬輕騎兵,如同靈動的獵豹,在城外四處巡邏。他們身姿矯健,馬蹄翻飛,一方麵嚴密監視著呂布軍,防止其突圍逃竄,另一方麵則時刻警惕,準備攔截任何可能前來救援的敵軍。
呂不敗與太史慈各自率領麾下勁旅。呂不敗指揮著三萬弓兵,太史慈則統領兩萬強弓兵,他們在距離城牆恰到好處的位置迅速設置陣地。弓兵們張弓搭箭,強弓兵們更是嚴陣以待,銳利的箭矢直指城頭。一旦戰鬥打響,他們將如暴雨般的箭雨,對城頭守軍展開強大的火力壓製,讓敵軍抬不起頭來。
向禪帶領兩萬槍兵,東方勇則親率一萬戟士,他們如同負重前行的巨象,沉穩而有力。他們負責搬運和操作投石車、攻城錘等重型攻城器械,一步一步堅定地朝著城牆附近推進。這些器械一旦就位,將如雷霆般對城牆發起猛烈攻擊,撼動敵軍的防禦根基。
臧霸的一萬先登死士,身背各類攻城工具,宛如等待出擊的獵鷹,靜靜待命。他們個個勇猛無畏,隻等時機成熟,便迅速攀城,與敵軍展開近身肉搏,為大軍打開進城的通道。
而陶謙的一萬車下虎士與曹豹的一萬刀兵,作為預備隊,整齊排列在後方。他們就像蓄勢待發的潮水,隨時準備奔湧向前,為各作戰部隊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援,確保整個戰局的穩定與推進。
東方勇坐鎮中軍大營,運籌帷幄間,果斷派出多支訓練有素的偵察騎兵小隊。這些小隊隊員皆是從軍中精挑細選而出,他們行動敏捷、觀察力敏銳。
各小隊分彆朝著陳留城的不同方向進發,對陳留城的防禦設施展開了細致入微的偵察。
他們仔細觀察城牆的高度、厚度,是否有破損之處,以及城牆上防禦工事的分布情況,包括瞭望塔、箭樓的位置與數量。
對於敵軍部署,他們更是密切關注,都一一記錄在案。
與此同時,偵察騎兵小隊還對陳留城周邊的地形進行了全麵勘察。他們穿梭於山林、河流與道路之間,標記出每一處重要的地理特征,諸如山川的走勢、河流的深淺與寬窄、道路的通阻情況等。
在完成偵察後,隊員們迅速返回中軍大營,將所獲信息彙總。軍中的繪圖高手們依據這些情報,精心繪製出詳細的地圖,不僅清晰地標注出陳留城的防禦設施、敵軍部署,還對周邊地形地貌進行了精準呈現。
隨後,東方勇與麾下將領們一同對著地圖,深入分析城牆的薄弱點,諸如是否存在因年久失修或地勢因素導致的脆弱區域,以及城門的防禦重點,比如城門的材質、厚度,周圍是否設有額外的防禦工事等。通過這些細致的分析,為後續製定科學有效的攻城戰術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依據。
呂布深知局勢嚴峻,親自披掛上陣,統領一萬飛熊軍。這支部隊猶如城中靈動且強大的利刃,作為機動力量,時刻保持高度警覺,如獵豹般伺機而動,隨時準備以雷霆之勢支援城中各處防線,哪裡有危險,便第一時間衝向哪裡。
張遼則率領三萬輕騎兵,於城內迅速集結。他們宛如一群蓄勢待發的惡狼,靜靜蟄伏在城中。一旦城外敵軍攻城受挫、陣腳出現混亂,這支輕騎兵便會如旋風般從城中殺出,給予敵軍致命的反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城牆上,成廉指揮著三萬弓兵,宋憲帶領兩萬強弓兵,他們充分利用城垛和各種堅固的防禦工事作為掩護。這些弓兵們宛如隱藏在暗處的獵手,目光如炬,時刻緊盯著城外敵軍的一舉一動。一旦敵軍進入射程,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張弓搭箭,利箭如雨點般射向敵軍,以強大的遠程打擊能力,對城外敵軍構成巨大威脅。
