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人三觀儘毀的故事,與朝廷群臣是否忠誠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
豈不聞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但其中具體該如何論述,朱啟元卻說不上來,隻是隱隱感覺,自己這老爹是要借此告訴自己點東西。
朱厚照攤開一張白紙,提筆寫下了兩個字:人性!
他語氣平淡道:“在這個故事裡,是非對錯不重要。”
“重要的是,其中透露出的人性的醜惡!”
“一個小小的院子裡,尚且儘出各種狗屁倒灶的破事,將人性的醜惡表現的淋漓儘致。”
“要是換了朝堂,又會怎樣?”
朱啟元啞然無語。
朱厚照繼續給朱啟元上課:“一個小小的院子,人數最多不會超過百人,人性尚且醜惡如斯,朝堂隻會更加醜惡難看。”
“所以,不要相信所謂的忠誠,那玩意兒太廉價,經不起推敲的。”
他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告誡自己的兒子,希望朱啟元未來能少走些彎路。
“世間萬物,大多數事物都有跡可循,唯獨人心不可測,人性更難琢磨。”
“你說朝堂群臣對你爹我忠誠,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私底下不知多少人盼著你爹我早點死呢。”
“要是群臣皆忠肝義膽,那要東廠何用?要西廠何用?要錦衣衛何用?”
“記住,永遠不要低估了人性的醜惡,更不要輕易去信任任何人。”
“站在站在皇帝的高度上,你要是對一個人掏心掏肺,無條件信任,那就未免落了下乘。”
“居上位者,需時刻保持著一顆警惕之心,對臣下,可以信,但不可儘信。”
朱啟元若有所悟,在帝王心術這方麵,他比朱厚照可要差遠了。
年少登基,一步步走到今天,朱厚照靠的不隻是先知先覺,他的禦下手段同樣出彩。
古往今來,乾大事的人無不疑心病甚重,朱厚照更是其中佼佼者。
“還記得東林黨嗎?”
朱厚照輕聲問道。
“記得。”
朱啟元年少時曾跟隨王陽明讀書學史,對東林黨這橫跨數朝的文官勢力集團自是不陌生。
時至今日,東林黨依然還存在著,泰昌一朝上下,幾乎所有官員都出自東林黨。
泰昌朝之所以成為大明十六朝中的墊底角色,泰昌帝朱常洛的擺爛是一大原因,但更多的還得歸功於東林黨的胡亂瞎搞。
其他各朝積極進取,快速發展,東林黨使勁圈地撈錢;
其他各朝改革貨幣政策,東林黨瘋狂抵製,最終不得不從;
其他各朝天驕輩出,高手雲集,東林黨還在忙著打壓政敵;
諸多騷操作層出不窮,說實話,朱啟元對東林黨的映象十分不好,甚至可以說是極其厭惡。
“在你眼中,東林黨是個什麼貨色?”
朱厚照又問道。
“東林黨,毒瘤也!”
朱啟元毫不掩飾自己的看法,臉上儘是嫌惡之色:
“兒子曾遊曆過泰昌朝,親眼見過那裡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