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蒙加是傷害過薛晚棠的人,假如不是薛晚棠自救,薛晚棠被江奐珠帶到韃靼,結果什麼樣?
柳朝明不敢想。
柳朝明看向蒙加的眼神變了又變,蒙加困惑地再次詢問,“輔國公,我去向夫人購買藥材,你可同意?”
柳朝明淡淡道,“我做不了她的主,不過通過我們這層關係,我想她不會拒絕。”
晚些時候,柳朝明向皇上通報了這些情況,
蕭元邦眉頭緊皺,“看來使團來者不善。”
柳朝明提議,“既然他們想瞞,不如就讓他們瞞,他們在明,我們在暗,使團在京不過十天,他們想做的事肯定抓緊去辦,不如我們這樣做……”
第二日,薛晚棠在仁和醫館見到蒙加。
昨晚柳朝明已經詳詳細細向她告知了所有事,所以蒙加見到薛晚棠的一刻愣在當場。
薛晚棠假裝驚喜,“李大哥,你怎麼來了?”
蒙加語凝,當著柳朝明的麵不知如何解釋。
柳朝明故意問,“你們見過?不應該啊,晚棠她從未離開過京城。”
蒙加沒法解釋,囁嚅道,“這事怎麼說呢?柳國公。”蒙加抱拳,“待我說給你聽。”
蒙加本就不善言辭,漢話也一般,就這麼呆愣愣地漲紅了臉,恨不得鑽進地縫。
他想不出任何借口。
偏黑的膚色掩蓋住他的紅溫,柳朝明與薛晚棠就這樣安安靜靜等著他說話。
三人尷尬地杵在醫館大堂,柳朝明和薛晚棠都沒有讓步的意思。
蒙加實在沒辦法,看著柳朝明道,“是這樣,多坦淘氣,對大胤一直很向往,所以春天時我帶著他來到京城,誰知道他病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得了病,幸好當時被薛大夫所救。”
柳朝明知道,蒙加隻說了一半,這一半是真話。
那麼另一半呢?
蒙加不會說,他也沒法繼續追問。
蒙加確實說了一半實情,他所隱瞞的無非就是來京城的目的,既然最後事情沒發生,他上次來京的目的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蒙加抱歉道,“多坦也瞞著王,隻說我們去冬牧場狩獵,所以我們也沒辦法公開行程,都說京城的春天很美,多坦等不及,柳國公,實在抱歉,所以這次多坦光明正大的來,你也看到了。”
柳朝明笑笑,表示理解,“沒儘到地主之誼,我很抱歉,你們要知曉,大胤的大門永遠向你們敞開,好酒好肉等著朋友,不必偷偷進京,知道嗎?”
蒙加暗慶自己蒙混過關,充滿感激地看向薛晚棠,“我這次來,想找到救命恩人表達感激,我的恩人現在就在眼前。”
蒙加從袖中掏出一個木盒,輕輕打開,呈給薛晚棠看,“這是韃靼最珍貴的蜜蠟,送給最珍貴的朋友。”
薛晚棠接過,圓圓的小珠子白得發光,與中原的珍珠寶石質地完全不同。
蒙加解釋道,“這是頂級白蜜蠟,薛大夫,希望你喜歡。”
薛晚棠淺笑,“那我不客氣,不過我是作為你的救命恩人收下這份謝禮,與我即將成為輔國公夫人完全沒有關係。”
蒙加隻是笑,並不理解薛晚棠這句話的意思。
······
晚間,懿太妃宴請韃靼使節,薛晚棠與柳朝明一同出席。
皇上與皇後同桌,與懿太妃平齊,懿太妃右側是盛裝出席的莊妃。
短短幾日,薛晚棠與她們第二次見麵,薛晚棠從懿太妃和莊妃臉上都看到不喜。
薛晚棠垂眸淺笑,她們討厭她,她也沒辦法。
韃靼使節坐在下首右側,大王子伊爾達爾首位,多坦,其他使節順序排開,蒙加在使團最末位。
柳朝明低聲對薛晚棠道,“蒙加瞞住了他的身份,隻要我不提,他以為他是使團中最不起眼的人物。”
薛晚棠問,“為何?”
柳朝明參不透。
晚宴初始,柳朝明一一介紹使團使者,懿太妃從容與大王子打招呼,“歡迎你們來大胤,希望我們兩國永結友邦之好。”
多坦鼓掌很起勁,柳朝明介紹他時,懿太妃盯著多坦的臉一動不動。
皇上蕭元邦側目,“太妃娘娘?”
莊妃在她身側喊了兩聲,懿太妃才緩過神。
多坦衝懿太妃抱拳,“太妃娘娘,祝您生辰快樂,福如東海,我們這一路耽誤了行程,不然打算在太妃娘娘壽辰前到達京城。”
懿太妃點點頭,“好好好,你叫什麼名字?”
柳朝明剛才介紹過,多坦二次自我介紹,“我叫多坦,是韃靼二王子的兒子。”
懿太妃,“多好的名字啊,來京城這一路可辛苦?”
多坦很高興,“我喜歡大胤,不覺辛苦。”
懿太妃扭頭對皇上道,“韃靼與我們簽了議和書,便是手拉手的好朋友,皇上,通商,文化交流,大胤與韃靼要一同進步。”
蕭元邦笑而不語。
懿太妃問多坦,“這兩日在京城可還住得慣?有什麼要求,你儘管提。”
多坦沒開口,蒙加站起身,“懿太妃娘娘,我是這次負責藥材采購的蒙加,來大胤前受了二王子的委托,多坦是韃靼的少年英雄,韃靼想與大胤永結秦晉之好,二王子希望多坦求娶大胤的公主,請皇上,太妃娘娘,皇後娘娘應允。”
薛晚棠愣在當場,手中的茶盅差點摔到地上。
大胤適齡的公主隻有安平公主蕭芙。
皇後娘娘同樣震驚,袖下的拳頭不自覺握起來,求救地看向蕭元邦。
蕭元邦也沒料到韃靼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緩緩道,“和親一事可以從長計議,朕很高興韃靼王有這樣的想法,很好,大胤與韃靼世代為鄰,百姓安居樂業才是長久之計。”
皇上打了太極,懿太妃高興道,“和親是好事,如今安平公主已經及笄,這事我做主,大胤與韃靼永結百年之好。”
皇後唐沛姍激動地站起身,“太妃娘娘!”
懿太妃斜眼瞪了唐沛姍,冷冷道,“放心吧,安平公主去韃靼會過得很好。”
莊妃比懿太妃還高興,自顧自倒了果酒興奮地喝了好幾杯。
使團使者全部站起身,對皇上和皇後道,“謝主隆恩,我們這次回去馬上把和親一事提上日程。”
其中一個使節將國書遞給唐沛姍,“皇後娘娘,這是韃靼王的求婚書,請笑納。”
唐沛姍如五雷轟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