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杭開春生:七日光景,菜苗與花束_偷聽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偷聽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 > 第315章 杭開春生:七日光景,菜苗與花束

第315章 杭開春生:七日光景,菜苗與花束(1 / 1)

最“激烈”的一次衝突,是為了搶一個燒得旺的炭盆——那是附近唯一沒凍滅的炭火。秦軍拽著炭盆的一邊,聯軍拉著另一邊,誰也不肯鬆手,冰天雪地裡較著勁,臉都凍紅了。

結果“哐當”一聲,炭盆翻了,炭火撒在雪地裡,“滋啦”一聲滅了,隻冒了點白煙。雙方愣在雪地裡,看著濕漉漉的炭渣,突然都笑了,最後一起蹲下來撿炭渣,撿滿了各自揣回營,打算明天“再湊個新炭盆”。

風雪裡,他們的笑聲比號角聲還響,把“打仗”的冰冷融成了“抱團取暖”的默契。城牆根的積雪被踩實,印著深淺不一的腳印,有的帶著秦軍鎧甲的鐵蹄痕,有的沾著聯軍草鞋的草屑,從秦軍陣地一直連到聯軍城頭,像一條看不見的線,把“敵人”變成了“共抗嚴寒”的同伴。

有個秦軍小兵凍得發燒,聯軍的洗衣婦偷偷把他拽進自己的草棚,用熱炕捂了半宿;聯軍的傷兵缺棉被,秦軍的夥夫抱來自己的舊褥子,說“我火力壯,凍不著”。

雪停時,雙方士兵會一起在空地上掃雪,秦軍拿鐵鍁,聯軍用掃帚,邊掃邊聊“誰家的烤紅薯更甜”,掃出的雪堆旁還插著雙方的小旗子,像在給“合作成果”做標記。連那隻胖野狗都懂事,叼著秦軍扔的骨頭跑到聯軍傷兵營,把骨頭放在最虛弱的傷兵腳邊,仿佛在說“一起過冬”。

葉嬴烈和楚凡的“交鋒”也沒了火氣。葉嬴烈在營裡教士兵用雪水醃菜,醃菜的壇子擺了一排,他邊撒鹽邊叮囑:“多醃點芥菜,開春配粥吃,比啃樹皮強。”楚凡在城頭教傷兵編暖手筒,用的是秦軍送的麻線,他手指翻飛:“編密點,能護住手腕,不然射箭凍得手抖。”

秦軍缺柴火,葉嬴烈就讓人去聯軍那邊“借”,其實是用三斤乾辣椒換五捆柴,還附張歪歪扭扭的借條:“開春還三捆乾柴,加送一把野菊種子。”聯軍少鹽,楚凡派楚懷瑾去秦軍營地“討”,楚懷瑾扛著半袋土豆當交換,帶回半袋鹽和葉嬴烈的回話:“省著點吃,冬天長,下次缺鹽直接說,彆拿土豆糊弄,你們的土豆沒我們的甜。”

某天葉嬴烈收到楚凡送的“戰書”,拆開一看是張畫:畫著兩個老頭蹲在火堆旁喝湯,旁邊寫著“明天燉野菜湯,帶鍋來”。葉嬴烈笑著讓親兵回贈一幅字:“湯裡多放薑,你咳嗽沒好。”這種“用禮物吵架”的模式,成了兩位主帥心照不宣的樂趣。

冷冬把雙方的敵意凍成了“共生”。秦軍的軍醫會幫聯軍治凍傷,帶著西南的草藥膏,邊塗邊說:“這藥得用雪水調,中原法子不懂吧?”聯軍的廚子會給秦軍送熱粥,粥裡煮著中原的糙米,笑著道:“多喝兩口,你們的玉米粥太糙,養胃還得靠這個。”

雪大了,雙方一起掃出一條通往河邊的路,秦軍拿鐵鍁鏟冰,聯軍用草繩鋪路防滑,路牌上寫著“秦楚共用,打滑自負”;營裡的柴火不夠,就輪流去山裡砍,秦軍熟悉山路在前頭開路,聯軍帶著斧頭在後頭砍柴,還會互相提醒“那邊有陷阱,彆踩”。連晚上放哨都默契——秦軍放前半夜,聯軍放後半夜,交接時還會遞上塊熱紅薯:“剛烤的,暖身子。”

