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西秦奠基者乞伏司繁:論如何精準認慫給兒子們掙下個王國_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 > 第451章 西秦奠基者乞伏司繁:論如何精準認慫給兒子們掙下個王國

第451章 西秦奠基者乞伏司繁:論如何精準認慫給兒子們掙下個王國(1 / 2)

序幕:“燙手山芋”和“全家希望”大禮包

話說在公元4世紀的中國北方,英雄梟雄)輩出,一支鮮卑部落——乞伏部,就像狂風中艱難前行的沙粒,開始了他們充滿戲劇性的遷徙與求生之旅。

他們的起點在遙遠的漠北,但後趙那個猛人石虎外號“屠伯”,你就知道多狠了)的鐵蹄實在不好惹。在首領乞伏傉大寒名字自帶“大寒”,一聽就知道日子不好過)的帶領下,乞伏部拖家帶口,趕著牛羊,開始了史詩級悲催級)的南遷。最終,他們駐足於隴西的度堅山今甘肅靖遠西)。謔!這裡山巒起伏,漢人的村落炊煙嫋嫋,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乞伏部的氈帳和漢人的土屋交錯而立,牛馬在混生的牧場上啃食,空氣中飄著烤饢和煮羊肉的混合香氣。這支寄居於此的鮮卑部族,從此被曆史課本貼上了“隴西鮮卑”的標簽,成了“混搭風”的代言人。

大約在前秦苻健在長安稱帝年號“皇始”)那會兒351—355年間),老首領乞伏傉大寒終於走完了他顛沛流離的一生,把部落這個“燙手山芋”外加“全家希望”的大禮包,鄭重地交到了兒子乞伏司繁手裡。年輕的乞伏司繁接過權杖可能還順手拍了拍老爹的羊皮襖以示安慰),環顧四周,心裡估計在瘋狂打鼓:東邊,前秦苻氏像打了雞血一樣崛起,勢頭猛得嚇人;西邊,羌、胡部落星羅棋布,關係複雜得像一團亂麻;南邊,仇池之類的政權也不消停。這哪是當首領?分明是坐在火山口上烤羊肉串!父親留下的不僅是一群嗷嗷待哺的族人,更是一片強鄰環伺、隨時可能被吞並的“夾心餅乾”家園。

第一幕:審時度勢——打不過就加入?不,是戰略性擁抱!

時間快進到前秦建元七年371年)。前秦大將王統,這位仁兄估計是業績壓力有點大,或者是地圖看多了手癢,目光“唰”地一下鎖定了隴西度堅山——乞伏部的快樂老家。前秦的兵鋒銳不可當,王統大軍壓境,那架勢,恨不得把度堅山踏平了當操場。

乞伏司繁也不是吃素的雖然可能經常吃風沙),他迅速集結了部落裡所有能跨上馬背的男兒可能還包括幾個騎術精湛的老頭老太太),三萬騎兵如同翻滾的烏雲,氣勢洶洶地卷向苑川今甘肅榆中一帶),準備憑借地利給王統來個“下馬威”。

“苻堅這小子,手伸得也太長了吧!真當我乞伏部是okitty?”乞伏司繁立於陣前,望著遠方騰起的滾滾煙塵,心中未必沒有幾分“鮮卑男兒當自強”的豪情與“保衛家園”的決絕。他身後,是鮮卑勇士們粗重的呼吸聲、戰馬焦躁的踏蹄聲,空氣中彌漫著青草、汗水和生鐵混合的獨特氣息——標準的“開戰前味道”。

