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東晉名臣荀崧:當忠孝遇上亂世,一個儒將的"硬核"人生_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 > 第122章 東晉名臣荀崧:當忠孝遇上亂世,一個儒將的"硬核"人生

第122章 東晉名臣荀崧:當忠孝遇上亂世,一個儒將的"硬核"人生(1 / 2)

《七律?詠東晉穎川儒骨荀崧》

古戍煙沉鐵索橫,亂峰雨剝故台傾。

沙埋折戟凝玄碧,砧搗孤霜碎玉聲。

獨拄殘穹扶帝祚,怒揚素旆縱閨兵。

衣冠儘逐滄波逝,唯有風吟潁水清。

一、潁川荀氏的"頂配劇本":從名門之後到亂世打工人

要論魏晉時期的"家族榮耀",潁川荀氏堪稱"頂流天團"。這個家族自東漢末年就開啟"量產名士"模式——荀彧輔佐曹操時玩轉"挾天子令諸侯",荀攸獻計官渡之戰堪稱"三國版最強大腦"。到了荀崧這一代,家族dna裡依然刻著兩大基因:一是"忠孝雙全"的儒家信仰,二是"卷王之王"的學霸體質。

荀崧生於公元262年曹魏景元三年),是荀彧的玄孫,標準的"四代目貴公子"。他的童年堪稱古代版《天才少年101》:五歲讀《孝經》,七歲通《論語》,十歲就能和叔父荀勖西晉著名音律學家)辯論禮法。堂曾祖父荀顗荀彧之子)看完他的作業本,當場預言:"此子必光大門楣!"家族長輩集體開啟"雞娃模式",斥巨資聘請vip私教團隊,硬是把小荀崧培養成了"十項全能選手"——文學、禮儀、兵法樣樣精通,連社交圈都是王敦、顧榮、陸機這類頂級名士組成的"魏晉男神天團"。

成年後的荀崧,職場開局就是"簡單模式"。先給濮陽王司馬允當文學掾相當於王府首席文化顧問),後來又蹭蹭升職到侍中、中護軍,在西晉官場混得風生水起。然而命運的劇本總愛搞突然反轉——永嘉之亂爆發了,北方士族集體開啟"大逃殺"模式。這場亂世浩劫,反而成了檢驗荀氏家風的"壓力測試機"。

二、永嘉之亂:當"孝子人設"遇上"砍刀幫"

公元311年,匈奴漢國攻破洛陽,荀崧跟著百官開啟"荒野求生"副本。途中母親袁氏去世,這位孝子硬是上演了一出"帶著老媽遺體跑毒圈"的悲壯劇情:他駕著馬車載母屍奔逃,結果被王彌的士兵追上,刀光劍影中,荀崧用肉身護住母親遺體,背上被砍出十幾道傷口,按《晉書》記載"被創幾死"。蘇醒後,他居然在密山挖坑葬母,守孝期間還自學《論如何在亂世保命》實用指南。

這段經曆讓荀崧在士林圈徹底封神——畢竟能在刀光劍影中堅持守孝的狠人,放到今天絕對能拍成《晉朝版颶風營救》。更絕的是,守喪結束後他居然官運更旺:先當襄城太守,後升平南將軍,進爵舞陽縣公,活脫脫一部《論如何在亂世逆襲升職》的教科書。現代網友調侃:"這波操作堪稱"忠孝兩開花,升職又發家"的典範!"

三、宛城保衛戰:13歲少女上演"古代版速度與激情"

要說荀崧的人生高光時刻,必須給公元315年的宛城保衛戰單開一章。當時叛將杜曾帶著數萬大軍把宛城圍得水泄不通,城內糧草見底,守軍集體患上"選擇困難症"——誰敢出城搬救兵?關鍵時刻,荀崧13歲的女兒荀灌一拍桌案:"放著我來!"

