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想要找一個在滬上有影響力,又有能力,又靠得住的華人。
這可就難了。
前兩個條件倒是簡單,主要是“靠得住”。
還是老問題,日本人很難真的相信一個華人。
尤其是在經濟方麵。
要知道,一旦這個經濟顧問上任,未來在藤機關和維新政府任職,那以後肯定要委以重任,不可能放著看。
影佐禎昭的態度是反對華人任職的,但陳立這一派,以及派遣軍司令部目前都是支持。
而目前陸軍部還在混亂中,他們同意,但暫時顧不上這個,所以也就是陳立和影佐禎昭在爭執。
隻不過影佐禎昭明顯底子虛,有點鬥不過陳立。
華人顧問的事情不好辦,陳立想先解決日本顧問的問題。
藤機關手裡已經有了一個名單,都是比較適合的日本人。
其中就有一個人,中西功。
而且中西功的呼聲是最高的,因為他本來就是派遣軍司令部的人,又有滿鐵的背景,本身能力也有。
隻不過還是老問題,陳立不太願意在自己身邊安排一個泄密源。
但這個顧問位置,確實是中西功合適。
想了想,陳立拿筆寫下一個方案。
關於未來顧問工作地點的調度,陳立打算將這兩個顧問在藤機關的任職不變,但具體辦公地點直接弄到維新政府。
相當於在藤機關掛。
這樣就不用在他自己身邊埋雷,又能給讓中西功任職這樣的一個好位置。
至於以後能不能利用這個位置弄到政府和日偽軍的情報,那就看中西功自己的了。
陳立不會隨便打破自己的原則。
這個提案在送到影佐禎昭那裡後,對方這次很快就同意了。
因為這對影佐禎昭也是一件好事,如果以後有華人顧問整天待在藤機關,影佐禎昭可不願意。
陳立這樣做,剛剛好讓他也滿意。
在確定了提案沒問題後,陳立就直接在人員名單上一陣劃拉。
十幾個人名,直接被他劃去了一半。
看似隨意,但實際上陳立動了手法,他直接將其中有能力和中西功競爭的對手都否決了。
看似誰也沒幫,但隻要照著選,那就是中西功無疑了。
至於萬一以後中西功身份暴雷,這事情翻出來,可怪不到他陳立頭上。
因為他隻是大規模篩選否決,不會直接推薦中西功。
陳長官那是清清白白。
走一步看三步是也。
就在這時,陳立接到了一個電話,居然是憲兵隊的三浦三郎。
讓陳立意外的是,電話裡,三浦三郎說是要請陳立吃飯。
陳立大概猜出三浦三郎是什麼意思,經過這次事情後,三浦三郎估計是覺得鬥不過他,想講和。
但陳立毫不猶豫的直接拒絕。
他根本不可能和三浦三郎,影佐禎昭等人講和。
他陳立想要在滬上搞事情,有時候並不是權力大就行。
因為權力越大,有時候受到的束縛也就越大。
就比如汪的事情,現在是陳立和影佐禎昭一起負責。
陳立就拖著,影佐禎昭也賭氣拖著,這就是合情合理,本土也挑不出毛病。
但真要是陳立一家獨大了,那這事他不辦也得辦。
而且得立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