然而,王統同誌深諳兵法精髓,主打一個“不講武德”。他根本沒打算在苑川跟乞伏司繁的主力玩“騎士對決”。一支精兵如同開了隱身掛,神不知鬼不覺地繞過正麵戰場,精準地給度堅山後方來了個“千年殺”!家園被襲,留守的老弱婦孺全在敵人手裡!這消息像一顆炸雷在乞伏騎兵中爆開。後方起火,人心瞬間就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王統這招“偷家”戰術,堪稱教科書級彆的“釜底抽薪”,精準地切斷了鮮卑勇士的退路和鬥誌。結果令人大跌眼鏡:整整五萬部眾可能包括不少非戰鬥人員),幾乎是“排隊領盒飯”式的不戰而降!家園失守的恐慌像草原上的野火一樣蔓延,許多部落民在絕望中放下武器,選擇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麵對這兵敗如山倒的慘狀,乞伏司繁立於殘陽如血的戰場上,環顧身邊僅存的、臉上寫滿驚惶與疲憊的“鐵杆粉絲”,發出了一聲足以穿透曆史迷霧的重歎:“智不距敵,德不撫眾……吾將為呼韓邪之計矣!”《晉書·乞伏國仁載記》)。呼韓邪是誰?就是那位歸順漢朝、保住了匈奴一脈的著名單於!成了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和“曆史成功學案例”。打不過就加入?不!這絕不是簡單的“認慫”,而是乞伏司繁基於殘酷現實的、極其清醒的“戰略性擁抱”!與其讓整個部落“團滅”,上演一出“隴西鮮卑絕唱”,不如暫時低下高傲的頭顱,為族群的存續保留珍貴的火種。這聲歎息,充滿了英雄末路的蒼涼悲壯,卻也閃爍著務實領袖的智慧微光——能屈能伸,才是真·大丈夫。

於是,乞伏司繁收拾殘兵估計也就剩個零頭了),帶著滿身的塵土、未乾的血跡,以及一顆“留得部落在,不怕沒柴燒”的心,走向了長安,走向了前秦天王苻堅那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這一走,不是故事的終點,而是他人生劇本裡另一個精彩且充滿未知)篇章的序幕。長安城巍峨的宮門在他麵前緩緩打開,門洞深不見底,仿佛巨獸之口。他深吸一口氣可能還整理了一下被風吹亂的發型),邁步踏入了命運的下一關——長安“進修”副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幕:長安“深造”——從vip級“人質”到封疆大吏的華麗轉身

長安城的繁華喧囂,對來自隴西苦寒之地、見慣了風沙和羊群的乞伏司繁來說,簡直是降維打擊。巍峨的宮殿金光閃閃也可能是太陽晃眼),寬闊的街道車水馬龍,熙攘的人流摩肩接踵,空氣中飄蕩著各種美食的香氣和絲竹管弦的靡靡之音。然而,作為一位“自帶乾糧”其實是兵敗歸降)的部落首領,他大概率沒心情也沒時間去享受這帝都的“花花世界”。他首要任務是麵見那位掌握著他和他族人生死簿的大boss——前秦天王苻堅。

史載,苻堅同誌展現了他一貫的“霸道總裁”兼“仁君”人設。他沒有把乞伏司繁當成普通俘虜丟進大牢,反而給予了超規格的vip待遇。苻堅大手一揮可能還帶著點“看,朕多寬容”的表情),冊封乞伏司繁為“南單於”!這個頭銜,嘖嘖,信息量巨大:一方麵,承認了乞伏部在鮮卑圈子裡還算有頭有臉;另一方麵,又巧妙地把他們納入了前秦的“朋友圈”或者說“衛星國體係”)。不過,明眼人都懂,“南單於”這頂高帽子,聽起來倍兒有麵子,實際權力嘛……可能還不如長安城一個實權處長。更關鍵、也更體現苻堅政治手腕的是後麵倆字——“留居”。翻譯成大白話:你,乞伏司繁,就安心在長安待著吧,好吃好喝供著,彆亂跑!

這“留居”二字,實則是精妙絕倫的政治“軟禁”。乞伏司繁搖身一變,成了長安城中的“高級賓客”,或者說,是一位身份尊貴、行動受限的“留學生”還是帶觀察期的那種)。他遠離了自己熟悉的草原和勇士川的部眾,被放在前秦帝國的心臟——長安,置於苻堅眼皮子底下。這固然是控製人質以防其部再生事端,但換個角度看,何嘗不是一次免費的“帝國高級管理研修班”?在長安的歲月裡,他得以近距離觀察這個龐大帝國是如何運作的:官員們怎麼上班打卡上朝)、稅收怎麼收、軍隊怎麼調動、權謀怎麼玩……長安成了他最好的政治學院,而苻堅,則成了他無意中且代價高昂)的人生導師。

