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太醫院院正,一名刑部郎中,一名都察院左僉都禦史死在錦衣衛詔獄,這事實在太嚴重。
儘管弘治皇帝已經事先分彆將劉文泰的證據送給刑部和都察院,但現在已經不是劉文泰謀殺程敏政這麼簡單的了。
是整個文官係統和錦衣衛之間的過招。
文官們從未這麼同心協力,內閣六部幾乎所有高官全部跪伏在午門外,叩闕皇宮,祈求弘治皇帝嚴查錦衣衛,以給刑部郎中和都察院左僉都禦史一個交代!
雖然錦衣衛對外給出的理由是劉文泰暴起誅殺刑部和都察院官吏,但這些官場的老狐狸們誰也不是傻子。
在錦衣衛麵前,一個文弱的太醫院院正,是怎麼可能在錦衣衛力士的眼皮子底下誅殺兩名文官?
用什麼殺?哪裡來的武器?錦衣衛的獄卒都是吃乾飯的?
這案子疑點實在太多,怎麼可能讓文官們輕易相信是劉文泰殺了人?
整個內閣六部幾乎在京的所有官吏齊聚午門,看這架勢,勢要讓錦衣衛給個交代不可。
弘治皇帝早就預料過這種結果,他先單獨召了內閣三位閣老。
三名閣老現在已經被架在火上,無論如何也不能偏向弘治皇帝,於是拒絕了弘治皇帝的單獨召見,祈求弘治皇帝讓內閣六部都察院高官一同覲見。
弘治皇帝恩準。
奉天殿上,刑部尚書白昂第一個開口,祈求弘治皇帝讓三法司組成廷議團,逮捕錦衣衛指揮使牟斌,重啟調查刑部郎中和都察院左僉都禦史於錦衣衛詔獄死亡之事。
弘治皇帝質問刑部尚書道:“逮捕牟斌是什麼理由?”
“你認為牟斌敢欺騙朕,擅自誅殺刑部郎中和都察院禦史?”
都察院右都禦史開口道:“回皇上,未必沒有這個可能,曆來廠衛大興牢獄,皆都欺上瞞下,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則濫賞無功,怒則濫殺無罪。是以天下喪亂,莫不由此。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臣嘔血懇請皇上,從諫如流!”
弘治皇帝盯著洪鐘,提高音調道:“惟天下獨汝等忠正也?錦衣衛不正也?”
“太祖開錦衣衛乃使天下文武官莫不敢造次作亂,曆來錦衣衛皆近臣,敢瞞朕邪?”
“人在詔獄死,劉文泰者,狡詐之徒也,先謀害禮部侍郎程敏政,今如何不敢謀害刑部和都察院二官也?”
“你等無外乎懷疑在錦衣衛眼下劉文泰如何敢行凶,然劉文泰亦在錦衣衛眼下謀害程敏政。”
“朕已貶錦衣衛指揮使為指揮同知以讓其思其過,如此還不夠?”
“是不是要如你們所願,廢了錦衣衛,汝等才能高枕無憂?”
內閣六部齊齊拱手道:“微臣不敢,皇上息怒!”
“臣等力有不逮,祈請皇上遵臣告老致仕。”
弘治皇帝麵皮抽搐,胸口起伏不定,怒道:“你等意逼朕乎?”
“臣不敢!”
弘治怒道:“你們已經敢了!”
“錦衣衛那邊朕會給你們一個交代。”
“人已死了,先亦好好思其後事,勿要添亂,速速離去!”
最終弘治皇帝還是妥協了,他知道要治理一個國家還需要這群臣僚群策群力,他又不想打破現有的君臣格局,以免國家出現混亂。
弘治皇帝捂著腦袋,隻感覺胸口氣息不暢,不斷開始咳嗽。
內閣六部急忙高呼:“皇上!”
弘治皇帝揮了揮手,“下去吧,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