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曉的第一縷曙光穿透厚重雲層,灑落在京城那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上時,新朝的第一個清晨便帶著希望與未知悄然來臨。紫禁城的太和殿內,莊嚴肅穆的氛圍被殿外逐漸熱鬨起來的人聲所打破,今日,是呂少曦登基後的第一次朝會,滿朝文武懷揣著各自的心思,早早地便在殿外候著,他們的臉上既有對新皇的敬畏,又有對未來仕途的忐忑。
隨著一聲悠長而洪亮的“皇上駕到”,呂少曦身著繡滿金龍的華麗龍袍,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踏入大殿。他的目光如炬,掃視著殿內的群臣,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威嚴與自信,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這位新皇的不凡。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整齊跪地,聲音響徹大殿。
“眾愛卿平身。”呂少曦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內回蕩。
群臣起身,整齊地站在大殿兩側,等待著新皇的旨意。呂少曦微微仰頭,目光望向大殿的穹頂,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今日,乃我新朝首次朝會,朕深感責任重大。自朕起兵以來,曆經無數艱難險阻,終得天下。這一切,離不開諸位愛卿的鼎力相助,更離不開天下百姓的支持與信任。朕定當不負眾望,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
群臣紛紛點頭,對新皇的話語表示讚同。呂少曦微微側身,看向身旁的太監,太監心領神會,高聲喊道:“宣旨!”
一位身著紅色官服的禮部官員手捧著一份金黃色的詔書,緩緩走上前。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地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登基伊始,念及諸位功臣在開國大業中功勳卓著,特行分封。張猛,英勇善戰,屢立戰功,封為鎮國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護衛我朝疆土;李逸,足智多謀,運籌帷幄,封為丞相,輔佐朕處理朝政;林羽,治軍有方,忠心耿耿,封為驃騎將軍,鎮守南方重鎮;周勇,沉穩堅毅,守護北疆有功,封為鎮北將軍,駐守北方邊境……”
詔書宣讀完畢,被分封的功臣們紛紛跪地謝恩。張猛滿臉通紅,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陛下如此厚愛,臣定當肝腦塗地,以報皇恩!”李逸則神色平靜,眼中卻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他緩緩說道:“臣定當竭儘全力,為陛下分憂,為新朝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封完畢,呂少曦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的目光再次掃視著群臣,說道:“新朝初立,百廢待興。前朝的腐朽與衰敗,朕曆曆在目。為了讓新朝能夠長治久安,朕決定徹查前朝官員,包括地方小官。但凡有過者,一律撤職;有功者,可酌情升遷;若是空缺之位,便由清正廉潔之人補上。此事關乎新朝的根基,務必嚴查到底,不得有絲毫懈怠。”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有些官員麵露驚慌之色,顯然是心中有鬼;而有些官員則麵露讚同之色,他們早就對前朝的腐敗深惡痛絕,期待著新皇能夠整頓吏治。
“陛下,前朝官員眾多,且盤根錯節,若要徹查,恐怕難度不小。”一位老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呂少曦微微點頭,說道:“朕深知此事不易,但為了天下百姓,為了新朝的未來,哪怕再難,朕也絕不退縮。朕會派遣軍隊從旁協助,若有官員頑固抵抗,一律抄家滅族,絕不姑息!”呂少曦的聲音堅定而決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朝會結束後,呂少曦立刻召集了心腹大臣,商討具體的徹查方案。在一間密室裡,呂少曦與張猛、李逸等人圍坐在一起,氣氛嚴肅而緊張。
“張將軍,此次徹查,軍隊的協助至關重要。朕命你挑選精銳士兵,配合監察官員,對各地官員進行調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采取行動。”呂少曦看著張猛,鄭重地說道。
“臣遵旨!”張猛站起身來,抱拳領命。
“李丞相,你負責統籌全局,協調各方力量。務必確保徹查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呂少曦又看向李逸。
“臣定當竭儘全力。”李逸微微欠身,神色凝重。
一切安排妥當後,徹查行動正式開始。監察官員們手持新皇的詔書,帶著軍隊,浩浩蕩蕩地奔赴各地。他們每到一處,便迅速展開調查,對官員的政績、貪汙受賄、結黨營私等情況進行詳細審查。
在京城,一位名叫趙德的官員,是前朝的吏部侍郎,他在朝中任職多年,貪汙受賄,結黨營私,壞事做儘。監察官員來到他的府邸時,他還在與一群狐朋狗友喝酒作樂。
“趙德,你可知罪?”監察官員一臉嚴肅地問道。
趙德臉色一變,但很快又鎮定下來,他冷笑道:“我何罪之有?你們這是汙蔑!”
