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富士山
熵寂之碑
暮色如濃稠的血漿,順著富士山嶙峋的山體緩緩流淌,將整座火山浸染成詭異的絳紫色。林深的防護服外骨骼發出不堪重負的機械嗡鳴,每一步都像踩在燒紅的鐵板上,火山岩的餘溫透過厚重的靴底,灼得他腳掌發麻。戰術目鏡不斷彈出猩紅警告,空氣中的輻射值早已突破安全閾值,可眼前半截石碑卻像磁石般吸引著他的目光。
那石碑斜斜插在熔岩凝固的褶皺裡,表麵布滿細密的蜂窩狀結構,在紅外掃描下泛著幽藍熒光。林深蹲下身,喉結在防化麵罩下滾動,低聲念出拉丁文銘文:“此地長眠者,聲名熵中熄。”這句話像根冰錐,順著脊椎刺入心臟,讓他不禁打了個寒顫。作為第七代地質勘探員,他見過龐貝古城的碳化骸骨,也觸摸過三星堆青銅麵具上的鏽跡,可此刻的寒意卻與以往截然不同。
三天前在死亡之海的遭遇突然在腦海中翻湧。地表82c的高溫下,鹽堿結晶在狂風中化作致命的玻璃雨,敲打在防護服上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響。就是在那樣惡劣的環境裡,勘探隊發現了那輛鏽跡斑斑的裝甲車。車體表麵覆蓋著奇異的鱗片狀塗層,在烈日下泛著金屬特有的冷光。
當隊員老李拿著取樣器靠近時,異變陡生。那些鱗片突然像活過來似的張開,滲出黑色黏液,瞬間腐蝕穿老李的防護服。林深至今還記得老李驚恐的慘叫,以及那黏液在地麵腐蝕出的蜂窩狀孔洞——和眼前石碑上的紋路,簡直一模一樣。
“隊長!輻射值還在攀升!”對講機裡傳來隊員顫抖的聲音,卻被林深自動過濾。他的手指撫過石碑表麵,觸感像砂紙般粗糙,卻又帶著某種精密機械的韻律。納米級的六邊形結構在指尖下起伏,每一個凹陷都像是經過精確計算的散熱孔。
火山口突然傳來沉悶的轟鳴,仿佛地球在深處發出嗚咽。林深的戰術目鏡自動切換成熱成像模式,卻在畫麵邊緣捕捉到異常熱源——那是十幾個移動的紅點,正沿著熔岩流的方向快速逼近。它們的體溫與周圍環境幾乎一致,若不是熱源移動時產生的細微溫差,根本無法被探測到。
“所有人注意,有不明物體接近!”林深迅速端起脈衝步槍,心跳在胸腔裡擂鼓。那些紅點越來越近,在目鏡的放大功能下,他看清了令血液幾乎凝固的畫麵:為首的物體長著蝙蝠般的膜翼,卻覆蓋著與裝甲車鱗片相同的塗層,暗紅色的複眼在幽藍熒光中閃爍,散發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機械質感。
石碑突然發出高頻震動,林深的牙齒開始不受控製地打顫。他驚恐地發現,那些機械蝙蝠振翅的頻率,竟與石碑表麵的蜂窩結構產生了詭異的共鳴。而在共鳴聲中,拉丁文銘文的幽藍熒光愈發濃烈,仿佛即將從石碑上剝離,化作實質的存在......
熵寂迷局
“隊長!基因檢測結果出來了。”助手的聲音通過通訊器傳來,帶著難以掩飾的顫抖,“裝甲車黏液裡檢測出吸血蝙蝠的基因片段,而且...和石碑上的量子糾纏頻率完全吻合。”
林深握著脈衝步槍的手驟然收緊,指節在防化手套下泛白。戰術目鏡的藍光映照著他緊繃的臉龐,遠處機械蝙蝠消失的方向,暗紅色複眼的殘影還在視網膜上跳動。吸血蝙蝠的基因與量子糾纏——這兩個本該存在於不同維度的概念,此刻卻在他的認知裡轟然相撞。
作為經曆過三次輻射區勘探的老兵,林深對末日戰爭的史料倒背如流。量子糾纏技術曾是舊世界最尖端的科技,卻在那場持續二十年的核火中徹底失傳。而吸血蝙蝠,這種在極端環境中進化出耐高溫鱗片、血液自帶輻射抗性的生物,此刻竟與神秘石碑產生詭異共鳴。他的思緒不受控製地飄向那個被塵封的猜想:難道真如某些激進派學者所言,末日戰爭的導火索,本就是人類對禁忌領域的瘋狂試探?
夜幕如同濃稠的瀝青,緩緩覆蓋富士山。林深獨自坐在石碑旁,防護服外骨骼的冷卻係統發出低沉嗡鳴,卻壓不住火山口傳來的嗚咽般的轟鳴。他打開全息投影儀,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速敲擊,將死亡之海裝甲車的3d掃描數據與石碑的結構模型同時調出。
當兩個圖像在夜空中重疊的刹那,林深的呼吸停滯了。裝甲車鱗片狀塗層的排列規律、石碑蜂窩結構的幾何參數,竟嚴絲合縫地拚合成一個精密的散熱矩陣。更令人脊背發涼的是,這個矩陣的拓撲結構,與末日戰爭末期傳聞的“富士山冷卻計劃”絕密檔案中的草圖高度相似——那個計劃,本被認為是舊世界政府在核冬天來臨前,試圖通過改造火山地幔結構來調節全球氣候的瘋狂嘗試。
“不可能...”林深喃喃自語,全息影像的藍光在他瞳孔中碎裂成無數光點。根據史料記載,富士山冷卻計劃在啟動後第七天便宣告失敗,隨之而來的超級火山爆發直接將北半球推入永夜。可眼前的證據卻暗示著,這個所謂的“失敗計劃”,或許從一開始就是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調出石碑銘文的翻譯數據,拉丁文“此地長眠者,聲名熵中熄”在全息屏上閃爍。熵——這個熱力學概念在此刻有了更陰森的注解。難道整個計劃的真實目的,根本不是對抗核冬天,而是試圖通過某種未知手段,逆轉宇宙熵增的必然結局?
