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永樂,最具實力的兩大巨頭都有心將聯軍總指揮之位攬入囊中,二人相視一眼,各自暗罵一聲。
同為野心滔天之輩,他們又豈會看不出彼此在想什麼。
“混賬老四。”
老朱內心憤憤不平,極其惱火。
一個朱厚照無法無天,大逆不道也就罷了,朱棣竟然也敢跟他爭鋒,簡直太氣人了。
不過這也是必然的事情,朱棣雖對老朱頗為畏懼,但在皇座上君臨天下久了,那份畏懼就淡了。
在赤裸裸的利益麵前,那微不足道的一點點的畏懼,遠遠不足以令朱棣有所讓步。
洪武大帝起於微末,一手締造大明帝國,而永樂大帝威壓萬國,征伐一生,絕不弱於洪武大帝。
吾之一生,不弱於人。
基於這樣的唯我心理,朱棣才敢與老朱爭一爭。
畏懼,不存在的。
親爹,皇家無親情啊!
利益之前,尋常百姓家的父子都會反目成仇,何況兩個同為皇帝,壓根不怎麼親近的父子。
“有一位總指揮總督戰爭諸事,咱們的勝算確實會高上許多。”
“朱厚照的實力不容小覷,兵力全然不亞於咱們,形成統一指揮,更有利於咱們軍力的發揮。”
朱標,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鈺,朱見深,朱厚熜等人沒有老朱與朱棣的花花腸子,皆對選出一位聯軍總指揮表示讚同。
他們或許不精通兵事戰略,但他們並不蠢,對局勢看得明明白白。
十三朝聯軍,看似兵多將廣,軍力鼎盛,實則良莠不齊,戰力不一,若不能形成統一指揮,就隻是一盤散沙。
以一盤散沙去跟朱厚照的精銳大軍對碰,結果不用想都知道。
拋開新招募的新兵不算,太武朝常備軍隊可都不是軟柿子。
朱厚照一手組建,號稱太武之矛的赤血龍騎軍;胡大魁的殺破狼軍團,戚繼光的鎮海軍,嶽飛的鎮嶽軍,李靖的武威軍
加上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金吾衛,羽林衛,燕山衛,旗手衛,府軍衛等軍隊配置,他們要想打贏朱厚照,絕非容易之事。
因此,選出一位聯軍總指揮總督十三朝聯軍,管理所有戰略事務,是相當有必要的。
眾人都同意選出一位聯軍總指揮,老朱與朱棣眼中精光一閃而逝,發揮個人手段的時候到了。
“咳咳,依諸位看來,這聯軍總指揮由哪位將軍出任最為合適?”
老朱乾咳兩聲,故作淡定道。
眼神卻是頻頻向徐達使眼色,希望徐達來個毛遂自薦,占據先手優勢。
諸多將領之中,論資曆,論戰績,沒有幾個比得上徐達,若徐達自薦出任聯軍總指揮,料想沒人敢反對。
“依我看,我朝張輔就很合適。”
“張輔自跟隨我以來,凡有大戰,必有參與,能力有目共睹,由他出任聯軍總指揮,定能將聯軍擰成一股繩,將聯軍戰力發揮到極限。”
不給老朱搶占先手的機會,朱棣毫不掩飾自己的內心所想,推薦張輔出任聯軍總指揮。
張輔,永樂朝毋庸置疑的第一名將,就連其父張玉,跟隨朱棣起兵靖難的朱能,邱福都要遜色於其。
讓張輔出任聯軍聯軍總指揮,無論諸位皇帝,還是來自各朝的一眾將領,都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英國公沉穩持重,統兵有方,由他出任聯軍總指揮,那是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