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少曦與黃芪帶著天神那震撼人心的諭示,以及君賢先生的殷切囑托,踏上了歸京之路。在他們身邊,六位氣息內斂卻又散發著強大氣場的天境強者,如同守護的壁壘,悄無聲息卻又堅不可摧地隱匿在四周,他們的存在讓整個隊伍都籠罩在一種神秘而又安心的氛圍之中。
車隊緩緩前行,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呂少曦與黃芪同坐在寬敞的馬車裡,車內布置得溫馨而雅致,柔軟的坐墊,精美的帷幔,彌漫著淡淡的熏香。呂少曦輕輕握住黃芪的手,目光溫柔地看著她,打破了車內的寧靜:“芪才人,此次山穀之行,實在是讓我們經曆了太多的不可思議。”
黃芪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陛下,那天神之言,至今仍讓我心有餘悸。尤其是這腹中的孩子……”
呂少曦輕輕撫摸著她的發絲,安慰道:“莫要擔心,一切皆是命運的安排。有這六位天境強者的守護,還有我在你身邊,定不會讓你和孩子受到任何傷害。”
兩人相視而笑,手緊緊相握,似乎這樣就能抵禦未來所有的風雨。過了片刻,呂少曦的眼神變得格外堅定,他凝視著黃芪的眼睛,認真地說道:“芪才人,等我們回到京城,我要封你為後。”
黃芪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驚喜,隨即眼眶微微泛紅,她輕輕搖頭:“陛下,我出身平凡,不過是一介民間醫女,何德何能……”
呂少曦打斷她的話,深情地說:“你聰慧善良,見識不凡,與我暢談政事、藥理,給了我諸多啟發。這些日子的相處,讓我深知你是能與我並肩同行之人。更何況,你腹中還懷著我們的孩子,未來或許還孕育著這天道的秘密。你就是我心中皇後的不二人選。”
黃芪感動得熱淚盈眶,她微微欠身,輕聲說道:“陛下如此厚愛,民女定當竭儘全力,輔佐陛下,母儀天下。”
呂少曦將她輕輕擁入懷中,兩人沉浸在這溫馨而美好的時刻。馬車外,陽光灑在大地上,路邊的田野裡,農民們在辛勤勞作,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祥和。然而,他們都清楚,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正暗流湧動。
車隊在行進過程中,每到一處驛站停歇,六位天境強者便會悄然散開,以敏銳的感知力排查四周,確保沒有任何潛在的危險。他們的存在雖然低調,但卻讓整個隊伍的安全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有一次,在一個小鎮的驛站,一位形跡可疑的人試圖靠近車隊。還未等他有所行動,一位天境強者便如鬼魅般出現在他麵前,眼神冰冷地注視著他:“你是何人?為何在此徘徊?”那人嚇得臉色蒼白,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最終灰溜溜地離開了。
夜晚,車隊在一處空曠的平原紮營。呂少曦和黃芪坐在營帳中,透過營帳的縫隙,看著夜空中閃爍的繁星。呂少曦輕輕為黃芪披上一件披風,說道:“等回到京城,我們便要為孩子的出生做準備了。我會召集天下最好的禦醫,為你保駕護航。”
黃芪靠在呂少曦的肩頭,心中滿是溫暖與期待:“陛下,我相信,隻要我們在一起,無論未來遇到什麼困難,都一定能夠克服。”
在這歸京的漫長旅途中,呂少曦和黃芪一邊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在山穀與呂少曦、黃芪分彆後,君賢腳踏一柄流光溢彩的飛劍,周身縈繞著一層淡淡的金色光暈,如同一顆劃破天際的流星,向著天神廟的方向疾馳而去。他的身姿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仙人臨世,所過之處,雲霧自動分開,又迅速合攏,仿佛在為他的歸來讓路。
不多時,天神廟那巍峨的輪廓便映入眼簾。這座屹立在高山之巔的古老廟宇,在雲霧的環繞下,顯得愈發莊嚴肅穆。巨大的石柱支撐著厚重的殿頂,殿宇上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五彩光芒,仿佛在訴說著它曆經的無數歲月。
君賢緩緩落下,收起飛劍,大步走進天神廟的正殿。殿內香煙嫋嫋,一尊尊神像高高矗立,神態各異,或威嚴,或慈祥,俯瞰著世間萬物。守廟的弟子們聽到動靜,紛紛從偏殿和後院趕來,看到君賢歸來,他們立刻整齊地排列在兩側,恭敬地行禮:“見過師尊!”
君賢微微點頭,目光掃視著眾人,神色平靜卻又透著一股欣喜畢竟許久未見:“都起來吧。此次喚你們來,是有重要之事。”弟子們站起身來,眼中滿是對君賢的敬重與期待,靜靜地等待著他的吩咐。
“即刻下山,發布消息,召回所有在外的弟子。就說,天神廟有要事商議,讓他們務必儘快趕回。”君賢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曠的殿內回蕩。
“是,師父!”弟子們齊聲應道,沒有絲毫猶豫,迅速轉身,準備執行命令。
其中一名年輕的弟子忍不住問道:“師父,不知此次召回所有弟子,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嗎?”