八日一輪的循環裡,士兵們甚至搞起了“冬日聯歡”:秦軍表演西南的踏歌,聯軍跳中原的儺舞;葉嬴烈的親衛和楚凡的親兵比賽堆雪人,雪人堆得一半像秦軍鎧甲,一半像聯軍戰袍,就立在談判的破廟前,成了“杭開城吉祥物”。

談判時吵歸吵,誰也沒提“撤軍”——秦軍知道聯軍守不住無糧的城,聯軍也清楚秦軍熬不過缺藥的冬;打仗時打歸打,誰也沒下死手——畢竟凍死一個對手,就少一個吵架的伴,冬天會更無聊。

深冬的某個雪夜,雙方的營地都亮起了油燈。葉嬴烈看著窗外的雪,對陸玄舟說:“開春後……要不就這麼著吧?”陸玄舟點頭:“反正誰也贏不了,不如分著守杭開城,省得折騰。”

聯軍大營裡,楚凡給楚懷瑾和楚吞嶽分著最後一塊乾糧:“八日談,八日打,其實也挺好。至少……冬天不冷了。”楚懷瑾啃著乾糧笑:“再這麼打下去,咱們都能當親家了。”

雪還在下,八日的循環還在繼續。杭開城的冷冬裡,沒有勝負,沒有輸贏,隻有兩個陣營在拉鋸中互相取暖的荒誕日常。或許這場戰爭的結局,早就藏在了這縮成八日的循環裡——談不攏,打不贏,卻也散不了,就這麼在歲月裡磨成了彼此的一部分。

杭開城的積雪化了,溪水潺潺淌過凍土,帶著冰碴子叮咚作響。循環的周期跟著春天一起縮成了七日——七日談判,七日打仗,像剛抽芽的柳枝,輕輕晃悠著沒了冬日的沉重。

陽光透過破廟的窗欞灑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雙方士兵脫了厚重的棉衣,棉衣上的補丁在陽光下格外顯眼,活動著凍僵的手腳,關節“哢哢”響,連吵架都多了幾分力氣,隻是那“非贏不可”的火氣,早被寒冬磨沒了,隻剩下“混過春天再說”的鬆弛。

營地周圍的野草冒出綠芽,秦軍士兵在營邊開墾了小塊菜地,撒上從家裡帶來的種子;聯軍則在城牆根種起了土豆,還插上木牌“偷菜者罰送十捆柴火”。

清晨的風裡飄著泥土的腥氣,士兵們扛著鋤頭往返於菜地和戰場,路過“敵軍”營地時還會打招呼:“你家種子發芽沒?”“快了,你家菜地澆水沒?”連荒原都透著“萬物複蘇”的溫柔,把“戰爭”的緊繃泡軟了。

談判的七日裡,破廟前的積雪化成了水窪,水窪裡映著藍天白雲,雙方代表踩著泥水蹲成一圈,賬本被束之高閣,換成了攤開的春耕計劃圖。

秦軍代表掰著凍裂的手指算,指腹沾著泥:“西南的稻種得五月下種,路上得走半個月,你們得讓我們先過天籟城運種子,不然誤了農時,今年大家都沒飯吃!”

楚凡扒拉著破廟門口的野菜苗,苗尖嫩得能掐出水,他抬頭笑:“行啊,先把地籟城的糧倉借我們存麥種,我們的種子太多沒地方放,不然沒得換。”

秦軍代表拍大腿:“成交!但糧倉得留一半給我們放稻種!”楚懷瑾蹲在旁邊栽樹苗,樹苗是從山裡挖的野桃樹,據說是“和平樹”,他揮著鋤頭插嘴:“誰先鬆口誰吃虧,不如石頭剪刀布定輸贏!輸的負責澆水!”

