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疲憊的揉了揉額頭,張皇後帶著婢女端來了茶水和點心。
聽到父子三人正在談論政事,她笑著道:“你們爺仨好好聊,我去看看秀榮刺繡學的如何了。”
好啊老娘,你現在才想起來我們是一家五口人不是四口人嗎?
姐姐哭暈在東閣。
朱厚煒歪著小腦袋,抱著弘治皇帝的手臂,問道:“阿耶,王越很厲害嗎?”
弘治皇帝深以為然的點頭:“他很厲害。”
自從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精銳被打光了,不僅讓大明對蒙古人從戰略進攻變成了戰略防守,修築長城,以防為主。
更令人悲哀的是,那一場戰爭打死了很多名將,自此後大明的武將青黃不接。
直到成化朝,才出現了一個能打的文官將領,都察院禦史王越。
在弘治皇帝登基禦極後,因為王越的政治錯誤,勾結大太監汪植,遭到了以兵部尚書劉大夏為首的文官們強烈彈劾,那時候弘治皇帝才禦極,需要穩住局麵,不得不將王越罷官。
可是大明邊陲並不安穩,北有瓦剌、韃靼虎視眈眈,西北還有更大的麻煩,吐魯番。
作為鎮守西向第一鎮的哈密,戰略位置實在太重要,從成化朝到弘治朝,短短二十年內,哈密七度易手,分彆在吐魯番人和漢人之間來回控製。
西邊沒有能鎮守的大將,於是在去年的時候,弘治皇帝力排眾議,重新啟用名將王越。
王越也沒辜負弘治皇帝的期許,頂住了壓力,在西北方向連續對吐魯番和瓦剌取得大捷。
可是王越越是突出優秀,越是遭到文官們的嫉妒彈劾,李廣的這場風波波及的人中就有王越。
文官們甚至要求都察院去查一查王越是否也是李廣的同黨。
這可將弘治皇帝氣得不輕。
朱厚煒好奇的問道:“阿耶,王越是好人嗎?”
弘治皇帝微微笑了笑,端著茶水呷了一口,淡淡的道:“傻孩子,這世上哪有什麼好人和壞人。”
“能對大明朝有用的人,都是好人。”
可是你教我聖功圖的時候不是這麼說的誒。朱厚煒心裡默默吐槽。
弘治皇帝說完後,又深深看了一眼朱厚照,哼了一聲道:“你是太子啊!你弟都知道問這些,你就沒有什麼意見發表?”
朱厚照沉默了一會兒,道:“父皇,我要去和王越打仗!”
噗!
弘治皇帝一口茶噴到了朱厚煒的臉上,“抱歉抱歉。”
他趕緊給朱厚煒擦著臉,然後怒火中燒的對朱厚照道:“你打你個大頭鬼!”
“這就是你給朕發表的意見?你給朕閉嘴!”
大哥確實太逆天了,你現在是太子,將來是皇帝啊,打什麼仗?
現在又不是大明朝草創的時候,你有太祖朱元璋那份本事嗎?
祖宗將基業留下來,不求你開疆拓土,隻求你能將他打下來的基業給守住,這就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了,如果再能富國強軍,那一定能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你要是將大明朝給敗亡國了,也能在史書上留下濃妝重彩。
“算了,朕不求你提什麼意見了,你給朕記住,作為天子,坐鎮中宮,處理天下大小事,治理好國家,這是君主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