這位"晉朝第一虎妞"的操作堪稱史詩級:

突圍前夜:把長發剪成"超a短發",穿上特製輕甲據說是用廚房鐵鍋改造的);

戰術部署:精選三十勇士,每人配備雙馬古代版ae86);

突圍現場:趁夜從城牆懸繩而下,被巡邏隊發現後直接開啟"無雙模式",一邊砍人一邊飆馬;

終極操作:殺到襄陽太守石覽處搬來救兵,還以老爹名義給南中郎將周訪寫信:"老鐵速來!打完這仗請你吃熱乾麵!"原文:"願結分義,共討逆賊")。

《資治通鑒》記載這場戰役時都忍不住玩梗:"灌娘芳名,遂得傳誦一時,稱揚千古"。有網友戲稱:"這要是拍成電影,片名得叫《我爸是荀崧,但我比爸能打》!"更絕的是,此戰之後荀崧的職場聲望直接拉滿,朝廷給他加封都督江北諸軍事,相當於拿到了"長江防務總指揮"的金卡。

四、東晉"禮儀總監"的騷操作

隨著東晉王朝在江南站穩腳跟,荀崧的職場技能樹開始狂點"文化線":

修皇陵:監修洛陽皇陵時,他獨創"虛擬現實祭祀法"——在江南用桑木雕刻先帝牌位,號稱"讓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享受精裝修"。

定國典:與刁協聯手製定《東晉禮儀大典》,規定上朝時必須"三跪九叩",被吐槽"比甲方爸爸要求還多"。

廟號之爭:太寧初年平定王敦之亂後,朝臣們為晉元帝廟號吵翻天。荀崧力排眾議堅持用"中宗",理由是:"雖然咱隻保住半壁江山,但儀式感不能輸!"原文:"今雖屈膝江東,正朔猶存,宜上尊號")。

這番操作既保全了朝廷顏麵,又沒得罪實權派,堪稱古代公關大師的經典案例。史學家田餘慶點評:"荀崧等人製定的禮儀製度,實為東晉門閥政治的黏合劑。"

五、蘇峻之亂:六旬老漢的"貼身保鏢"日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公元328年蘇峻叛亂,年過六旬的荀崧上演了職業生涯最燃劇情:

day1:叛軍攻入建康,百官作鳥獸散。荀崧淡定整理朝服:"老夫要進宮護駕!"

day3:晉成帝被劫持到石頭城,荀崧全程"貼膜式保護",連叛軍送來的飯菜都要先試毒。

day15:皇帝被救出時,老荀已病得走不動路,仍堅持"扶牆隨行",把忠臣劇本演成《這個老頭不太冷》。

bonus劇情:事後朝廷要給賞賜,他擺手拒絕:"這是vip年費會員該做的!"

房玄齡在《晉書》裡瘋狂點讚:"景猷履孝居忠,無慚往烈",翻譯成現代話就是:"這老頭,忠孝兩全的標杆啊!"

六、潁川荀氏的"育兒寶典"

荀崧不僅自己是六邊形戰士,還培養出兩個"開掛"子女:

1.虎女荀灌

13歲突圍搬救兵隻是起點;

婚後親自訓練家兵,發明"荀氏陣法"融合八卦與廚藝理論);

晚年著《戰地急救手冊》,記載用酒糟止血的偏方。

2.逆子荀羨

15歲被晉成帝看中要招為駙馬,連夜翻牆逃婚被抓回;

28歲任北中郎將,成為東晉最年輕封疆大吏;

治理徐州時發明"流動政務車",被百姓稱為"車輪上的青天"。

有網友計算:"按現在標準,荀崧家的教育投入回報率高達3000,建議出書《如何在亂世培養狀元家庭》。"

七、官場生存指南:從"背鍋俠"到"常青樹"

縱觀荀崧66年的職業生涯,堪稱古代版《官場現形記》正麵教材:

背鍋藝術:任襄城太守時遭遇饑荒,他主動背下"救災不力"的罪名,暗中卻讓富戶開倉放糧。


最新小说: 手機連大明,開局嚇懵朱元璋 毒士無雙:女帝求我當權臣 退學三年後,我開著六代機空降校慶 春色裡 天刀耀世,俠義長存 六旬老太不躺平,抽子女,正家風 流放五年歸來後,全京城跪求她原諒 他似火滾燙 龍王令 斬妖就變強,我靠撿經驗肉身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