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一脈諸皇朱祁鎮都送了書信,唯獨漏了永樂大帝朱棣。
之所以漏了朱棣,不是朱祁鎮忘了,而是不敢,害怕被揍。
朱高熾,朱瞻基自身修養不錯,不會輕易動手,其他人身份矮了他一截,應也不會拿他怎麼樣。
然而朱棣不同,真要惹火了朱棣,就朱祁鎮那小身板絕對扛不住。
朱祁鎮有理由相信,若非需要穩定局勢平衡,早在許多年前,他就被朱棣活活打死了。
征戰一生,武威赫赫的永樂大帝竟有這麼一個窩囊廢後裔,可是被朱棣視為畢生之恥。
日月學宮,後山竹林,林間小亭
四周翠竹環繞,環境清幽雅致,遠處時不時傳來潺潺流水聲,伴隨著一陣微風吹來,卷起竹葉沙沙作響之聲,演繹一曲生命的樂章。
小亭中,朱厚照與王陽明對弈,黑白棋子不停落在棋盤上,仿佛兩條激烈廝殺的巨龍。
以前朱厚照是不會下棋的,但時間久了,就慢慢學會了,隻是棋藝並不高,若非王陽明有意相讓,早就輸的一塌糊塗了。
純粹一臭棋簍子。
啪
一顆白棋落下,看似勢均力敵的棋盤登時變了樣,白色棋子穩占上風,隻需再下一手,黑棋必敗無疑。
而執白棋者,為王陽明,執黑棋者,為朱厚照。
將指間捏起的黑棋放回棋盒,朱厚照微微苦笑道:“朕又輸了!”
下棋這玩意兒,真不適合他來玩,哪怕王陽明有心讓著他,他也沒贏過一次。
“陛下心不在此,自然難斷棋局之勢。”
王陽明笑了笑,若有所指的問道:“陛下已決定動手了嗎?”
笑盈盈的看著朱厚照,似乎朱厚照的全部謀劃他都已知曉。
朱厚照愣了一下,道:“何以見得?”
指了指還未收拾乾淨的棋盤,王陽明儒雅一笑道:
“陛下棋路如烈火焚燒,極具侵略性,故而臣推測陛下是閒不住了。”
“而當前大明處於深不可測的地仙界,往外拓展,前途難料,所以臣鬥膽猜測,陛下是要.”
目光看向遠方,意思不言而喻。
世上最了解朱厚照的,不是朱厚照的爹娘,妻兒,而是王陽明這半像儒生,半像神棍的老搭檔。
朱厚照還未真正行動起來,僅憑下棋所走的棋路,他就大概判斷出了朱厚照欲行之事。
他就像是朱厚照肚子裡的蛔蟲,朱厚照沒多少秘密是能瞞過他的。
“對此你如何看?”
既然都被看穿了,朱厚照也不藏著掖著,乾脆直接的詢問王陽明的看法。
有這老夥計給他出謀劃策,他許多事行動起來,也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陛下此舉並無差錯。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明十六朝各自為政,雖都是同一皇族執掌,但潛在裡隱含著不少隱患,趁早完成統一也是好事。”
王陽明語氣鄭重道:“但完成統一之後,臣認為陛下不能斬儘殺絕,諸皇能留,儘量都留下。”
朱厚照眉頭微皺:“為何?”
他有些不明白王陽明的意思,大明諸皇若是留著,可是一個極大的隱患,畢竟除去兩個無能的臥龍鳳雛,大明諸皇沒一個是好相與的。
王陽明與朱厚照共事多年,對朱厚照的心思了如指掌,自是知道他的想法,隻能無奈苦笑道:
“陛下當年改革變法,對皇族打壓太狠了,以至於我朝皇室幾乎是個空殼子。”
“陛下在的時候,天下無人敢犯上作亂,可如果有朝一日,陛下不在了,群臣不中用的情況下,皇室該如何自保?”
聽王陽明這麼一說,朱厚照登時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