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胡惟庸與楊憲?
嚴世蕃這下搞不懂了,找楊憲幫忙還能理解,畢竟楊憲與李善長是死對頭,洪武朝未滅之前就一直明爭暗鬥。
可找胡惟庸卻是好像沒什麼用,此人乃是李善長的鐵杆小弟,其肯出賣李善長嗎?
“父親,胡惟庸此人與李善長關係甚為密切,找他,恐怕會適得其反。”
嚴嵩冷笑道:“不,我恰恰認為胡惟庸是弄死李善長最鋒利的一把刀。”
“胡惟庸與李善長私交甚篤,來往密切,必定知曉李善長的種種秘密,有他帶頭舉報李善長謀反,比實際搜出李善長謀反的罪證更有說服力。”
嚴世蕃聞言,也覺得胡惟庸是把好用的刀,但仍然有所疑慮。
“胡惟庸肯出賣李善長嗎,我聽說胡惟庸能有今日,全賴李善長一手提攜,算起來,李善長還是胡惟庸的恩師?”
嚴嵩麵露嘲諷之色,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之事,不過名利二字。”
“當今陛下雄才大略,一統大明十六朝,我朝進入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胡惟庸若是想出頭,就隻能削尖了腦袋往朝堂上鑽。”
“而胡惟庸在我朝又沒什麼根基,想要進入朝堂,必然需要一個大的支持者,在這時候,我的出手就等於雪中送炭,他絕不可能抗拒。”
“出賣昔日的恩師李善長,固然會讓胡惟庸名聲掃地,但在赤裸裸的利益麵前,你認為胡惟庸會怎麼選?”
久經官場而不倒,嚴嵩揣摩人心的本事早已登峰造極,對官員的心理把握的極其準確。
為了當官,有人拋妻棄子,有人認賊作父,有人連臉皮都不要了,各種震驚世人的醜事層出不窮,可見當官的誘惑力有多大。
讓胡惟庸舉報李善長謀反,難嗎?
一點都不難!
頂多就是象征性的猶豫一下,表現作為讀書人的矜持,然後深明大義的去把李善長賣了!
對讀書人的臭毛病,對當官的心理變化,嚴嵩太清楚了,為了權勢利益,那些道貌岸然的讀書人就沒有什麼不能賣的。
隻要價格合適,一切都可以談!
胡惟庸不會是例外。
他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夠拿捏住胡惟庸,借胡惟庸的手弄死李善長,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務。
嚴嵩嚴世蕃父子請楊憲與胡惟庸喝了頓酒,然後,大明朝堂就炸了!
楊憲與胡惟庸先後舉報李善長勾結各朝遺臣,意圖謀反作亂。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動,上奏請殺李善長的奏本猶如雪花一般落到朱厚照麵前,數量多的嚇人。
楊憲與李善長素來不和,舉報可能有假,但胡惟庸與李善長一貫來往密切,其舉報李善長謀反,總不能是假的吧!
最重要的是,太武朝本土大臣都擔心李善長等各朝遺臣會跟他們搶飯碗,所以,太武朝本土大臣們都在盼著李善長罪名坐實,早點去死。
最好把事情鬨大,將各朝遺臣都給清洗一遍,各朝遺臣威脅減少了,本土大臣才能安心享受一統大明帶來的好處。
皇帝朱厚照,太子朱啟元,以及一眾大臣都要李善長的命,這就導致案件還沒開始審理,關於李善長謀反的罪名就已經傳的沸沸揚揚。
與李善長有過接觸的各朝遺臣害怕被牽連,到處找人幫忙,希望救李善長一命。
救李善長就是救他們自己,不然,萬一李善長把他們給供出來,那就全完了,全部一起完犢子。
但在太武朝,各朝遺臣沒有多少人脈,忙活來忙活去,都是在做無用之功。
令人奇怪的是,楊憲與胡惟庸舉報李善長謀反已過多日,朱厚照始終未曾露麵,也未做出更多的安排。
除了命令錦衣衛包圍李善長的住處,將李家全族扣押以外,就沒了更多的動作。
太子朱啟元亦是不見蹤影,太子府大門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