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安定,百姓安寧,也是個不錯的年號,可依舊不得朱厚照喜歡。
緊接著眾人又給朱厚照想了好幾個年號,都讓朱厚照不太滿意,覺得他們想出來的,都差了一份他想要的,能夠凸顯他雄心壯誌的氣勢。
“陛下覺得,太武如何?”
王陽明就是王陽明,不出口則已,一出口就緊緊抓住了朱厚照的心思。
“太武?”
朱厚照眼前一亮。
太,即大也,無窮無儘,無遠弗屆;武,武功也,掃蕩寰宇,平定大千。
太武,以無上之武功,定鼎千秋不搖之豐功偉業,不管是蘊意,還是氣勢,都達到了朱厚照想要的效果。
並且,太武與洪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年號與開國太祖類同,不恰好說明,朱厚照不弱於人。
即使時代變了,也有與太祖皇帝並駕齊驅的壯誌雄心。
最了解朱厚照的,還得是王陽明。
“好......”
朱厚照臉上笑意盎然,太武這個年號他非常喜歡,便就此決定了:“朕往後的年號便取定太武,今年年後,正式布告天下。”
眾人見狀,紛紛表示祝賀,皇帝尚武重軍,這點他們都心知肚明,對朱厚照選定“太武”這麼個充滿侵略性的年號,也沒感到奇怪。
都是跟著朱厚照一步步走過來的,他們雖不似王陽明一般了解朱厚照,卻也深知自家皇帝的秉性。
還不等朱厚照多高興兩分鐘,刑部尚書洪鐘又來事了!
“陛下,隨著天下布武的進行,天下間武風日盛,百姓好勇鬥狠,亂象頻生。”
“僅河北一地,就經常發生持武殺人桉,朝廷若再不加以扼製,恐事態越發嚴重。”
洪鐘鄭重其事的道。
聞言,朱厚照不禁有些頭疼,自古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儒生亂法悖逆,他早早就見識過了,如今輪到俠以武犯禁,確實得嚴肅處理。
“眾卿以為該如何處理?”
朱厚照將難題拋給了眾人。
“燕趙之地,自古多康慨悲歌之士,一怒拔劍,在未曾天下布武之前,都屢見不鮮,如今陛下傳武天下,武力在身,殺心自起,有此亂象實不足為奇。”
“然,即便所殺之人罪有應得,也該交由官府嚴審重辦,豈能罔顧國法,肆意妄為,此風斷不可長也。”
“故,臣認為朝廷應該組建一部門,專門用來抓捕持武犯禁的民間武者,對民間武者加以管理約束。”
兵部尚書王瓊有理有據的說道,引得眾人連連點頭。
“王大人所言有理,臣附議!”
與王瓊並列的梁儲,王左,李裕,洪鐘,劉宇等六部尚書連忙跟著說道。
重新組建一個管理民間武者的部門機構,這肯定是要歸兵部管的,能夠大大加強兵部的力量。
自朱厚照將五軍都督府改成軍部以後,兵部的權力就越來越小,完全失去了指揮軍隊的能力。
現如今的兵部隻負責保管兵籍,軍械等事務,沒了最重要的調兵能力,在六部中地位大打折扣,隻要能有一絲加強兵部的機會,王瓊都不會放過。
六部之間相互製衡,又是一個整體,這也是梁儲等人出言支持的原因。
“重組一個部門,用來管理約束民間武者!”
朱厚照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王瓊的提議固然有些私心,卻也不是沒有道理,他自己也曾考慮過,隻是還沒想好該任命何人為新建部門的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