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東晉墨劍儒帥郗鑒:左手鋤頭右手奏折,順便拯救個王朝_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 > 第104章 東晉墨劍儒帥郗鑒:左手鋤頭右手奏折,順便拯救個王朝

第104章 東晉墨劍儒帥郗鑒:左手鋤頭右手奏折,順便拯救個王朝(1 / 2)

《七律?詠東晉墨劍儒帥郗鑒》

烽舉嶧yi)山砥亂流,儒冠未礙策吳鉤。

犁鋒破夜耕星鬥,墨刃裁雲斥寇仇。

補闕六韜潛豹略,扶危一紙定龍湫。

千年猶見災痕帖,鐵畫銀鉤刻晉秋。

一、落魄貴族的“非主流”人生開局

如果用現代視角看郗鑒的出身,大概是個“沒落富n代”的故事:祖上郗慮當過東漢禦史大夫,相當於今天的中央紀委書記;到了他這輩,家底比口袋還乾淨,窮得隻能“躬耕吟詠”——白天扛鋤頭種地,晚上點油燈讀書。這劇情放在魏晉時期,簡直像拿著“霸道總裁”劇本卻演成了“種田文”男主角。

不過這位“種田小哥”可不是普通農民。《晉書》說他“博覽經籍”,放到現在就是“通宵刷知網論文”的學霸。彆人寒窗苦讀求功名,他倒好,朝廷幾次三番請他當官,他瀟灑擺手:“時機未到!”活脫脫一個魏晉版“躺平青年”。直到永嘉之亂爆發,匈奴人把中原攪成火鍋現場,郗鑒突然一拍大腿:“該我出場了!”——原來他不是真佛係,隻是在等“曆史任務”刷新。

二、嶧山創業:史上最文藝的“山大王”

公元307年,中原大地烽煙四起,郗鑒帶著千把號人躲進山東嶧山。彆人逃難哭爹喊娘,他倒搞起了“災後重建示範區”:

軍事化管理:青壯年上午種地下午練武,堪稱古代版“民兵預備役”;

義務教育:山洞裡開掃盲班,教流民子弟讀《詩經》《論語》;

生態農業:在山腰開梯田,據說還發明了“輪耕輪戰”製度。

最絕的是他的“企業文化”。某日土匪來犯,郗鑒不慌不忙掏出古琴彈了曲《廣陵散》,嚇得對方以為有詐,掉頭就跑。事後他解釋:“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部下們恍然大悟:原來讀書真的能當武器用!

琅琊王司馬睿後來的晉元帝)聽說這事,連夜派人帶著兗州刺史的聘書上山:“先生,東晉集團缺個ceo,您看?”郗鑒撣了撣衣角的泥土,淡定接印:“走吧,該去整頓職場了。”

三、朝堂“救火隊長”的進階之路

如果說郗鑒的前半生是“種田文”,後半生就是妥妥的“權謀劇”。從山野村夫到位極人臣,他靠的可不是主角光環,而是實打實的“職場硬實力”——畢竟在人均八百個心眼的東晉朝堂,沒點真本事分分鐘變炮灰。

1.王敦之亂:菜鳥官員的逆襲

公元322年,權臣王敦舉兵造反,建康城亂成一鍋“晉式麻辣燙”。此時的郗鑒剛下山三年,官職不過兗州刺史,手裡隻有幾千號“雜牌軍”——有扛鋤頭的農民、逃荒的流民,甚至還有幾個山賊改行的猛男。朝廷大佬們壓根沒指望他能幫忙,私下吐槽:“帶這群烏合之眾來勤王?怕不是給叛軍送外賣的。”

騷操作一:遊擊戰鼻祖

郗鑒深諳“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真理。白天帶著部隊鑽山溝啃乾糧,晚上化身“拆遷隊”:燒糧倉專挑王敦剛屯的糧);拆浮橋讓叛軍渡河全靠遊泳);散謠言宣稱天降隕石砸中王敦大帳)。最絕的是某次夜襲,他讓士兵把羊吊在樹上,羊蹄子下墊戰鼓。夜風一吹,滿山遍野“咚咚”作響,嚇得叛軍以為十萬天兵降臨,連夜卷鋪蓋跑路。《晉書》記載:“賊夜聞鼓聲,謂大軍至,驚潰。”——這波心理戰,諸葛亮看了都得點個讚。

騷操作二:職場彩虹屁

雖然沒打贏,但郗鑒深諳“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他給晉元帝寫了封奏折,開頭先哭慘:“臣以羸弱之卒,晝夜奔馳,不敢言苦。”接著吹捧領導:“陛下聖明如日月,逆賊不過螢火之光。”最後表忠心:“臣願肝腦塗地,以報君恩!”三連暴擊直接把皇帝感動哭了,當場升他做尚書令。後來王導私下吐槽:“這老哥要是生在現代,奧斯卡欠他十座小金人!”

2.蘇峻之亂:老年天團的絕地反擊

如果說王敦之亂是新手村試煉,327年的蘇峻之亂就是地獄級副本。外戚庾亮一頓操作猛如虎,成功把蘇峻逼反,叛軍直撲建康。60歲的郗鑒臨危受命,帶著八千老弱殘兵守秦淮河。朝中同僚紛紛勸他:“老爺子快跑吧!您這年紀該在家帶孫子了!”郗鑒白眼一翻:“老夫的孫子都在前線,跑個錘子!”

戰術篇:窮鬼版“孫子兵法”

水戰奇謀:把漁船改造成“移動火船”,裝滿硫磺順流而下,專燒叛軍樓船。蘇峻氣得跳腳:“這老頭不講武德!”

