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李崢那老小子的龜兒子?”
賈環看著這狼狽之人,不無鄙視的笑道。
“寧侯,起碼的口德還是要有的吧?我若說你是賈政的龜兒子,你樂意?”
彆看方才李元狼狽不堪,一副裝世外高人露餡後的窘狀。
可當賈環侮辱到他父親時,李元還是正色起來,直起腰身,眼睛直視賈環大聲道。
如果不看他哆嗦的兩手,單憑這幅敢在煞氣之名傳神京的煞星權貴麵前大聲反駁的作態,就是好樣的。
當然,即使哆嗦著雙手,李元能有這等勇氣,也是不俗。
賈環眉尖輕挑,側目看著他,笑著點點頭,道:“你小子說的對,是得有點口德。
不過……
本侯和你爹李崢是同僚,同殿為臣,更一起共事過,自然是平輩論交,叫他的名字,沒有不妥吧?
倒是你……
你什麼身份?敢直稱我爹的名諱。
信不信本侯把你屎打出來,再讓你吃下去?”
“嘔……”
隻想想那畫麵,李元就乾嘔不止,麵色如土,連連作揖道:“寧侯,是在下無禮,我……我同您道歉。”
賈環嘿了聲,笑道:“倒是能屈能伸……
說說看,老子在你們讀書人心裡,怕是不比狗屎強多少。
你就這樣不避嫌,跑來給我獻策?
彆是想著給老子使壞吧!
再者,你老子李崢看我不順眼,老找我事。
你敢跑來跟我做事,不怕回去挨家法?”
李元已經緩過勁來,掏出帕子擦淨了臉和衣裳,又恢複了翩翩公子的做派,聽到賈環之言後,唰的一下打開折扇,搖了搖,笑道:“寧侯不知,小可在都中士林中的名聲,也不怎地……”
賈環抽了抽嘴角,道:“你可有功名?”
李元聞言,麵色一滯,嗤笑了聲,道:“區區功名,於在下而言,觸手可及。
隻是,李某何等人物,雖不及寧侯英雄,但又豈能受一功名所誘,去鑽那酸臭無比的八股經義?”
韓大這時從堂門口處接過一紙卷,略一看過後,嘴角抽了抽,回到賈環身後,交給了賈環。
賈環看過紙卷後,忽地哈哈大笑起來,道:“李元,字漢卿,三歲啟蒙,八歲進學,考了……考了十二年,連生員都沒考上,至今無秀才功名。
被夫子視為學堂之恥,被李崢視為李家之辱……
噗!
哈哈哈!”
賈環笑的前仰後合,李元一張臉卻成了蝦爬子,怒吼道:“寧侯,咱倆半斤對八兩,你有甚資格笑我?”
賈環又笑了幾聲後,擺擺手,又指了指這間寧安堂。
李元登時明白過來賈環的意思,賈環是告訴他,就憑這賈家的富貴……
反應過來的李元,麵色頹敗,歎息一聲,無力道:“不瞞寧侯,在下幼時亦被認為神童,三歲已可識千餘字,可背三百詩。
隻是……說來不信,我竟不能看那四書五經,八股文章。
每每入目時,便頭疼欲裂,隻欲作嘔。
故此,雜書讀了千萬本,正經書卻……
家父曾以為是我頑劣,不願行正道。
隨以荊條家法相逼……
可,縱然被打的皮開肉綻,隻要嗅到經義文章的氣息,我就嘔吐不止,幾欲送命。
有一回,竟吐的三天三夜昏迷不醒。
如此,家父也就徹底放棄在下了……”
賈環知道李元說的都是真的,隨口勸慰道:“天下奇人無數,你小子想來也算是個奇人。
再說,不能科舉就不科舉罷了,你老子是禮部侍郎,位高權重,隨便給你找個官做做不就得了?
投奔我能有什麼前途?”
李元聞言,卻勃然大怒,道:“寧侯焉敢侮辱我李家門風?寧可直中取,不求曲中來!
李家世代清名,豈能毀於我手?”
賈環點點頭,道:“好好好,你李家世代清名,你回家好好守著吧。
本侯公務繁忙,況且聲名狼藉,你還是離遠些比較好,免得壞了李家的清名。
到時,你爹也饒你不得!”
李元聞言,麵色一滯,忙道:“寧侯,你怕是誤會我爹爹了。今日我前來寧國府,我爹爹也是知道的。”
賈環聞言一怔,隨即好笑道:“怎麼可能?”
