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全力出擊,宋軍敗亡隻是時間問題。
趙恒眉頭緊皺,他不想敗,更不能敗,他擁有先知先覺的優勢,有著遠大的宏圖誌向,一旦敗了,他的一切構想都將成空。
「請道長出手,助我挽回局麵!」
將先知者與生俱來的高傲徹底放下,趙恒對著虛空微微一禮,姿態放的極低。
「此番過後,老道與大宋的因果就此了結。」
空靈而飄渺之聲響起,虛空泛起漣漪,一道老邁卻又極為高大的身影浮現。
樸素道袍加身,麵容似睡非睡,仿佛與虛空融為一體,臻至天人合一之境,身雖不動,周身天地卻好似因他而凝固了起來。
華山睡神仙,扶搖老祖陳摶!
這是一位道家不世出的老怪物,唐僖宗文德年間便已名聞天下,修為高深莫測。
其所著《胎息訣》《指玄篇》《觀空篇》《易龍圖序》《太極陰陽說》《太極圖》《先天方圓圖》等皆是道家經典,被無數修道者所鑽研學習。
張三豐集太極之大成,未嘗沒有借鑒這位道家老怪的著作。
「請前輩勿要插手這場戰爭。」
張三豐背負陰陽太極圖,攔在陳摶身前。
陰,陽,動,靜,剛,柔,生,死,光,暗,晝,夜,凹,凸,斥,引......
凡是相互對立,卻又相互存在的事物都可以用陰陽太極來解釋。
在張三豐的陰陽太極圖中,就仿佛蘊含了一切陰陽變化,陰陽一體,混元萬象,演化無窮。
太極是一,陰陽是二,諸般變化是三,正好對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自然妙理。
張三豐修為比起陳摶可能還要差上許多,但在境界領悟上,張三豐不弱於任何人。
如果立身於一方高等世界,張三豐完全能夠立地成仙,霞舉飛升。
「太極」理念不是張三豐提出來的,古來研究太極之道的,猶如過江之鯽,多不勝數,但能夠集太極之大成的,唯有張三豐一人而已。
僅此一點,就無人能夠小覷張三豐,他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有趣,有趣......」
朦朧的雙眼緩緩睜開,瞪大了眼睛仔細觀察著張三豐,陳摶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怪物。
他能夠著出《太極陰陽說》《太極圖》,本身在太極之道上就造詣頗深,但他自認,絕對做不到如張三豐一般以太極而包攬萬千變化。
世間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故而易經的真義就是唯易不易,變化無時不刻不在發生,要想完全掌握變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三豐以太極囊括無窮變化,將太極之道推向了一個神秘莫測的領域,但凡跟太極有關的變化都逃不過他的感知,他的道無時無刻不在增強。
這就很可怕了,等於天地萬物都在幫他修行悟道,開掛算什麼,張三豐不需要外掛,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外掛。
….
如果說能夠融合他我,確定我之為我的老朱家眾人是大羅種子,有萬分之一的希望成就大羅,超脫時空,永恒自在。
那麼張三豐就是妥妥的道祖之姿,他的太極之道涉及到了世界運行的基礎法則本源,有望與道合真,成為執掌一方世界本源天道的道祖。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出現一位太極道祖也說不定。
陳摶驚歎張三豐於太極之道上的成就,忍不住問道:「敢問道友姓名?」
張三豐已是百歲高齡,但在陳摶麵前仍是一個後輩,不過為了表示對張三豐的尊重,他仍是以「道友」稱之。
道友,道友,大道之上
同行共勉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