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冉魏尚書令徐機:在曆史絞肉機裡的幽默自救與血色落幕_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 > 第290章 冉魏尚書令徐機:在曆史絞肉機裡的幽默自救與血色落幕

第290章 冉魏尚書令徐機:在曆史絞肉機裡的幽默自救與血色落幕(1 / 1)

《七絕?詠冉魏尚書令徐機》

血詔批殘墨雜流,胡衣漢尺誤裁秋。

鑄錢熔佛充狼帳,笑擲刀環詰徹侯!

公元352年,農曆閏正月這倒黴仗挑的日子都這麼擰巴),襄國今河北邢台)郊野。寒風卷著血腥味,能把人嗆個跟頭。十多萬具屍體橫七豎八地鋪開,場麵比最混亂的春運火車站還“壯觀”。在這片人肉地毯的某個角落,冉魏政權的尚書令徐機,可能正等著被砍頭。這位在史書上隻留下寥寥幾筆名字的高官,此刻內心戲大概很足:“下輩子投胎,高低得選個長壽王朝的公務員當當……”

一、東晉鐵飯碗?不香了!亂世跳槽指南

徐機同誌的職業生涯起點,其實挺體麵。人家早年是正兒八經的東晉公務員,端著鐵飯碗,職務是“郎中”。彆小看這個職位,放現在,大概相當於中央部委裡的高級調研員或者司局級乾部,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福利待遇應該也不錯至少在和平年代)。天天在建康今南京)的衙門裡批批文件,喝喝茶,談談玄學當時名士的流行愛好),小日子過得挺美。

然而,命運或者說亂世)總愛開玩笑。東晉成帝鹹和年間326334年),一場名為“蘇峻之亂”的大風暴席卷而來。在兵荒馬亂中,徐機接受了一項極其重要的“外交任務”:北上聯絡徐州刺史郗鑒和時任北中郎將、後來成為名臣的蔡謨,搬救兵!

這次出差,徹底改變了徐機的人生軌跡,當時華北大地上一顆最耀眼的“將星”冉閔,橫空出世了!當冉老板在鄴城皇宮搶的後趙的)門口掛起“高薪誠聘,待遇從優,速來!”的招聘廣告時,徐機帶著他那份金光閃閃的“東晉中央部委工作經驗”履曆,風塵仆仆地趕到了。冉閔一看,眼前這位徐機,根正苗紅漢人士族),經驗豐富前朝高官),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ceo”人選!

於是,曆史性又有點滑稽)的一幕上演了:在鄴城皇宮,一群可能還不太習慣新老板的胡人衛兵冉閔早期軍隊裡胡人也不少),手持長戟,列隊森嚴。在這充滿異族氣息的環境中,我們的徐郎中,不,現在應該叫徐尚書令了,他穿著可能還不太合身的新官袍,小心翼翼地捧著象征百官之首的尚書令大印,穿過庭院。陽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晃晃悠悠,仿佛預示著前路的飄搖不定。

二、地獄級副本開啟!冉魏“ceo”的極限求生

徐尚書令走馬上任,屁股剛挨著尚書省那把可能還帶著前任體溫或者血跡?)的椅子,就立刻體會到了什麼叫“開局即地獄模式”。他的辦公日常,堪稱古代版“極限挑戰”。

文件堆裡的血腥交響曲:剛提筆批完一份《關於抓緊春耕以安民生的緊急通知》,窗外就傳來震天的喊殺聲和淒厲的慘叫。冉閔的“殺胡令”如同一把野火,瞬間點燃了沉積數十年的民族仇恨。胡漢民眾相互仇殺,今天你屠我村,明天我滅你族。徐機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血債血償”的民族複仇狂熱浪潮和“再殺就沒人種地納稅了”的政權生存現實之間,走一根比頭發絲還細的鋼絲。他批閱的每一份公文,墨跡裡仿佛都摻著血。安撫漢民情緒?協調或者說壓製)胡人反抗?每一步都踩在火藥桶上。

發薪日?我是“點石成金”的魔術師窮版):冉魏政權是打出來的,根基淺薄得可憐。後趙留下的那點家底?早被戰亂和冉閔的大軍消耗得差不多了。國庫?比徐機剛洗完的臉還乾淨。最要命的是軍餉!當兵的沒飯吃沒餉拿,隨時可能嘩變或者跑路。某次前線告急,軍餉徹底見底,將士們眼巴巴等著。怎麼辦?徐機這個“財務總監”急中生智或者說被逼上絕路),一拍桌子:“拆!把銅雀台曹操建的著名奢華建築,後趙石虎又加修過)上能拆的銅構件、銅裝飾,全給我拆了!熔了鑄錢!”旁邊的小吏可能都嚇傻了,哆嗦著問:“大大大人…這…這可是文物啊!魏武曹操)和趙皇石虎)的…”徐機估計頭都沒抬,冷笑一聲:“命都要沒了,要這些銅疙瘩當盾牌使嗎?趕緊熔!鑄成錢,立刻發下去!再晚,士兵的刀就該架你我脖子上了!”這波操作,堪稱十六國版的“破四舊”求生版,充滿了荒誕的實用主義。

