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四人當中,現在王珂是不用再考科舉了,大周朝有規定,但凡做了駙馬之後隻需要在官府掛個閒職就行,以後便不會得到重用。
這一點從建朝開始就延續到如今,要說開國皇帝為什麼要定這個規定,前朝的覆滅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當時有個駙馬造反,後來登基自稱為帝。
可是那駙馬空有野心卻沒能力,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就被各路叛軍給踹了下來。
大周的開國皇帝吸取了教訓,開國之初便定下了此規,王珂在娶三公主的同時,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前程。
不過這對於王珂來說無所謂,先前家裡不讓從武他走從文的路子那是沒辦法。
他是王家唯一的男嗣,為了家族興旺總要做點什麼,可是前麵發生的事,在個人前程跟延續王家的香火相比,他最後還是不得不選擇延續香火。
人活著還有希望,可這人要是沒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王珂一直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在他耳邊說的這句話,所以他最後選擇了三公主。
他現在也無所求了,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吳維這兩天都是在家裡看書備考,不過這些書他早已背的滾瓜爛熟,有些覺得自己沒把握的他看看,不過他大多的時間都是用來看話本子打發時間。
沒辦法,他總覺得現在除了科考之外,整個人變得十分的無聊,想著要不科舉過了給自己找點事做。
唉,到那個時候再說吧。
從吳維說家裡人可以出去之後,老吳家的人又恢複了之前的忙碌。
這一次隻王氏跟劉氏留在府裡,吳老大跟吳老二依然去當他們的學徒,大妞去女學上課。
至於其他人則全部都去了莊子裡,他們實在是在府裡憋的夠久的了,好在現在規矩已經學完了,不需要他們再學。
規矩學完之後吳維便把張嬤嬤送回了南王府,本來蘇琪是想著把張嬤嬤送給吳維的,不過被吳維給拒絕了。
他們家的人無拘無束慣了,讓他們學規矩的初衷隻是想讓他們知道有這麼一個規矩,張嬤嬤為人規矩太大,又是親自教導一家子規矩的。
她怕人留在家裡家裡人不習慣,並拒絕了蘇琪的好意,吳維拒絕蘇琪便沒再說什麼。
家裡劉氏是因為養胎,而王氏則是擔心小兒子備考,便留在家裡照看著些。
很快就到了臨近科舉的日子,頭天晚上,在莊子上的吳家人全部都回來了,一大家子各個緊張的不得了。
倒是吳維這個當事人十分的輕鬆,反而還勸自家人。
“爺,奶,你們那麼緊張乾嘛,不就是去考科舉嗎,縣試府試我都考過來了,在京城考不過也就挪個地,這條件肯定比縣裡跟府城的條件要好,你們有什麼可擔心的。”
得,看吳維這副樣子,一家子白擔心了。
不過儘管吳維這麼說,第二天一大早去送吳維去貢院考試,吳老頭跟李老太堅持要跟著吳老三一塊去送,王氏也堅持要一起去,最後二郎三郎也要去。
好嗎,最後一大家子除了劉氏跟楊氏留在家裡,一大家子全部都去了,馬車都坐了兩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