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如果皇兄真要做什麼,自己也有對抗的底氣!
見李乾策已然眉飛色舞的樣子,柳太後的神情也跟著放鬆,終是微微頷首。
“去歸去,記得聽你舅舅的話。”
“他性子古板,彆給他添亂。”
“隻要他願意帶你進軍隊,你的勝算便有八成。”
雖然柳太後嘴上如此說著,但心中也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這些年下來,自己身在後宮,可是幫了這個弟弟不少忙。
現如今自己兒子需要幫忙,柳元霸這麼可能坐視不理?
“是!”
“兒臣定當好好聽話,不會辜負母後和舅舅的期待!”
李乾策神采奕奕應道,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坐上了那個位置。
他原以為今天過來就是被訓斥的命,沒想到反而因禍得福,得了入軍的機會。
鎮國將軍府……手上可是擁有實打實的五十萬兵馬。
自己若能借機在軍中紮根,將來便可借此一步登天!
如此以來,天下何愁不入我手?
“去吧。”
看到自家兒子一副沒出息的模樣,柳太後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揮退李乾策,屏退宮人,獨自一人立於書案前。
她斟酌許久,指間墨筆適才緩緩落下。
信中未言大局,卻字字帶鋒。
“策兒頑劣,還需兄長教導,兵中之事,悉聽將軍調遣,不必顧忌身份。”
“若有疑惑,望以家國為重。”
隨著最後一筆落下,待墨跡乾涸,柳太後將信紙疊好,親自封蠟。
“來人。”
“將此信送去鎮國將軍府,交予大將軍柳元霸親啟。”
“務必謹慎,不可走漏半點風聲。”
“是!”
心腹太監領命而去,步伐迅捷,轉眼消失於殿內。
仿佛就隻是一封簡單的家書一般,沒什麼好過多審查的。
但所有人心中都清楚,有時候的信件,並非是看書信中的內容,而是看何人寄出。
隻需一個暗示,其中的意味便已經明了。
…………
…………
次日早朝之際,大殿之中。
文武百官皆按品階位次分列而站,莊嚴肅穆之餘,卻處處透著壓抑。
有人竊竊私語,有人愁眉不展,更多的則選擇假裝不存在,生怕一不小心便成了誰的替罪羊。
隻因他們都心知肚明,潘泰如死了。
那個被皇帝親自禦批“調離養病”的潘泰如,離開不到三日,便橫屍官道。
據說還是山匪劫殺,車毀馬亡,無頭屍體更是被懸在樹頂。
手段之殘忍,連帶著不敢細想的巧合無不讓人頭皮發麻。
“你說……那動手的,真的是山匪嗎?”
“可若真的是山匪,又怎會分毫沒搶,反而隻取潘尚書的項上人頭?”
一位年過五旬的二品老臣低聲問身旁的同僚,神色中流露出幾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