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輩和解,提親定親——
永安二十二年,秋。
蕭策身體痊愈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媒人去陸家提親。這次,兩家沒有反對,反而主動操辦起來。
提親那天,蕭策穿著嶄新的錦袍,帶著豐厚的聘禮——其中有他親手打造的劍鞘,上麵刻著“風雨同舟”四個字,還有一支玉簪,簪頭是並蒂蓮,象征“永結同心”。陸長風看著聘禮,又看看女兒紅著臉的模樣,接過聘書,對蕭策說:“我女兒交給你,若敢負她,我饒不了你。”
蕭策鄭重行禮:“伯父放心,我蕭策此生,唯凝霜一人。”
定親宴上,蕭陸兩家的人坐在一起,沒有隔閡,沒有敵意,舉杯共飲。蕭戰站起來,對眾人說:“過去的恩怨,是我蕭家執念太深,從今往後,蕭陸兩家,親如一家!”陸長風也站起來:“蕭兄說得對,孩子們的情意,比什麼都重要!”
賓客們紛紛鼓掌,都說這是雲嵐城最好的消息。蕭策和陸凝霜坐在角落,手悄悄握在一起,看著父輩們談笑風生,心裡滿是溫暖。他們知道,那些曾經束縛他們的仇恨,終於在愛與犧牲中,煙消雲散。
陸凝霜繡嫁衣時,蕭策就坐在旁邊,為她研墨,看她在紅綢上繡鴛鴦,偶爾笨拙地幫她穿針。“你說,我們的婚禮,要請多少人?”陸凝霜問。
蕭策從身後抱住她:“全雲嵐城的人都請,讓所有人都知道,蕭家公子娶了陸家小姐,不是仇人,是愛人。”
紅妝十裡,盛世婚禮——
永安二十三年,春。
三月初三,宜嫁娶。這一天,雲嵐城張燈結彩,鑼鼓喧天。蕭家的迎親隊伍從城東走到城西,紅綢鋪路,鞭炮齊鳴,蕭策騎著高頭大馬,胸前戴著紅花,臉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陸家府邸裡,陸凝霜穿著大紅嫁衣,坐在銅鏡前梳妝。母親為她插上那支並蒂蓮玉簪,淚眼婆娑:“我的女兒長大了。”陸凝霜看著鏡中穿著嫁衣的自己,又想起這一路走來的風雨,眼眶也紅了,卻笑著說:“娘,我要嫁人了。”
迎親隊伍到了,蕭策走進內院,看到穿著嫁衣的陸凝霜,愣住了——她美得像月光下的海棠,溫柔又耀眼。他伸出手,陸凝霜把手放進他掌心,掌心溫暖而有力。
“凝霜,我來接你了。”
“嗯。”
兩人走出府邸,坐上花轎,迎親隊伍穿過大街小巷,百姓們都站在路邊祝福,孩子們追著花轎跑,撒下一路花瓣。有人說:“這才是真正的佳話,用愛化解仇恨,比什麼都強。”
拜堂儀式在蕭家祠堂舉行。當司儀高喊“夫妻對拜”時,蕭策輕輕掀開陸凝霜的紅蓋頭,兩人四目相對,眼底都盛滿了淚水與笑意。過去的爭吵、誤會、生死考驗,都化作此刻的珍惜與溫柔。蕭戰和陸長風看著新人,一個抹著眼淚,一個捋著胡須,滿是欣慰。
洞房花燭,執手偕老……
洞房花燭夜,紅燭高燃。蕭策為陸凝霜斟了一杯合巹酒,輕聲說:“凝霜,謝謝你,讓我知道愛比仇恨更重要。”
陸凝霜接過酒杯,臉頰微紅:“也謝謝你,讓我相信,再深的恩怨,也能被愛化解。”
兩人飲下合巹酒,蕭策將她擁入懷中:“往後餘生,風雨我擋,歲月我陪,絕不會讓你再受委屈。”
陸凝霜靠在他懷裡,聽著他有力的心跳,笑著說:“我也會陪你,練劍、管家、看遍雲嵐城的四季,直到我們都老得走不動路。”
紅燭搖曳,映照著相擁的兩人。窗外的月光灑進來,帶著淡淡的花香,仿佛在見證這段跨越仇恨的愛戀。
婚後的日子,甜蜜而安穩。蕭策和陸凝霜不僅是夫妻,更是最好的夥伴,他們一起打理兩家的武館,將蕭家的驚雷拳和陸家的追風步融合,創立了“同心拳”,教弟子們“以武修身,以愛待人”。他們還在雲嵐城開設了義學,讓貧困的孩子能讀書習武,百姓們都說,蕭公子和陸夫人是雲嵐城的福星。
幾年後,陸凝霜生下一對龍鳳胎,男孩取名“蕭念安”,女孩取名“陸思甜”,寓意“思念平安,不忘甜蜜”。孩子們長大後,也像父母一樣,友愛互助,將蕭陸兩家的情誼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