禮部,素來是六部中最清貴的部堂。
為天下讀書人養望之最佳地,也彙聚了極多儒教大家。
想入內閣,禮部尚書幾乎是最佳的跳板。
張廷玉在太上皇在時,便一直在禮部侍郎的位置上養望。
他為天下文宗桐城四老顧千秋的弟子,出身不俗。
自身又是進士及第……
如果沒有後來的變故,他會再在禮部待上十年,或是二十年,直到名望厚重名動天下時,便晉升內閣閣臣,乃水到渠成之事。
而所謂的士林清流,禮部便是他們的大本營。
李元的父親李崢,如今便是禮部侍郎。
賈環先殺顧千秋,又抓了黃理、海聞,他在士林中的名頭,真真是迎風臭三裡。
可謂儒教死敵!
李崢居然會讓他的獨子,與賈環來往,甚至投效於賈環?
他這是自絕於士林吧?
就像如今的張廷玉……
怎麼可能!
李元卻解釋道:“寧侯,家父與黃理、海聞等人絕非一類,甚至與張程、李謙等人也大道不同。
錢莊害人之罪行,家父早在多年前就數次上書太上皇和陛下,隻是背後牽扯太大,始終無法解決。
若非看家父赤膽忠心,因此太上皇和陛下屢屢關照,李家怕早就因此事被打壓敗亡了。
半年前,家父還上過一道折子,訴君子錢莊和四海錢莊之滔天罪行。
然後,就被打發去了西域談判……
若非寧侯一路照顧,以家父的春秋年歲和身子骨,怕早有不忍言之事發生。
雖然家父亦看不慣寧侯種種所行,但卻以為,此類皆小節。
雖不能苟同,但無關大義正道。
家父還說,寧侯這半年來,為國征戰,還捐贈舉家之財,為國難分憂,昨夜更是橫掃神京各大錢莊勢力,功德無量。
為此,多年不飲酒的家父,昨夜破例痛飲三海碗!
並不再阻攔在下投奔寧侯,共立經濟大道!
對了,家父還讓在下帶一句話給寧侯:
這普天下的儒生,或許蠅營狗苟,一心鑽營者繁多,但也絕不乏敢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儒家風骨者!”
賈環聽著李元慷慨激昂的陳詞,麵色卻沒什麼改變,也沒想去爭辯什麼,隻淡淡的道:“小李子,你說有銀行大策要獻給我,說說看,什麼銀行大策?你知道銀行是做什麼的?”
李元聞言,嘴角抽了抽,心裡歎息一聲: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被自己帶著節奏走?
這種人,不論什麼時候,都喜歡掌控主動。
不過,若非是這樣的人,也做不出這樣大的事業。
隻說昨夜那番驚天動靜,若非心性堅韌如鋼,又兼懷大心胸、大氣魄、大擔當者,便絕無可能敢為!
當然,這樣極好……
李元收起折扇,插在腰間,正色道:“就我所聞,寧侯所籌備之銀行,雖比錢莊更進一步,但大抵仍舊是錢莊一類。”
賈環點點頭道:“沒錯,性質是差不多。”
李元聞賈環認可,輕輕一笑,道:“那麼寧侯也當知道,如今外麵,雖無明言,但都在暗中相約抵製寧侯行事。
其實就算寧侯之前沒有收縮賈家的產業,賈家的產業在都中,尤其是在江南,都會大受影響,寸步難行!
不知寧侯可知緣由?”
“因為我殺了顧千秋?”
賈環嗬嗬笑道。
“正是!”
李元道:“在文風滿地的江南,文宗顧千秋影響力之大,就好比寧侯在軍中的地位。
江南富庶,故而家家戶戶都有子弟讀書。
但凡讀書者,就無有不敬當代文宗者。
寧侯於祭天之日,斬殺顧千秋,便已是江南之敵,甚至是天下讀書人之敵。
這個時候,寧侯想推行銀行之道,幾無可能!”
賈環想了想,道:“倒是在理,那你有何法,可解此難?”
李元聞問,麵浮笑容,不在乎已是深秋,從腰間抽出折扇,再次搖開,笑道:“此事不難,可以利誘之,以名破之!”
“什麼利,什麼名?”
賈環眉尖一挑,問道。
李元道:“都中錢莊,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十大錢莊,多有銀票發行,其中以大龍錢莊,四海錢莊和君子錢莊三大錢莊的銀票,最受歡迎。
大龍錢莊為孝禮親王府門生陳夢雷陳家所有,四海錢莊、君子錢莊則為海聞、黃理兩家所有。
此三家,皆海內外聞名之儒教大家,在江南也頗有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