君賢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此事事關重大,關乎天下蒼生,也關乎天神廟的未來。等眾弟子歸來,自會向你們一一說明。你們隻需儘快將消息傳達出去,不可有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弟子們心中雖充滿好奇,但見君賢神色凝重,也不敢再多問,領命後便匆匆下山而去。
此時,在天神廟外的山腳下,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向著遠方延伸。守廟弟子們沿著這條小路,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奔去。他們身形矯健,步伐輕快,仿佛一陣風般掠過山林。
一名叫清風的弟子,身著一襲青色道袍,腰間係著一條白色絲絛,背著一把長劍,向著東邊的城鎮疾馳而去。他的身影在山林間穿梭,時而躍上枝頭,時而在地麵奔跑,速度極快。
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正在山間采藥的老者。老者看到他如此匆忙,不禁好奇地問道:“小哥,如此著急,所為何事啊?”
清風微微停下腳步,拱手行禮道:“老人家,天神廟有要事,我需去東邊城鎮傳信,召回在外的同門。”
老者微微點頭:“原來如此,這天神廟許久沒有如此大的動靜了,想必是有大事發生。小哥,你且快去,莫要耽擱了。”
清風謝過老者,又繼續趕路。他心中暗暗猜測,先生此次如此急切地召回所有弟子,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是世間又將有大的變故?他不敢多想,加快了腳步,向著城鎮的方向奔去。
另一邊,名叫明月的女弟子,朝著西邊的村落奔去。她麵容清秀,眼神堅定,身著一襲白色長裙,如同一朵盛開在山間的百合。她一路奔跑,遇到路人便打聽同門的消息,將召回的消息傳達出去。
在一個小村莊裡,她找到了一位正在給村民治病的同門師兄。師兄看到她,驚訝地問道:“明月,你怎麼來了?”
明月顧不上休息,連忙說道:“師兄,師父有令,召回所有在外的弟子,天神廟有要事商議。你快隨我回去吧。”
師兄微微皺眉,心中疑惑,但還是立刻收拾好藥箱,與明月一同踏上了回天神廟的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召回弟子的消息如同漣漪般在各地傳開。那些在外遊曆、曆練、行醫、教授的天神廟弟子們,紛紛收到了這個消息。他們有的正在深山之中與猛獸搏鬥,有的正在市井之中為百姓排憂解難,有的正在與其他門派交流切磋,但無論身在何處,在接到消息的那一刻,他們都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事情,向著天神廟的方向趕來。
一位名叫浩宇的弟子,正在遙遠的邊境之地協助軍隊抵禦外敵。他收到消息後,立刻向將軍告辭:“將軍,天神廟有要事召我回去,我必須即刻啟程。”
將軍雖有些不舍,但也知道天神廟的重要性,便說道:“既然如此,你且去吧。此次多虧有你相助,我軍方能屢次擊退外敵。待你歸來,我們再一同並肩作戰。”
浩宇拱手行禮:“將軍保重,等我處理完天神廟之事,定會回來。”說罷,他轉身,騎上一匹快馬,向著天神廟的方向飛馳而去。
就這樣,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天神廟外的小路上,便出現了一道道匆忙的身影。他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彙聚在天神廟前。原本寧靜的天神廟,此刻變得熱鬨非凡,弟子們的交談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
君賢站在天神廟的正殿門口,看著歸來的弟子們,心中感慨萬千。
在天神廟那高聳巍峨的正殿門口,君賢負手而立,他的目光越過層層殿宇,望向遠方蜿蜒曲折的山路。微風輕輕拂過,撩動著他的衣袂和那烏黑的長發,他的眼神中既有對往昔歲月的追憶,又有對未來未知的憂慮。此時,天神廟內的氣氛與往常大不相同,弟子們腳步匆匆,神色中帶著隱隱的好奇與不安,彼此間低聲交談著,猜測著此次被緊急召回的緣由。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各個方向趕來的弟子們陸續踏入天神廟的大門。有的弟子風塵仆仆,衣衫上還沾著旅途的塵土;有的弟子神色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與期待。他們一進入神廟,便朝著正殿的方向走去,在看到君賢的那一刻,紛紛停下腳步,恭敬地行禮。
“師父,我回來了。”“師父,一路辛苦了。”弟子們的問候聲此起彼伏,君賢微微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一回應著他們。
當最後一位弟子踏入天神廟時,君賢知道,是時候將那個震撼的消息告知眾人了。他緩緩轉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正殿廣場。廣場上,數百名弟子早已整齊排列,他們的目光緊緊追隨著君賢的身影,等待著他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