與此同時,苻堅對隴西乞伏部那片“自留地”也沒閒著。他任命了乞伏司繁的堂叔——乞伏吐雷同誌為“勇士護軍”,負責安撫留在老家的部眾。這一招,簡直是帝王心術的典範。

用自己人管自己人:利用乞伏氏家族內部的威望來穩定局麵,比空降一個漢人長官效果好得多,避免了強力鎮壓可能引發的“部落版996抗議”。

搞點小製衡:任命的是堂叔旁支),而不是乞伏司繁本人或其嫡子,這就形成了一種微妙的牽製,防止乞伏司繁在長安遙控指揮,搞成“獨立王國”。乞伏吐雷成了苻堅在隴西的“代理人”,也是困在長安的乞伏司繁了解老家情況的唯一“信號塔”。這段看似被“包養”的悠閒時光,對乞伏司繁而言,是蟄伏,是觀察,是積累經驗值,默默等待著係統命運)給他刷新的副本。

第三幕:天降大禮包——人在長安坐,軍功天上來!躺贏的巔峰時刻

曆史這位編劇,最愛寫反轉劇。正當乞伏司繁在長安當著他的“南單於”,可能正琢磨著是去聽曲兒還是看雜耍,漸漸淡出帝國權力核心的聚光燈時,隴右地區又出幺蛾子了!建元九年373年),另一位同樣彪悍的鮮卑首領勃寒這位老兄的身份,《資治通鑒》胡三省注認為是“匈奴彆部”,反正不是善茬),可能是眼紅乞伏部被招安後“吃香喝辣”其實也就勉強溫飽),也可能是覺得前秦忙著向東看,西邊有機可乘,總之,他率眾在隴右地區開啟了“零元購”模式,四處侵擾,搞得烏煙瘴氣,烽煙再起。

消息傳到長安,前秦朝廷炸鍋了。派誰去平亂?滿朝文武大眼瞪小眼。這時,有聰明人或者就是苻堅本人)一拍腦門:“誒!咱長安城裡不是還‘閒置’著一位嗎?隴西本地人,熟悉地形民情,在舊部裡還有威望,最重要的是——用鮮卑人去打鮮卑人或匈奴彆部),這買賣劃算啊!成本低,見效快,還能讓他們互相消耗!”苻堅一聽,有道理啊!當機立斷,刷刷刷寫下一串閃瞎人眼的頭銜,塞給了一臉懵圈的乞伏司繁:“使持節、都督討西胡諸軍事、鎮西將軍”!翻譯成現代職場語言,大概相當於:“欽差大臣代表皇帝)、西部戰區剿匪總司令、西部戰區司令長官”!一個昨天還在長安城裡“混日子”的前“階下囚”,瞬間被火箭提拔成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這升職速度,堪比坐上了竄天猴!

乞伏司繁捧著沉甸甸的節杖和冰涼的印信,心裡估計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這劇本……也太刺激了吧?”他帶著前秦撥付的軍隊裡麵很可能夾雜著不少被整編的原乞伏部眾,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浩浩蕩蕩地踏上了西征之路。一場被朝廷寄予厚望、可能血流成河的平叛大戰,即將拉開帷幕……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曆史的幽默感在此刻爆棚。史書記載這場“大戰”的結局,簡潔得令人發指:“勃寒懼而請降!”《資治通鑒·卷一百三》)。啥意思?仗還沒真刀真槍地比劃呢,勃寒那邊一聽說掛帥的是誰——當年在隴西那也是響當當一號人物乞伏司繁!而且人家現在頂著前秦“鎮西將軍”的超級光環,帶著中央軍正規軍!)氣勢洶洶地殺回來了!勃寒心裡的小算盤劈啪一響:“打?打個錘子!這位爺現在有朝廷撐腰,兵強馬壯,我這小胳膊擰不過大腿啊!”於是,秒慫!直接快馬加鞭跑來,高舉白旗可能是羊皮做的),“撲通”一聲:“將軍饒命!我投降!我認錯!我交保護費!”

這大概是古往今來最“躺贏”的軍功,沒有之一!乞伏司繁連刀都沒拔出來,汗都沒出幾滴,就靠著“刷臉”和前秦的虎皮大旗,兵不血刃地平息了一場可能燎原的邊患。此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神操作,把《孫子兵法》的精髓發揮到了極致雖然可能他自己也沒想到效果這麼好),自然讓老板苻堅龍心大悅,笑得合不攏嘴:“人才!絕對的人才!這投資回報率太高了!”

