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人商量了一番,便同意了張茂的請求。
“準。”
大理寺卿話落,吳維就從人群裡走出來,而剛才一直站在吳維旁邊的一個婆子,見吳維往大堂內走,怕他年紀小不懂事還拉了他一把。
“哎,那地兒可不是你去的。”
“多謝大娘,不過我就是那狀師。”
說完吳維就徑直向堂內走去。
婆子整個人都懵了,他沒想到張茂口中所說的狀師,竟然就是他邊上站著的這小子,這人看上去也才十三四歲的模樣,他真的是狀師嗎。
隨著吳維走出,百姓們頓時就議論了起來。
“這人誰呀,咱們城內的狀師就那麼兩三個,可沒聽說有這麼號人物,難道說是從外地新來的?”
“不太清楚,看看再說。”
百姓們小聲的討論著,而三位大人一見到是吳維,大理寺卿就不由皺了眉頭。
京兆尹也挺意外,他沒想到張茂口中所說的狀師竟然是吳維,倒是刑部尚書沒有見過吳維的人,不太清楚這是什麼情況,怎麼會有這麼小的狀師。
倒是他一旁的手下剛才在吳維走出來之時,就已經去問過彆人,這會兒在他耳邊小聲道:“大人,此人名叫吳維,是畫之一道的小吳大家,沒想到張茂口中的狀師竟然是他。”
刑部尚書也有點意外,倒是對吳維有了些興趣。
今兒的三堂會議審挺有趣的,京兆尹站在了太子一方,大理寺卿站在了太傅府一方,刑部尚書則是哪邊都不站,還在呈觀望的狀態。
或許是說他根本就沒打算站隊,讓三人來審,大有讓三方互相牽製的意思。
“見過三位大人。”
吳維是站著行的禮,他現在身上不僅有秀才功名,還有小吳大家的名頭,見官是可以不用跪,這點倒是沒人挑他的理。
大理寺卿很快回神。
“張茂請你做他兒子的狀師,那你對於此案有什麼疑問,儘管可以說出來。”
大理寺卿話雖是這麼說的,但是他卻不相信吳維有什麼證據能夠為張少保脫罪。
“大人,我想先問問張少保幾個問題?”
“可。”
見大理寺卿同意,吳維便看向張少保。
“張少保,你來說說那天案發的經過。”
吳維問,張少保便開始從安慶侯府二公子約他一見說起。
“就在事發的前一天,安慶侯府的二公子派人到我府上,約我第二天午時到仙鶴樓一聚,那帖子現在還放在我府中,我府上的門房以及我身旁伺候的小廝都知道此事。
本來我是不打算去的,但是安慶候府二公子在帖子上,說有極重要的事要與我商議,我家本就在生意場上與安慶侯府有往來,我想著應該是生意上出了什麼差錯,第二天便去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