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文麿已經不甘心隻是聽內閣那幫人的,他是想自己搞事了。
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講,如果肯把這個想法說出來,那就說明已經是謀劃許久了。
當然,近衛文麿隻是說他的想法,並沒有提出就讓陳立到時候這麼乾。
因為近衛文麿也清楚,天皇讓陳立擔任這麼重要的職位,是要為天皇發聲的。
否則為什麼偏偏選近衛師團?
這就代表著,天皇是想通過陳立真的參與到決策中,而不是向往常一樣,靠著內閣和貴族院來譴責陸軍。
這種會議,包括大本營建立初期,內閣成員都是不能直接參與會議的,同樣,想要成為內閣成員,也不能是現役軍人,日本軍政分離很嚴重,後來近衛內閣成立,才慢慢的將這種分離改變了一點,但改變的不多...近衛文麿最終也還是成了傀儡
所以主角會是近衛師團的參謀長,就是得靠著這個軍人的身份才能加入)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近衛文麿隻能說他自己不想摻和,但卻沒法告訴陳立“小野,你也彆站隊了”,隻能用這種方式勸陳立。
因為他說了其實不算,還得看天皇的意思。
陳立自己當然也明白這點,所以並不是近衛文麿說不想參與,他就不參與了。
政治,可不是一家人就整整齊齊,沒有意見相佐的時候。
那樣隻會誕生一批批政治傀儡,沒有自己的思想。
這一步,也是陳立應該經曆的。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陳立的路子和近衛文麿完全不同,近衛文麿是純政治,陳立現在更多是偏向於了軍隊一邊。
這是天皇的選擇。
給了獎勵,就得為天皇做事。
陳立覺得,不出意外的話,在會議開始前,天皇一定會通過一些方法,讓他知道對方的意思。
讓陳立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天皇的消息了,天皇讓陳立去皇宮見他。
皇宮大殿內,陳立已經站在那裡等了半個多小時。
隻見他前方足足十幾步開外,那讓人看不清對麵的簾子後麵,被皇宮侍官擺上了桌椅。
一道人影緩步走過去,坐了下來。
那正是裕仁天皇,但卻看不清麵容。
這是日本的規矩,見天皇時,不能直視天皇,不能接觸天皇,不能站在天皇的右邊,甚至不能踩到天皇的影子。
陳立也隻能微微低頭。
“天皇陛下!”
簾子後麵的裕仁點點頭,立刻有侍者給陳立搬來了椅子,讓陳立坐下。
“朕終於得見朕的肱骨之臣啊!”
陳立也是見鬼說鬼話。
“能見到陛下,是臣此生之榮幸!”
裕仁聽了陳立的話,笑了起來。
“好了,把那些客套省去吧!”
“關於這次對華策略,跟朕說說你的看法!”
裕仁的話語傳來,陳立微不可察的皺了一下眉,這個距離有點遠,他聽不到裕仁的心聲。
不過陳立來之前就已經有了準備,對於裕仁的一些想法,他也不是猜不到。
所以陳立略微思索後,立刻開口。
“陛下,在臣看來,對華之戰爭,已是不可避免,帝國的戰士付出了鮮血才拿下滿洲,但不能僅僅是滿洲!”
陳立這第一句話就說到了裕仁的心坎裡。
翻譯一下就是【在臣看來,現在全日本都對華夏虎視眈眈,包括陛下您,都想著侵略華夏,這個是一定的。
但付出了精力的軍部,尤其是關東軍,他們好不容易占領滿洲,野心已經變大,不想再拘泥於滿洲,所以華北他們是一定會動的,這點阻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