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打鐵木工匠(二)_哎!天道推著你發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哎!天道推著你發展 > 第6章 打鐵木工匠(二)

第6章 打鐵木工匠(二)(1 / 2)

老人在一堆木材裡精心挑選了一塊乾燥、紋理順直且質地堅硬的木料來製作木工刨子。他先將木料大致鋸成刨子的雛形,用斧頭粗略地砍去多餘部分,使其形狀接近長方體。

接著,老人專注於刨刃的安裝部位。他用鐵鑿在木料底部細心地鑿出一條狹長的凹槽,凹槽的寬度和深度都精準適配即將嵌入的金屬刨刃。在鑿的過程中,老人不斷用眼睛估量,用手觸摸感受,確保凹槽的平整度和筆直度,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刨子的使用效果。

隨後,老人將早已準備好的鋒利金屬刨刃嵌入凹槽之中,用小木楔子緊緊地固定住刨刃,使其不會鬆動或移位。固定好刨刃後,老人開始對刨子的上表麵進行打磨處理。他找來一塊粗糙的石頭,反複地摩擦刨子的表麵,逐漸磨去木料的毛刺和不平整處,而後又換用一塊較為細膩的石頭進一步打磨,直至刨子的上表麵光滑順手。

對於刨子的把手部分,老人挑選了一段略帶弧度、手感舒適的樹枝。他將樹枝一端削成合適的形狀,使其能夠緊密地插入刨子主體預留的孔洞中,再用樹膠加以固定並纏繞上一些麻線,增強把手的牢固性。

經過多日的精心製作,一個實用的木工刨子終於完成。智人們好奇地圍攏過來,老人拿起一塊未加工的木板,示範如何使用刨子。隻見他雙手握住刨子,將刨刃輕輕壓在木板上,然後用力向前推動,刨花紛紛從刨子兩側飄落,木板表麵逐漸變得光滑平整。智人們見狀,紛紛躍躍欲試。同時也用這個刨子製作了大大小小的各種規格刨子。

製作坨鑽時,老人首先尋找適合的材料。他選中了一根質地堅硬、粗細適中的樹枝作為坨鑽的主體。這根樹枝要有一定的韌性,以承受鑽孔時的壓力。

老人用斧子將樹枝砍成合適的長度,然後對一端進行加工,使其逐漸變細,形成類似鑽頭的形狀。為了讓這個“鑽頭”更加鋒利,老人用一塊尖銳的石頭反複打磨這一端,直到它能夠輕易地刺入木材。

接著,老人開始製作坨鑽的旋轉部分。他找來了一塊圓形的石頭,石頭的大小要適中,既不能太大影響操作,也不能太小而缺乏重量。老人在樹枝的中間位置挖了一個淺淺的凹槽,將圓形石頭嵌入其中,然後用麻絲和樹膠將其固定牢固,確保石頭在旋轉時不會脫落。

為了方便手持操作,老人還在樹枝的另一端安裝了一個把手。他選取了一段彎曲的樹枝,將其削成適合手握的形狀,然後插入主體樹枝的另一端,同樣用麻絲和樹膠進行固定。

當需要使用坨鑽時,智人們隻需握住把手,將鑽頭對準需要鑽孔的位置,然後轉動樹枝,利用圓形石頭的慣性使鑽頭旋轉起來,從而在木材或其他材料上鑽出孔洞。這種坨鑽雖然簡單,但在智人們的生活中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例如製作木器時可以用來鑽孔,方便組裝部件等。

製作曲尺時,老人先挑選了兩塊質地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材。一塊用來製作曲尺的長尺部分,另一塊製作短尺部分。