雙方代表真的蹲在泥地裡猜拳,“石頭、剪刀、布”的喊聲驚飛了簷下的麻雀。秦軍代表連輸三把,急得拍泥水:“不算不算!春天手氣不好,換猜硬幣!”聯軍代表笑得打滾:“賴皮!輸了就得澆水!”雙方笑著推搡起來,泥水濺了滿身,衣袍上的補丁都濕透了,倒像群孩子在嬉鬨,把“談判”的嚴肅攪成了“春耕互助”的熱鬨。楚吞嶽坐在廟門口曬太陽,看著他們笑,咳嗽聲都輕了幾分:“這才像過日子嘛……”

打仗的七日更像“春日踏青”:秦軍士兵列陣時順手摘了路邊的野花,紫的、黃的插在頭盔上,鎧甲都透著花香;聯軍在城頭看見了,就折下幾枝剛抽芽的柳條,柳條嫩得發青,從城頭扔下去:“換花!一枝柳條換兩朵花!”秦軍士兵趕緊摘下頭盔上的花,用箭射上城頭,箭尾係著花,像“傳情箭”似的。

雙方的陣地前都擺滿了花草,秦軍插野花,聯軍掛柳條,遠遠望去像兩片小花園。某天葉嬴烈心血來潮,派輕騎“突襲”聯軍的菜園,其實是聽說第一茬青菜熟了,想去偷摘兩把嘗嘗鮮。輕騎剛摸到菜園邊,就被楚凡的親兵抓個正著,親兵沒綁他們,反而領著去見楚凡。

葉嬴烈的親衛趕緊從懷裡掏出一把野花,紅的、黃的用草繩捆成束,花瓣上還沾著露水,遞過去時臉都紅了:“九王叔說……借兩捆青菜,下次還你們一筐蘿卜,自家種的!剛從地裡拔的,甜得很!”

楚凡看著他們頭盔上還插著柳條,柳條嫩得發青,忍不住笑:“就你們嘴甜!青菜拿去吧,在後廚筐裡,記得多拿兩把,你們的士兵最近臉都菜色,得多吃點綠葉菜。”

親衛們剛要道謝,楚凡又喊住他們:“等等!順便把我們的土豆種子帶點回去,用布包著呢,你們那邊的土沙質多,適合種土豆,比種玉米省事。”

秦軍親衛眼睛一亮,抱著青菜和種子歡呼:“多謝攝政王!下次給您帶西南的辣椒苗,能種出紅辣椒!”

臨走時還不忘在菜園邊拔兩把野草,舉著喊“戰利品到手!”,逗得聯軍士兵哈哈大笑,把“突襲”的緊張變成了“菜園互贈”的溫馨。楚凡看著他們跑遠的背影,笑著對親兵說:“這群小子,比葉嬴烈懂事兒。”

春風吹過杭開城,帶著花香和泥土的氣息,把“打仗”的冰冷吹成了“春日互助”的暖意。破廟的桃花樹苗在風中搖晃,枝頭冒出了粉白的花苞,樹下堆著雙方湊的肥料——秦軍帶來的草木灰,聯軍攢的雞糞,還插著塊木牌:“秦楚共養,摘花者罰澆水三天。”

城牆根的積雪化了,露出綠油油的野菜,秦軍士兵和聯軍士兵蹲在一起挖菜,誰挖到最大的薺菜就舉起來炫耀,然後一起扔進共用的竹籃。有個聯軍小兵不會分辨“有毒野菜”,秦軍老兵就耐心教他:“帶鋸齒的彆碰,貼地長的才嫩。”

遠處的田埂上,雙方的孩童追著蝴蝶跑,笑聲比號角聲還亮,把“戰場”的邊界踩成了“田野”的遼闊。連風都帶著笑意,吹得軍旗獵獵作響,卻再也吹不出硝煙味,隻剩下“春耕忙”的輕快。


最新小说: 網遊之混沌災難 柔情人生 紅樓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饕餮崽崽被拋棄?全侯府追著投喂 神帝劫 學霸穿成惡雌後,全獸世瘋狂淪陷 我在美食副本篡位當BOSS囤貨 大乾暴君:諦聽天下 加入無限遊戲後,我天天尋寶 綁定美食係統,我在年代養娃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