監察官員冷哼一聲,說道:“你貪汙受賄,賣官鬻爵,證據確鑿,還敢狡辯!來人,將他拿下!”
趙德見狀,想要反抗,但被軍隊迅速製服。他被押出府邸時,還在破口大罵:“你們這些小人,等著瞧吧,我不會放過你們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他的威脅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很快,他的府邸被查封,家中的財產被一一清點。他的家人也被帶走,接受調查。
在地方上,徹查行動同樣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南方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王福的縣令,他在任期間,橫征暴斂,欺壓百姓,百姓們對他恨之入骨。監察官員來到小鎮後,百姓們紛紛前來告狀,訴說王福的種種罪行。
監察官員根據百姓們提供的線索,對王福展開了深入調查。很快,便掌握了他貪汙受賄的證據。當軍隊將王福帶走時,小鎮上的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歡呼雀躍。
“終於把這個貪官給抓了,我們以後終於能過上好日子了!”一位老者激動地說道。
“是啊,多虧了新皇,派來了青天老爺,為我們做主!”一位年輕的百姓附和道。
然而,徹查行動並非一帆風順。在一些地方,官員們相互勾結,形成了強大的利益集團,他們對監察官員的調查進行百般阻撓。在北方的一個縣城,監察官員在調查一位縣令時,遭到了當地官員的圍攻。
“你們憑什麼調查我們大人?我們大人清正廉潔,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位官員大聲喊道。
監察官員冷冷地說道:“我們是奉新皇的旨意行事,若你們再敢阻攔,便是抗旨不遵,罪加一等!”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張猛帶領著軍隊趕到了。他看到眼前的場景,臉色一沉,大聲喝道:“都給我住手!誰敢違抗新皇的旨意,格殺勿論!”
當地官員們看到軍隊來了,頓時嚇得臉色蒼白,紛紛退到一旁。張猛走上前,對監察官員說道:“繼續調查,有我在,看誰敢阻攔!”
在軍隊的支持下,監察官員順利地完成了對這位縣令的調查。原來,這位縣令與當地的富商勾結,壟斷了當地的商業,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他的罪行被揭露後,百姓們紛紛拍手稱快。
隨著徹查行動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貪官汙吏被揪了出來。他們的罪行被一一公布於眾,百姓們對新朝的信心也越來越足。然而,呂少曦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深知,要想徹底改變官場的風氣,還需要從製度上進行改革。
於是,在徹查行動的同時,呂少曦召集了朝中的大臣,商討製定新的官員選拔和考核製度。在太和殿內,大臣們各抒己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陛下,臣以為,官員的選拔應當以才學和品德為標準,廢除前朝的科舉舞弊之風,讓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夠進入官場。”一位大臣說道。
“臣讚同。此外,還應當建立嚴格的考核製度,對官員的政績進行定期考核,對於表現優秀的官員,予以升遷;對於表現不佳的官員,予以降職或撤職。”另一位大臣補充道。
呂少曦認真地聽取著大臣們的意見,不時地點頭表示讚同。經過幾天幾夜的討論,新的官員選拔和考核製度終於製定出來。
新的官員選拔製度規定,廢除前朝的科舉舞弊之風,實行公平公正的科舉考試。考試內容包括經史子集、時務策論等重點在《人經》,旨在選拔出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同時,還設立了舉薦製度,允許地方官員和百姓舉薦有才能的人,經過考核後,可進入官場任職。
新的考核製度則規定,對官員的政績進行定期考核,考核內容包括民生、治安、稅收等方麵。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對於優秀的官員,予以升遷;對於良好的官員,予以獎勵;對於合格的官員,繼續留任;對於不合格的官員,予以降職或撤職。
新製度頒布後,立刻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轟動。百姓們紛紛稱讚新皇的英明決策,他們看到了新朝的希望。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也紛紛報名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能夠為新朝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