朝堂辯論?不,是“保命”與“保智商”的戰場:冉閔的朝廷,充滿了從血與火中爬出來的驕兵悍將,思維簡單粗暴。某次朝議,一位剛砍完胡人腦袋還熱乎著的將軍,殺氣騰騰地提議:“陛下!那些抓來的羯族工匠留著乾啥?浪費糧食!依末將看,全砍了手!讓他們再也造不了兵器甲胄!”此言一出,附和聲一片。徐機一聽,血壓瞬間飆升,這哪是獻策,這是要自斷臂膀啊!他“噌”地站起來估計袖子都帶風),指著那將軍的鼻子當然,可能隻是虛指,畢竟對方有刀):“胡鬨!把手都砍了?誰去修城牆?誰去造雲梯?誰去打造守城器械?下次敵人打來,您老親自扛著撞門錘去衝陣嗎?”懟完武將,他立馬轉向坐在上首、眉頭緊鎖的冉閔,換上一種混合著無奈、懇求和“老板你快管管這幫莽夫”的語氣:“陛下!此議萬萬不可!當務之急是招安、安撫!讓他們乾活!無論是工匠還是農夫,能出力、能繳稅的活勞動力,可比一堆沒用的死人頭值錢多了啊!”這種在朝堂上隨時切換“懟人模式”和“哄老板模式”的技能,是徐尚書令的保命絕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給“殺胡令”打補丁:刀尖上的溫柔:這可能是徐機最魔幻、也最體現其複雜心態的任務。冉閔的“殺胡令”簡單粗暴,引發了對“胡人”的無差彆屠殺。鄴城的街道上,胡人屍體堆積如山,甚至堵塞了下水道,瘟疫的威脅近在咫尺。徐機深知,這樣殺下去,不僅道義上站不住腳雖然他未必敢明說),更重要的是,會徹底激化矛盾,斷絕任何和解或利用胡人力量的可能。於是,他發揮“文件高手”的特長,在具體執行細則上偷偷“打補丁”。他可能加上一條:“高鼻深目、多須者,或操胡語者,乃真胡,殺之。其貌類漢,言語無異,或久居漢地者,可察之。”更絕的是,他可能還私下暗示或明確下令:“凡有長須大胡子)者,慎殺!”為啥?因為很多漢化程度很深、甚至幾代人都生活在漢地的胡商、工匠,可能就靠這把大胡子顯得像漢人了!這一條,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屬官憂心忡忡地提醒:“大人,您這麼做…萬一被那些激進的將軍知道了,參您一本‘通敵’‘懷柔’…可是殺頭的罪過啊!”徐機可能隻是默默地磨著硯台裡的墨,看著窗外殘陽如血,輕歎一聲:“殺光了,誰來種地?誰來織布?誰來行商?誰來交稅?誰來修城?…總得給後世,給這片土地,留點能乾活的人吧?這罵名…我背了。”這微小的修正,是在血色恐怖中,一絲微弱卻倔強的人性之光和實用主義理性。

三、血色終局與最後的幽默

時間來到公元352年,冉魏永興三年也是最後一年)。冉閔在巨大的軍事壓力下前燕慕容儁、後趙殘餘石祗、羌族姚弋仲等四麵圍攻),決定孤注一擲,集結全國精銳其實很多是新征的兵),禦駕親征,去拔掉後趙殘餘勢力石祗盤踞的襄國這顆釘子。這是賭上國運的一戰。戰鬥異常慘烈,冉魏軍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當石祗的騎兵如同鋼鐵洪流般衝垮冉魏中軍時,兵敗如山倒的慘劇上演了。

冉閔戰敗後,此前被強製收編的降胡將領栗特康等人,趁鄴城兵力空虛,發動兵變。栗特康率部控製鄴城,將徐機、盧諶等人拘禁於城中。據載,被捕者包括:冉胤太原王、驃騎大將軍)、徐機尚書令,總理政務)、盧諶中書監,掌機要文書)、司空石璞、侍中李琳等十餘位高官及十萬將士。叛軍將俘虜押送至襄國,獻於石祗作為“投名狀”。石祗為報複冉閔《殺胡令》的仇恨,下令將全部俘虜處死。徐機、盧諶等人被集體殺害於襄國,史載“中原士人殆儘”。