地道戰鼻祖:派礦工出身的士兵挖地道,直通叛軍大營偷糧草。史載“一夜間儘取其粟,賊軍晨起炊,無米下鍋”。

輿論戰大師:派人混入叛軍散布消息:“打進城先殺文官!”嚇得蘇峻帳下謀士集體裝病。

名場麵:城頭書法秀

某日叛軍架起雲梯攻城,郗鑒淡定登上城樓,擺開文房四寶開直播寫《蘭亭集序》比王羲之早寫十幾年)。叛軍看傻了:“這老頭幾個意思?”突然一聲梆子響,城頭潑下墨汁——原來硯台裡藏著火油!叛軍被燒得哭爹喊娘,老爺子揮毫題字:“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後來王羲之聽說這事,直拍大腿:“嶽父大人這波裝得,晚輩服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勤篇:古代版“社區團購”

被圍困半年,建康城裡老鼠都被吃光了。郗鑒發動群眾智慧:貴婦捐首飾換糧食史上最早“眾籌”);和尚道士組團化緣美其名曰“借佛糧”);開發野菜食譜《郗公戰時菜譜》一度風靡江南)。

最離譜的是他發明“戰地快遞”:讓水性好的士兵把求救信塞進魚肚子,順長江漂給溫嶠援軍。這招後來被杜甫寫進詩裡:“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不過老杜沒說,家書可能帶著魚腥味。

3.調解王導vs庾亮:頂級和稀泥藝術

平叛封公後,郗鑒迎來終極挑戰:調解“琅琊王氏”掌門人王導與“潁川庾氏”話事人庾亮的豪門撕逼。這兩位大佬鬥法堪比《甄嬛傳》,今天庾亮讓禦史彈劾王導貪汙,明天王導暗示庾亮有謀反嫌疑。滿朝文武吃瓜看戲,就差搬小板凳嗑瓜子。

神操作一:裝病大法

某日朝會雙方又要開撕,郗鑒突然捂住胸口:“哎呦我這心絞痛的老毛病...”順勢滾到柱子邊spay林黛玉。等眾人手忙腳亂把他抬去太醫署,他偷偷對皇帝眨眼:“陛下,老臣這演技如何?”小皇帝憋笑憋出內傷。

神操作二:職場pua

庾亮想廢王導,郗鑒把他拉到小黑屋:“小庾啊,你知道為啥王敦當年沒弄死你嗎?因為留著你能製衡老王啊!”轉頭又對王導說:“老王啊,你知道為啥我不讓廢你嗎?因為留著你能氣死小庾啊!”——兩頭忽悠,愣是把死對頭變成互相牽製的工具人。

神操作三:祭出終極大招

眼看調解無效,郗鑒掏出壓箱底的殺手鐧——流民武裝花名冊。“二位要不要看看城外二十萬流民願不願意換個丞相?”輕飄飄一句話,嚇得王導庾亮連夜握手言和。後來陶淵明寫《桃花源記》,估計就是從這兒得的靈感:真正的狠人,都藏在民間武裝名單裡!

4.隱藏副本:三朝元老的育兒經

彆以為老乾部隻會搞事業,人家養孩子也有一套:

女兒:郗璿,書法界女神,王羲之追她時鬨出“東床快婿”典故。

兒子:郗愔,官至司空,但更出名的是在老爹葬禮上哭暈七次孝子人設拿捏了)。

孫子:郗超,後來成為桓溫首席智囊,完美繼承爺爺的腹黑基因。

某次家庭聚會上,郗鑒喝高了說漏嘴:“知道為啥咱家能興旺不?老夫把兵法寫成《郗氏家訓》,打仗套路用來治家,百試百靈!”——合著他們家孩子從小學的不是《三字經》,是《孫子兵法》!

四、書法界的“掃地僧”

彆看郗鑒天天打仗,人家還是書法界隱藏大佬。王羲之聽說他女兒“書法得父真傳”,特意派人去求親,結果鬨出“東床快婿”的千古佳話——敢情書聖的姻緣還是老爺子牽的線!

他的《災禍帖》更是個反差萌:明明寫著老家鬨旱災的糟心事,字跡卻飄逸如仙。網友辣評:“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字越美,事越大’?”

五、老乾部的終極智慧

鹹康五年339年),71歲的郗鑒含笑九泉。朝廷追封太宰,諡號“文成”——“文”說他滿腹經綸,“成”讚他功業圓滿,但私以為還該加個“趣”字。

縱觀他的一生:種田時能談玄學,打仗時能寫書法,撕逼時能當和事佬,嫁女時能選書聖。

這哪是東晉老乾部?分明是穿越回去的“時間管理大師”!他用實力證明:真正的牛人,就算生在hard模式的時代,也能把爛牌打成王炸——順便還在史書上留了個瀟灑的簽名。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總結到位:“沒有郗鑒,東晉早完犢子了!”這話雖然糙,但理不糙。他就像個亂世補丁,哪裡崩潰點哪裡:

軍事:開創“流民帥”模式,為東續命百年。

政治:平衡士族勢力,避免朝廷變鬥獸場。

文化:書法傳承影響王羲之,間接促成蘭亭雅集。


最新小说: 睡了全球首富,他居然是初哥! 對不起,我是原魔,玩原神玩的 大小姐重生選夫,小小硬漢拿捏拿捏 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破產後,我成了頂流明星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土中雲中她的裙中 重生七零,大院美人靠靈泉養夫驚全場 同時穿越:我在國產區橫行霸道 驚!我家糧油店通古今,任我周遊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