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家皇太子殿下,這次倒是意外沒有數落朱厚照。
他耐著性子對朱厚照分析道:“你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還沒等朱厚照開心,弘治皇帝又問道:“天下掌握話語權的都是士大夫階層。”
“真要讓他們和普通百姓一樣納稅,你覺得這個階層的人會同意嗎?”
“還有勳貴階層,他們會同意嗎?”
“如果我們真這麼做了,那不吝一口氣得罪了所有權貴階層,他們都是大明治理國家的肱股之臣,還有一部分舉人,他們也擁有免稅權,國家這麼多老百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為了一個科舉名額,為什麼?”
“考上了才能改變階層,才能免除稅收,因此這麼多人趨之若鶩。”
“如果陡然改革讓所有人都共同納稅,那時候天下所有人都會反對你。兵部反對你,你會失去兵權;吏部反對你,你會失去人事權;內閣反對你,無人給你治理大明江山。”
“那個時候咱們這個孤膽天子還有什麼用?”
“朕再問你,你會不會覺得於謙那一群人放棄祖宗擇立郕王很光榮?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很熱血?”
“你不妨帶入到英宗皇帝身上去看這事兒,今天他們可以換個皇帝,明天他們又會不會換了朕,換了你?”
朱厚照呆呆的聽著,而後便是一臉失望的道:“哦,原來不行啊……我果然很淺薄。”
弘治皇帝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道:“朕沒說不行,你的想法很好。但事兒不能一口氣做完,王安石變法好嗎?固然是對國家有利的,可得罪了太多人,最後無奈隻能擱置。”
“他的變法類型實在太多,又操之過急……吸取曆史教訓,任何想要改變國家現狀的想法,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朱厚照懂得開始去思考改變,思考國家現狀,這自然令弘治皇帝欣慰,他自然也不會打擊朱厚照的信心。
但有些危害和道理他也要給孩子說清楚講明白,國家要先以穩為主,在穩定的基礎上,溫水煮青蛙的慢慢去改變,而非一口氣吃個胖子,這不現實,反而會遭到強烈的反噬,對皇權不利。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理念中,沒有什麼比皇權根本更重要,考慮任何事都該以皇權利益為最高標準。
“這些事你不要亂說,連楊廷和都不能說,你自己心裡明白就行了。”
“要藏著事,不要什麼都對外人說,這樣會害了你,知曉嗎?”
朱厚照似懂非懂,不過還是點頭道:“哦,父皇我知道了。”
“好了,回去吧,這些事是父皇該操心的,朕好好想一想。”
“嗯!”
朱厚照興意闌珊的離去,他以為完美的治國政策,想不到存在這麼多的漏洞啊,看來治理國家還真不簡單呐!
望著自家大兒子離去的背影,弘治皇帝若有所思。
朱厚照提出的天下所有人一同納稅的理念著實讓弘治皇帝震驚了一下,倒不是朱厚照的想法多麼先進,而是朱厚照作為太子能想到這些。
隻是想要普及這一政策,將會遇到多少阻力?
弘治皇帝其實也不是沒想過解決土地困境的辦法,隻是一直沒勇氣去做。
現在他不由要好好想一想,看看究竟能不能將這項改革給推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