怎麼獎勵這位“福將”呢?苻堅的目光再次深情地投向隴西那片土地。他大手一揮:“乞伏愛卿!你立下如此奇功,還回長安乾啥?彆當‘吉祥物’了!勇士川今甘肅榆中東北)那塊風水寶地,朕就正式交給你鎮守了!好好乾,朕看好你喲!”於是,乞伏司繁戲劇性地、華麗麗地完成了三級跳:從“階下囚”到“長安留學生”,再到前秦帝國正牌認證的“隴西王”都督、鎮西將軍)!他不僅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地,而且是帶著中央的“紅頭文件”、皇帝的信任光環,名正言順、風風光光地回來了!這波操作,堪稱“躺贏界”的教科書。

第四幕:紮根隴西——“躺平宗師”的治理之道,不折騰就是最大的政績

重返勇士川的乞伏司繁,身份地位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再是那個隻能據山自守、朝不保夕的部落酋長,而是前秦帝國蓋章認證、手握軍政實權的封疆大吏都督、鎮西將軍)!頭頂著長安賦予的“尚方寶劍”,背靠著前秦帝國的“金字招牌”,乞伏司繁治理起自己這片熟悉的“老根據地”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史書對他這段治理生涯的評價極其吝嗇,隻有短短四個字:“甚有威惠”《晉書·乞伏國仁載記》)。但千萬彆小看這四個字,在亂世之中,能在史書上混到個“有威惠”的評價,那絕對算得上“模範地方官”了,咱們來拆解一下。

“威”從何來?這威,首先來自他背後的龐然大物——前秦帝國。他是朝廷欽點的鎮西將軍,代表的是中央權威,手握生殺予奪的大權,腰杆子倍兒硬!誰敢炸刺?其次,他自身作為昔日鮮卑豪酋的威望猶存,老部下們看到老大衣錦還鄉還升了官,自然服氣。再加上剛剛“躺贏”勃寒的赫赫聲威“瞧見沒?連勃寒那刺頭見了我老大都秒跪!”),足以讓隴西地麵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羌、氐、胡部落首領們心生敬畏,夾起尾巴做人。

“惠”在何處?這才是乞伏司繁“躺平”哲學升華為治理智慧的精髓——不折騰!他深諳“懷柔”之道,充分利用其“朝廷命官”+“鮮卑老大哥”的雙重身份,在複雜的民族關係羌、氐、漢、鮮卑及其他胡人部落)間玩起了高難度平衡術。對前秦朝廷,他積極履行守土安民的職責,按時交糧稅賦)交作業報告),把隴西門戶守得穩穩當當,讓領導苻堅)很放心。對境內的各族百姓,他不再像某些莽夫首領那樣動不動就武力鎮壓、強征暴斂。相反,他推行相對寬鬆、包容的政策。

調解糾紛:部落間搶水搶草場?彆打架!來,本將軍酋長)給你們評評理!努力充當“和事佬”,減少內耗。

促進共生:漢人種地技術好?學!胡人養馬技術棒?交流!鼓勵不同族群取長補短,和諧共處至少表麵和諧)。

發展民生:仗打完了暫時),首要任務是讓大家吃飽肚子。鼓勵生產,放牧的安心放牧,種地的安心種地,可能還搞點小規模貿易。讓勇士川一帶的老百姓,在亂世中難得地喘了口氣,看到點生活的奔頭。

乞伏司繁的目標非常清晰且務實:保境安民,積蓄力量。他不像一些野心勃勃的鄰居那樣天天想著開疆拓土,窮兵黷武;也不像某些酷吏為了政績橫征暴斂,搞得民怨沸騰。他深知自己部族的根基還不夠深,隴西這地方民族成分太複雜,水太深。瞎折騰,容易把自己玩死。他的策略就是:穩住!苟住!在帝國爸爸前秦)的羽翼下,猥瑣發育,為乞伏部爭取最大的生存空間和最寶貴的發展時間。他像一位經驗老道、精打細算的園丁,小心翼翼地嗬護著勇士川這片土壤,讓乞伏部這棵幼苗得以深深紮根,默默汲取養分,靜待著那場改變天下大勢的“及時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五幕:奠基西秦——躺贏人生的終極回報,“父”業“子”成

時間荏苒,到了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為部族操勞半生、深諳“躺平”精髓的乞伏司繁,在勇士川的鎮西將軍府中走完了他充滿智慧與妥協的一生。長安的詔書很快飛馳而至:命其長子乞伏國仁“代鎮勇士川”,承襲父職。老爹的班,兒子順利接上了。


最新小说: 苟在宗門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神仙道果,卡牌助我 枕邊規則 說好的反迷信呢?直播間全是警察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