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通判蘇伯宗才死沒多久,新上任的順天府通判和李東陽關係極好,也是七子學會中的一員。
何景明是弘治十五年考中的進士,弘治十七年任為中書舍人,草詔令之職,參與機密,由文筆好者、有德者任之,屬從七品。
弘治十八年何景明出使雲南,教化百姓,掌管刑律,一年後歸來,弘治二十年蘇伯宗畏罪自殺後,何景明補缺進入順天府任通判職,加上此前在雲南有過掌控刑律的履曆,很容易就被推薦過來。
當何景明接到好友李夢陽舉報,得知有人在正陽大街鬨事,當即就派人過來緝拿。
秀宜剛要開口嗬斥順天府這群三班捕快,卻被朱厚煒給阻止了。
“去順天府。”
朱厚煒淡漠開口,朝人群中李夢陽微微乜了一眼,那一眼,不由讓李夢陽不寒而栗。
那種高高在上的氣勢,睥睨一切的冷漠,雍容高貴的漠視,都讓李夢陽心中稍稍忐忑起來。
尋常人不該具備這樣的氣勢,即便被順天府緝拿,他還能保持這份從容和高高在上……
不過李夢陽也並沒有多想,權貴而已,他在京師彈劾的權貴還少嗎?
“李大人,英國公孫女張檸的玉詞會邀請你過去,時間也快到了。”
李夢陽微微頷首,將方才發生的事拋之腦後,道:“去英國公府邸。”
到明中葉,民間的各種學會組織和書院如雨後春筍先後冒頭。
兩者稍微有點區彆,學會組織囊括各種文學愛好者,三兩人可以組織學會,比如楊廷和的兒子楊慎就組織了麗澤會,英國公張懋的孫女張檸組織的玉詞會,人數都不算多。
這種學會組織往往沒有固定的地點。
書院的人數則比較多,也有固定的教學傳道的地點,多以執教儒家思想為主。不過後來漸漸發展成黨派,暫且不表。
李夢陽帶著幾名學生,直奔英國公張懋的府邸參加玉詞會的詩詞評判。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李夢陽去英國公張懋府邸的同時,朱厚煒也被順天府的捕快帶走。
正陽街的廣場上,幾名儒生搖頭歎息,替朱厚煒感到同情和擔憂。
“你說這家夥沒事反駁李大人作甚?”
“哎,我早就知曉以他這種性子遲早要出事,才華再高有什麼用啊?在大明得罪官吏,那不是找死嗎?”
“早就讓他多結交結交人脈他不聽,嗬嗬,他的婢女在相國寺還大言不慚的鄙夷在下,恐怕這次被抓到順天府後,便會知曉出來遊曆結交人脈的好處了。”
“不過話說回來,他的婢女倒是不錯,跟著他可惜了,若是順天府那邊判了他的罪責,那婢女在下倒是有興趣買回來探討探討學問。”
“茂才兄,你那是探討學問嗎?嘖嘖嘖。”
“去去去!我乃正人君子也!”
……
如果不是朱厚煒主動想去順天府,順天府的人是斷然帶不走他的。
且不說在暗處的王府護衛,就說在明處的阿奴,順天府這些捕快都不可能是其對手。
更何況這裡距離東緝事廠也不遠,隻要朱厚煒願意,劉瑾可以不講道理的再做一次惡人,直接將這群捕快全部給揚了。
朱厚煒之所以想去順天府,他就是想看看李夢陽究竟有多大的人脈和權力,隻要和他意見不合,就能動用順天府去抓人?
他也想看看,這順天府究竟是老朱家的順天府,還是他李夢陽的順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