火山突然劇烈震顫,林深踉蹌著扶住石碑。裂縫中滲出的銀色流體在地麵蜿蜒,竟自發組成微型的散熱矩陣。他的戰術目鏡警報大作,檢測到空氣中的量子糾纏信號強度正在指數級攀升。黑暗中,機械蝙蝠的振翅聲再次響起,這次數量明顯更多,暗紅色複眼在火山灰中若隱若現,如同來自地獄的磷火。
林深握緊了腰間的量子震蕩手雷,卻在摸到口袋裡的基因檢測報告時頓住。吸血蝙蝠的基因片段、量子糾纏頻率、神秘的散熱矩陣...這些看似孤立的線索,此刻在他腦海中編織成一張巨大的陰謀網絡。而他,或許已經不知不覺踏入了某個跨越百年的致命棋局中心。熵核疑雲
火山灰如黑色雪片簌簌落下,林深的防化麵罩上凝結著細密的輻射結晶。二十年前那場災難的畫麵在他腦海中不斷閃回:衛星雲圖上遮天蔽日的核塵暴,赤道地區零下三十度的極寒,還有最後時刻新聞播報裡,富士山噴發時衝天而起的蘑菇雲。當時官方宣稱的"冷卻計劃失敗",此刻卻在石碑與裝甲車的詭異關聯中顯露出截然不同的真相。
金屬摩擦聲由遠及近,像是無數指甲在刮擦鋼板。林深的戰術目鏡自動切換成熱成像模式,畫麵中卻隻有扭曲的雪花噪點——那些黑影完美規避了紅外探測。當第一隻機械蝙蝠從熔岩裂縫中振翅而出時,林深終於看清了它翅膀上流動的鱗片狀塗層,暗紅傳感器在黑暗中閃爍,與死亡之海裝甲車滲出的黏液如出一轍。
"散開!建立防禦陣型!"林深對著通訊器嘶吼,卻隻聽見電流雜音。電磁乾擾器正在瘋狂運轉,防護罩外的機械蝙蝠群已組成螺旋攻擊陣型,翅膀扇動時帶起的音爆震得火山岩簌簌掉落。他扣動扳機,脈衝子彈打在鱗片上濺起藍紫色火花,反而激怒了這些機械生物,它們的複眼突然爆發出刺目紅光。
千鈞一發之際,林深摸到背包側袋的量子共振器。這個從舊世界廢墟中撿來的古董儀器,此刻成了他唯一的希望。他顫抖著雙手調節頻率旋鈕,將數值鎖定在石碑量子糾纏的特征頻段。奇跡發生了——機械蝙蝠群的攻擊動作突然凝滯,懸停在空中發出高頻鳴叫,聲波在火山岩壁間來回激蕩,竟組成了某種類似摩爾斯電碼的節奏。
林深趁機靠近最近的一隻機械蝙蝠,它腹部的微型芯片在幽光中若隱若現。當他用激光刀小心剝離防護殼時,芯片表麵浮現出淡藍色的全息投影:畫麵裡,穿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員正在操作巨型量子對撞機,背景牆上的電子屏跳動著與石碑相同的散熱矩陣公式。更令人震驚的是,實驗台上擺放著裝有吸血蝙蝠基因鏈的培養皿,玻璃罐上貼著醒目的紅色標簽:"熵核計劃核心樣本"。
"這不可能..."林深的聲音被突然響起的爆炸聲淹沒。遠處的火山口噴出熾熱的岩漿,照亮了岩壁上隱藏的壁畫——那些用磷光塗料繪製的畫麵,描繪著人類將吸血蝙蝠基因與量子技術融合的全過程。最後一幅壁畫中,無數機械蝙蝠組成的軍團飛向天空,下方是燃燒的城市和破碎的地球。
機械蝙蝠群突然集體轉向,朝著火山內部的某個方向飛去。林深猶豫片刻,還是決定跟上。穿過布滿輻射苔蘚的隧道,他來到一個巨大的地下實驗室。穹頂垂落的冰晶裝置散發著幽藍光芒,與富士山石碑上的量子結構如出一轍。中央控製台的全息投影正在循環播放同一段影像:一位戴著銀色麵具的科學家舉起裝有黑色黏液的試管,背景音是經過變聲處理的電子音:"當熵增不可逆轉,唯有重啟才能獲得新生。"
林深在操作台下方發現了塵封的實驗日誌,泛黃的紙頁上布滿輻射灼燒的痕跡。最新的記錄停在末日戰爭爆發前三天,潦草的字跡寫著:"第73號實驗體成功激活,但熵核裝置出現異常共振...必須啟動應急預案,將所有數據封存於富士山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