郝萌親率兩萬槍兵,魏續帶領一萬大戟士,在城門和城牆的重點地段嚴陣以待。他們如同忠誠的衛士,手持長槍與大戟,組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牢牢守護著城門與城牆的關鍵位置,堅決阻止敵軍的攻城器械靠近,不給敵軍破壞城門和城牆的機會。
高順的一萬先登死士,個個勇猛無畏,如同等待衝鋒的敢死隊。他們早已做好充分準備,時刻警惕著敵軍的攀城行動。一旦敵軍試圖攀爬城牆,這些先登死士便會如猛虎下山般與敵軍展開近身格鬥,憑借著頑強的戰鬥意誌和高超的戰鬥技巧,將敵軍阻擋在城牆之外。
而宋謙的一萬車下虎士與侯成的一萬刀兵,作為城內的預備隊,整齊有序地排列在城中。他們就像一座隨時可以調動的堅固堡壘,時刻關注著戰場上的局勢變化,一旦防線出現漏洞,便會迅速出擊,填補缺口,確保城內防線的穩固。
隨著東方勇一聲令下,激烈的戰鬥正式打響。
呂不敗與太史慈迅速反應,有條不紊地指揮弓兵部隊展開淩厲攻勢。太史慈麾下的兩萬強弓兵,憑借著手中精良的強弓,發揮其射程上的絕對優勢,猶如一群精準的獵手,將目標鎖定在城牆上的敵軍指揮人員以及對防禦至關重要的關鍵位置。
他們眼神銳利,每一次張弓搭箭,都帶著必殺的決心,箭矢如流星般劃破長空,精準地射向目標。隻見城牆上的敵軍指揮者們,有的正聲嘶力竭地發號施令,卻冷不防被突如其來的利箭射中,頓時慘叫著倒地;那些掌控著防禦器械的關鍵位置,也在強弓兵的精準打擊下,人員紛紛中箭,防禦器械瞬間陷入混亂。
與此同時,呂不敗指揮的三萬普通弓兵也不甘示弱。他們以整齊劃一的動作,迅速張弓、搭箭、發射,一輪又一輪的箭矢如傾盆暴雨般朝著陳留城傾瀉而去。
密密麻麻的箭雨,遮蔽了天空,帶著呼嘯的風聲,鋪天蓋地地射向城牆。城牆上的呂布軍士兵們,麵對這如潮般的箭雨,躲避不及,不少人紛紛中箭倒地,發出痛苦的慘叫。一時間,城牆上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呂布軍的防線,在這第一輪箭雨的打擊下,出現了短暫的動搖。
眼見己方士兵不斷中箭,成廉和宋憲不敢有絲毫耽擱,當即迅速組織弓兵展開反擊。
呂布軍憑借著城牆的天然高度優勢以及堅固防禦工事的有力掩護,紛紛探出身來,奮力拉弓搭箭,朝著東方勇軍展開猛烈回擊,。
刹那間,雙方射出的箭矢在半空中縱橫交錯,密密麻麻地交織成一片令人膽寒的箭幕。陽光灑在箭身上,反射出冰冷的金屬光澤,仿佛一片流動的死亡之海。
東方勇軍這邊,雖攻勢迅猛,但由於距離城牆較近,部分士兵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敵方火力之下。呂布軍弓兵瞅準時機,不斷調整射擊角度,利箭如蝗蟲般朝他們飛去。
一時間,東方勇軍陣中不斷有士兵中箭,或悶哼著倒下,或痛苦地掙紮,傷亡人數逐漸攀升。戰場上彌漫著緊張的氣息,每一次箭羽的呼嘯而過,都仿佛宣告著又一個生命的消逝。
在弓兵激烈對射形成的火力掩護之下,向禪與東方勇鎮定自若地指揮著槍兵與戟士。士兵們齊心協力,推著沉重的投石車與攻城錘,邁著堅定的步伐,緩緩朝著城牆靠近。
率先發起攻擊的是投石車。隨著一聲令下,投石車巨大的臂杆高高揚起,隨後猛地落下,將一塊塊巨石如炮彈般彈射出去。巨石裹挾著強大的力量,呼嘯著砸向城牆與城內。隻聽“轟”的一聲巨響,巨石狠狠撞擊在城牆上,頓時塵土飛揚,石屑四濺。那堅固的城牆,在巨石的連續猛擊之下,漸漸不堪重負,部分牆體出現了一道道觸目驚心的裂縫,仿佛隨時都會轟然崩塌。
與此同時,攻城錘也展開了猛烈的攻勢。粗壯的攻城錘在士兵們有節奏的推動下,重重破壞著城門。
城門在這巨大的衝擊力下劇烈顫抖,門上的鉚釘與木板紛紛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