對於長尺,老人將木材鋸成合適的長度,然後用柴刀仔細地修整木材的邊緣,使其筆直光滑。他還在長尺的一麵精心打磨出一個平麵,以確保測量時的準確性。

短尺的製作過程類似,但長度較短。短尺的一端需要與長尺呈直角連接。老人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眼力,將短尺的一端與長尺一端對齊,然後通過不斷地調整角度,利用陽光照射下的影子來判斷是否呈直角。當角度調整好後,老人用麻絲和樹膠將短尺和長尺固定在一起。為了讓連接更加牢固,他還在連接處釘入了幾根細小的木釘。

曲尺製作完成後,智人們可以用它來測量木材的長度、寬度和角度。比如在建造住所或製作木器時,曲尺能夠幫助智人們確保結構的方正和部件的準確尺寸,極大地提高了木工製作的精度和效率。

製作瓦片,智人去找黏土,然後用木棍將黏土挖起,收集到一起,然後運回到製作瓦片的場地。

接下來就是和泥的過程。智人們把收集來的黏土放入一個大坑中,加入適量的水,然後用腳踩踏或用木棍攪拌,使黏土和水充分混合均勻,形成柔軟且有韌性的泥團。這就像製作陶器時的和泥步驟一樣,黏土的質地和濕度對於瓦片的質量至關重要。

和泥完成後,智人們開始製作瓦片的坯體。他們用手將泥團揉成一個個大小適中的圓球,然後把圓球放在一塊平整的石板或木板上備用。將方正的模子放平地泥團放上去用腳踩實後,用刮刀將剩餘的部分刮掉找平,在這個過程中,使瓦片的厚度均勻一致。

為了讓瓦片有一定的弧度,智人們會把扁平的泥坯放在一個特製的弧形模具上,輕輕按壓,使泥坯貼合模具的形狀,形成瓦片的雛形。有些智人還會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對瓦片的邊緣進行修整,使其更加規整。同時也製作磚頭模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用同樣的方法將黏土腳踩或攪拌直到形成柔軟且有韌性的泥團。然後將泥團放入木製的模具中,用力壓實,使泥填滿模具的每個角落,形成磚坯的形狀。模具通常是長方體,這也是常見磚的形狀。

磚坯製好後需要晾乾,智人們把磚坯整齊地排列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在晾乾過程中,要不時翻動磚坯,確保其各個麵都能均勻乾燥,避免因乾燥不均而產生裂縫。

當磚坯和瓦坯完全乾燥後,就可以進行燒製了。智人們搭建一個簡易的磚窯,將乾燥的磚坯和瓦坯分層放入窯中。然後在窯底點燃木柴,逐漸升高溫度。燒製過程中,要控製好火候和時間,溫度一般要達到8001000攝氏度左右。經過一段時間的燒製,磚坯會變得堅硬、結實。

燒製完成後,等磚窯自然冷卻,這樣可以防止磚塊或瓦片因溫度驟變而破裂。冷卻後的磚塊和瓦片就可以用於建造房屋等建築工程,大大提高建築的堅固程度。

老人教授智人們榫卯結構,這是一種巧妙而堅固的木工連接方式。

首先,老人拿起一塊木頭,向智人們展示榫頭的製作方法。他用斧子和鐵鑿在木頭的一端精心雕琢出一個突出的部分,這就是榫頭。榫頭的形狀通常是長方體或圓柱體,其尺寸需要根據與之匹配的卯眼大小來確定。在製作過程中,老人強調要保證榫頭的四周光滑平整,這樣才能順利地插入卯眼。

接著,老人開始製作卯眼。他在另一塊木頭上用石鑿小心地挖出一個空洞,這個空洞的形狀和大小與之前製作的榫頭完全匹配。挖卯眼時,老人一邊操作一邊告訴智人們要注意深度和角度,避免卯眼過深或過淺,以及出現傾斜的情況。


最新小说: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補課 重回高中,我不當舔狗 我穿越到一個架空的時代 我道法通天,老姐卻勸我還俗? 幻想怪能 讓你上戀綜,你把影帝拐回家乾嘛 海上安全屋囤貨生存 絕世逍遙小醫仙 悠閒鄉村直播間 我明明是特務,你卻叫我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