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天皇下旨,為了表彰陳立對於內務省案件的功勞,特升陳立為大佐,全滿洲通報。
這時,關鍵的來了。
按理說,陳立升職應該是走關東軍那一套程序,但這回有所不同。
他的職位被調動。
他的檔案直接從關東軍方麵調走了,調到了一個陳立意想不到的地方。
那就是近衛師團駐守在滿洲的近衛第二聯隊。
是的!
近衛師團!
關於近衛師團有士兵駐紮東北的消息,陳立其實是不意外的。
因為後來近衛第二聯隊好像還參加過華北以及華東地區的戰爭。
隻不過在37年之前,近衛師團在東北的軍隊更多是象征意義。
而且這裡需要解釋一下。
近衛師團和近衛文麿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和藤原家還是有關係的。
在日本的曆史中,近衛這個姓氏,其實是皇家為了彰顯藤原家和皇室關係設的一個姓氏。
這是學習華夏古代皇帝的禁衛軍而設計的名字。
古代日本宮廷軍事機構——近衛府,就是由此而來。
當時的近衛府主要由藤原貴族以及其他一些貴族以及皇室操控。
後來的近衛師團成立,也是負責守衛東京和天皇而設立,近衛二字就是取自近衛府。
近衛師團還參加過甲午戰爭。
到了近代,藤原家沒落,加上時代變遷,藤原家對於近衛師團的掌控其實並沒有很大。
但也還是有一些話語權的,陳立猜測,這個第二聯隊,肯定是和藤原家脫不了關係。
近衛師團在職級上是屬於軍部的,隻不過受陸軍省或者天皇直接管轄。
但在東北這片土地上,近衛師團第二聯隊真的隻是象征意義,根本無法撼動關東軍對這裡的統治。
沒想到,本土居然把他的職位調到了近衛師團?
不過想想也是,既然給他升了大佐,家裡肯定想給他更大權力。
憲兵雖然好,但終歸隻能是警備憲兵,就連編織也是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
至於關東軍,人家根本不會同意,所以隻能近衛師團了。
但...陳立覺得近衛師團在東北的能耐好像也不太行啊?
陳立接著往下看,頓時就滿臉驚訝!
近衛文麿告訴他,內閣已經重啟和國民政府的談判,由內閣和陸軍部共同執行。
而他這次被調到近衛師團第二聯隊,擔任的是軍事參謀的職務。
這很符合大佐軍銜該做的。
而這一次的談判,將會由關東軍方麵,駐屯軍方麵,還有近衛師團方麵(代表內閣和近衛師團)一起協商談判方案。
屆時和國民政府就華北與偽滿洲問題進行深度談判。
而陳立作為參謀,自然而然的就會加入到其中。
近衛文麿也在電文中隱晦的給他暗示了本土這一次由內務省而起的政鬥。
看完後,陳立一下子就明白了內閣打的什麼主意。
或者說天皇。
這一次,天皇是借著內務省的事情,找了關東軍麻煩,順利讓近衛師團代表內閣的籌碼參與到了談判中。
增加了人員,也就相當於增加了內閣的籌碼,還有眼線。
從而在這場談判中嘗試壓製關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