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膜的配比和配方朱厚煒已經全部調製出來,阿奴和阿綾都對此讚不絕口,就連一向沉穩的婢女秀宜也偷偷用著麵膜敷麵。
朱厚煒坐在風雪亭內喝著茶水,秀宜雙手置腹,盈盈邁著蓮步走來,恭聲開口道:“女婢參見王爺。”
朱厚煒嗯了一聲,抬頭看她一眼,下意識的道:“你也用麵膜了?”
秀宜臉頰有些羞紅,然後才聲若蚊呐的道:“嗯。”
“如何?”
秀宜點頭道:“極好的。”
朱厚煒輕輕點頭,將石桌上的配方和配比交給秀宜道:“這是調製的配方和配比。”
“王府最近缺錢,宮內也無法繼續撥款到這兒來,算缺口大概每年也不過兩萬多兩。”
“你讓王府的婢女太監們負責生產這種麵膜,再去正陽街租賃個鋪子,這門生意且做一做吧。”
雖然商業是賤籍不入流,但讓王府下人們去做還是沒問題的,不會自降身份。
朱厚煒當然不會親自去參與,至於麵膜能否賺到錢,賺到多少,他也隻能做個嘗試,真要實在缺錢了,最後還是得問大哥要。
“這些事你自己負責吧,怎麼宣傳,怎麼銷售,你自己看著處理。”
秀宜重重點頭道:“奴婢遵旨!”
朱厚煒揮揮手,讓秀宜下去辦差。
畢竟隻是個微不足道的發明,能否帶動商業發展,朱厚煒也不敢確定,但無論如何,他都不能將所有精力全部放在這上麵。
弘治中興……看上去說的煞有其事,但朱厚煒真正進入決策層,才知曉大明並不是表麵上的光鮮亮麗,稍稍遇到一點天災人禍,大明的經濟依舊會捉襟見肘。
總而言之,大明還沒有實現全麵富強。
大明的商業是個暫未開發的領域,擁有巨大潛力,隻是曆來執政者都秉持祖製,從未真正將商業放入眼中。
當然,不僅僅是祖宗製度的原因,還有一個因素便是商業稅收很難收取,弄虛作假實在太嚴重。
比如兩京十三省發生任何商業往來,該怎麼合理收取商業往來產生的稅收?如田稅,田地就在那裡,有固定的征收標準,糧食產多少,再繳納一部分實物糧食上來,那麼這個稅收過程就算徹底完成。
再比如河船稅,隻要船隻入境,就能根據一艘船隻拉的貨物多少實現稅收收入,依舊有實物存在。
但如果是建築業,該怎麼實現稅收收入?民間商人替求主建設房屋,所需人工、沙石、木材等等,一係列融合下來,根本就無法對這種建築商實現合理收入。
能收取的也隻有原材料稅收,可真正賺錢的建築商卻無從收取,或者說沒有固定標準。
再比如個體工商戶,再街道攤位上易貨,攤位費可以固定收取,但易物產生的利潤多少,也沒辦法合理收,課稅司索性就不再收取。
絲綢交易也是如此,能收取的稅收隻能從生產環節,可銷售環節在當下來說,其實就根本無法實現稅收收入。
商業稅中最重要的源頭……利潤,其實大部分都沒有辦法實現徹底收入。
除此外,商業稅比較農業稅,稅收又輕了很多,三十稅一,換算後世稅率,也就是百分之三多一點,這是何等的低廉?又能從商業上收取何其低微的稅務收入?
明明大明抱著一個碩大的金碗,但卻要討飯吃,雖然比喻有些不恰當,但較於商業來說,確實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