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景瑜所說,李瑤在女扮男裝上非常有天賦。
在刻意打扮之後,原本的那股秀氣不在,變的濃眉大眼、氣宇軒昂,再帶上一個假胡須,更是蓋住了原本僅剩的三分樣。
最後挺拔筆直的身形,完全沒有了原本的痕跡。
於是在第二天一早,李瑤便從錢塘城奔著竹畔鎮而去。
隻是李瑤的這一手女扮男裝,實屬沒在杜律的預料之中。哪怕杜律和唱賣人的手下,一個個也算聽話,駐紮在竹畔鎮周圍,可來來往往的也沒發現哪一個女人跟那三女有半分相似。
就這樣,李瑤終於進了竹畔鎮。
可自從李瑤進了竹畔鎮開始,就發現事情不對勁了。
和盧陳兩女不同,甚至是和景瑜比起來,獨身行走江湖的經驗也是最豐富的。當李瑤進了竹畔鎮後,跟在麵攤上聽到的完全不一樣。
緊接著,李瑤也就明白過來,這怕是一個陷阱。
一個針對她的陷阱。
但陷阱的問題她明白了,可景瑜到底有沒有被抓,她卻又拿不準了。景瑜被不被抓,那六扇門杜律都有下這個陷阱的可能性。
不管如何,現在李瑤進了竹畔鎮,就要在鎮上走上一遭,看看有沒有留下其他的蛛絲馬跡。
此時的景瑜正躲在客棧中。
而更讓景瑜沒想到的是,同一時間,杜律卻在一家酒樓靠窗的位置,看到了女扮男裝的李瑤從大街上路過。
景瑜是萬萬沒想到,不僅他回到了竹畔鎮,杜律也回來了。
不過杜律這次沒再進行什麼搜查,隻是在這裡等著三女上鉤。在竹畔鎮內等著,屬於居中策應,不管哪個方向有了結果,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到。
於是,陰差陽錯之間,杜律首先和李瑤碰麵了。
酒樓內,杜律看著李瑤陷入了沉思。
此時杜律身邊還有兩人,一人是王家此事的主辦人,也是那晚銷金窟的唱賣人。隻知道姓鄭,叫什麼名已經沒人知曉,當有人需要直呼其名的時候,會叫一句鄭某。
鄭某前些年不知為何被王家招攬,為人陰險狠辣,對王家忠心耿耿。
另一人則是一直跟在杜律身邊的書生。
這書生名喚馮不寧,其實屬於錢塘知府的人。此人的任務也很明確,便是盯著杜律和鄭某有些事做的不要太過了。知府愛財,可也愛命。
有命花的錢,才是真正的錢。
馮不寧便是這個把關的人。
此時馮不寧看到杜律的表情,也隨著杜律的目光朝著街麵看去,卻沒發現任何不妥。便出聲問道:“杜老大,是有什麼發現嗎?”
杜律疑神的說道:“看到一個很眼熟的人,卻突然記不得在哪見過。”
“眼熟?”馮不寧不解的問道。
杜律道:“是眼熟,可一時卻又想不起來。”
旁邊的鄭某,低聲下氣,卻又帶著些陰惻惻的說道:“聽言杜老大有過目不忘之能。這被杜老大見過的人,還能忘了不成。”