刀光一閃,這位在冉魏政權ceo位置上的文人,連同堆積如山的十多萬具屍體,一起成了後趙殘餘石祗的“戰利品套餐”。史書對此的記載冰冷而簡潔:“石祗)殺其尚書令徐機……”寥寥數字,淹沒在襄國“死者十餘萬”的宏大而恐怖的背景音裡。

四、夾縫中的微光——曆史的回響與徐機的注腳

徐機的個人悲劇,濃縮了十六國時期漢族知識分子尤其是士族)在胡漢激烈衝突、政權更迭如走馬燈的亂世中,那份無處安放的掙紮與無奈。

胡漢漩渦中的“踢踏舞者”:他出身東晉正統漢人政權,卻在民族仇殺最熾烈的時刻,選擇加入以漢人複仇為旗幟的冉魏政權,並擔任要職。這身份的轉換,本身就充滿了道德和政治上的巨大張力。他既需要迎合至少不能公開反對)冉閔極端的民族政策以立足,又不得不在私下運用手中有限的權力,去修正政策最血腥、最不理性的部分如偷偷修改“殺胡令”標準救人)。他像一個高明的舞者,在民族仇恨的熾熱岩漿上,跳著一支驚心動魄的踢踏舞,每一步都關乎生死,每一個動作都力求在瘋狂中維持一絲可憐的平衡與理性。這份掙紮,是那個撕裂時代無數知識分子的共同宿命。

短命王朝的“裱糊匠”:冉魏政權,從冉閔350年稱帝到352年滅亡,滿打滿算不到三年,其有效統治區域和穩定時間更短。徐機的尚書令任期,很可能隻有一年左右從351年初到352年初戰死)。他所有的理政努力——恢複生產、籌措軍糧、管理財政、調和矛盾——都如同在暴風雪中試圖點燃一堆篝火。火苗或許能短暫地跳動幾下,帶來一絲微弱的暖意和希望比如他簽發的那紙“減免田賦令”),但旋即就被更猛烈的狂風戰爭、屠殺、饑荒)無情撲滅。他像一個徒勞的“裱糊匠”,試圖修補一艘千瘡百孔、注定沉沒的破船。

曆史賬簿的“小數點”:翻開煌煌史冊,《晉書》、《十六國春秋》、《資治通鑒》,關於徐機的記載少得可憐。他的生卒年不詳,具體事跡模糊,除了襄國之戰被殺,似乎乏善可陳。他的名字,就像曆史巨著中一個不起眼的標點符號,一個賬簿上容易被忽略的小數點。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宏大的戰爭記錄,比如“襄國之戰,死者十餘萬”,那觸目驚心的“十餘萬”三個字,每一個筆畫都是由無數個像徐機這樣有名或無名的個體血肉填充而成的。他的存在,提醒著我們,曆史洪流之下,是無數個體具體的悲歡離合與生死抉擇。

史書記載,當352年冉魏最終在鄴城陷落的巷戰中徹底滅亡時,某個瀕死的冉魏士兵懷裡,緊緊攥著一張被鮮血浸透、字跡模糊的布告。那正是徐機在任時,頂著巨大壓力簽發的,試圖在戰爭間隙給百姓一點喘息之機的《減免部分州郡田賦令》。這張未能真正實施、最終淪為廢紙的政令,成了徐機,以及那個時代所有試圖在亂世中做點實事、守護一點文明火種的文人們,無聲而悲愴的墓誌銘。

五、尾聲:塵埃中的幽默與微光

徐機這個名字,在曆史的長卷中被輕輕翻過,如同拂去鎧甲上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塵。

當我們偶然在《中國曆代職官辭典》或某本泛黃的十六國史研究著作的腳注裡,與這個連生卒年都殘缺不全的名字相遇時,我們看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失敗政權短命高官的個體悲劇。

曆史無言,沙塵依舊。但徐機,這個在史冊縫隙中努力求生、也努力守護過一絲人性微光的名字,連同他那份苦澀的幽默,值得被後人記住。記住他,就是記住那個瘋狂年代裡,一份未曾完全沉淪的理性與溫度。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困在女大宿舍,我空間有自助餐廳 靠毛茸茸破案,真千金成警局團寵 道走陰陽 流放懷孕被分家?父不詳,母越強 破繭成蝶:從背叛到重生 科技:文化霸權 絕嗣暴君彆虐,娘娘帶崽跑路 修仙屆反內卷第一人 禦獸:獸娘反噬?反手培養九天龍女! 蒼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