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快完結了,下一卷就是畢業後去滬上了,接下來作者會將一些沒必要詳細寫的內容加快進度,儘量在兩到三章內寫完,算是過渡章吧)
孩子是個男孩。
至於孩子的名字,是陳立自己取的。
叫藤原光複。
當然這隻是華夏語的讀法,寓意是光複祖國大好河山。
之所以取這個,也是陳立考慮到這個名字在日語的讀音和解釋中不會顯得另類。
哪怕有人問起來,也可以說是光複藤原家,沒毛病。
當然,私底下陳立也沒忘了給孩子取一個華夏名字。
就像他自己名字那樣簡單。
陳夏。
好吧,他不是什麼取名大師,隻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記得父親的祖國。
在貴族家庭裡,有繼承人和沒有繼承人是兩碼事。
在陳立有了兒子後,他的這個少主的身份自然更加穩固。
隻需要等著過些年自然繼承家主之位。
藤原光複的誕生,可真是讓藤原尤介高興的不得了,那種喜悅幾乎要從眉頭蹦出來。
這種喜悅也是充斥在整個藤原家。
不止是藤原家,還有其他前來送禮的也不知凡幾。
這天,就在陳立剛剛協調完一些新京到華北的生意後,他前兩天參加的陸軍大學報名考試結果出來了。
毫無意外,陳立成績合格。
這意味著,他很快就會以陸軍大學49期學生的身份再次進行深造去了。
(前文有個錯誤,1935年日本陸軍大學入學的應該是49期,已打補丁)
陳立將鋼筆合上,深深地吸了口氣。
接下來三年時間,他想要回到華夏的機會恐怕不多,陸軍大學的課程十分緊湊,涵蓋了各個領域的各種知識。
還好,陳立也是提前有準備。
他基本將新京的大部分權力都放給了藤野村樹。
哪怕在第二聯隊,有陳立的名義,藤野村樹也有權力。
至於警察廳,劉大膽是徹底歸心了,而且人有了家庭,也不一樣了,劉大膽也算是可靠了。
而且這倆人手底下各自也有自己的權力網絡,基本上不會有問題。
陳立隻需要定期了解,批複一些文件。
話說,像陳立這種,以大佐軍銜入學的學生,那簡直就是就是前無古人。
(不止前無古人,其實現實中不太可能,想成為實權大佐怎麼著也得熬個十幾二十年資曆,但小說嘛,嘿嘿,你們懂得)
因為正常來講進入陸軍大學的最高也就大尉。
整個49期學生裡,陳立獨樹一幟。
那些教官,實際上也就是中佐和大佐,甚至也不乏少佐。
軍銜就不說了,就說權力,這些人還不一定有陳立大。
主要是日本曆史上就沒有過這麼年輕的大佐。
還是實權的,甚至是近衛師團內部的參謀長。
再加上陳立那可是妥妥名人,整個東京誰人不知?
再說說同期的其餘49名學生,其中還有兩個之前在近衛師團第二聯隊任職的...
所以這就比較尷尬了。
入學的第三天,就發生了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幕。
這是新生入學第一課,戰史研究,分析日俄戰爭的課程上。
在課程之前,教官當然要做自我介紹。
而戰史教官堀場一雄中佐第一個做的,居然是來到陳立麵前立正敬禮。
“藤原長官!我是堀場一雄,是負責戰史課程的教官!請指教!”
場麵一度極其尷尬,剩餘49名學生齊刷刷的將頭轉過來,看著這離譜但又合理的一幕,不由得有些恍惚。
直到陳立也起身立正,然後微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